一种新型开关设备的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2993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开关设备的结构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盖、开关致动器、圆形密封元件、第一触点元件、第二触点元件、第三触点元件、第四触点元件、第五触点元件、第六触点元件;外壳内设有第一致动元件、第二致动元件、速动开关、绝缘部件和拉簧;外壳盖内有孔、环形密封元件和杆;其右末端有由圆形密封元件固定的开关致动器的外壳盖覆盖在外壳上,施力于开关致动器来致动开关;致动开关传递压力使第二致动元件移动,拉簧绷紧,第一致动元件移动,速动开关速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型开关设备的结构装置
技术介绍
开关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件,目前一般的开关设备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操作不灵活,而且存在损坏后无法内部替换的问题。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开关设备的结构装置,解决结构非常复杂,操作不灵活引起的价格昂贵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开关设备的结构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盖、开关致动器、圆形密封元件、第一触点元件、第二触点元件、第三触点元件、第四触点元件、第五触点元件和第六触点元件;外壳内的结构包括第二致动元件、速动开关、第一致动元件、绝缘部件和拉簧;外壳盖的内部包括孔、环形密封元件和杆。外壳盖覆盖在外壳上面,其右末端有圆柱形的开关致动器,通过施力于开关致动器的顶面部件来致动开关设备;圆形密封元件位于外壳盖上面环绕着开关致动器,将开关致动器固定在外壳盖上;孔位于外壳盖内部且位于圆形密封元件的正下方,开关致动器穿过孔延伸到外壳外;环形密封元件在外壳和外壳盖之间,防止污染物从外部穿透,降低速动开关致动内部噪声向外穿透量。速动开关在外壳内部,由通过拉簧互相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组成,第二致动元件在外壳内部的左边边缘处有一个支撑点。杆位于第二致动元件的撑点区域,从外壳盖延伸到外壳;致动开关传递压力到枢轴点同时向下的第二致动元件,杆进入到外壳中一定深度,避免第二致动元件在其支撑点范围内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同时为第二致动元件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速动开关的速动旋转;无压力施加于致动开关时,速动开关从活动位置速动回稳定静止位置;外壳内壁上,有一个足够尺寸的突出可以替换杆,其功能和杆一样。拉簧连接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第二致动元件移动时,拉簧绷紧,弹力增大,使第一致动元件移动,第一致动元件的枢轴点向下,与第一触点元件和第三触点元件之间的电连接被切换到第二触点元件;第一触点元件位于外壳右下端,第三触点元件位于外壳左侧,第二触点元件在第一触点元件和第三触点元件之间,靠近第三触点元件的位置;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元件和第三触点元件用来连接开关设备的突起;第一触点元件、第二触点元件、第三触点元件为一组,位于同一水平线,第四触点元件、第五触点元件、第六触点元件为一组,位于同一水平线,两组触点元件并列平行。绝缘部件在第一致动元件旁,连接第一致动元件内部元件。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立体图。其中:开关设备1、外壳2、外壳盖23、开关致动器3、圆形密封元件13、第一触点元件5、第二触点元件6、第三触点元件7、第四触点元件15、第五触点元件16、第六触点元件17。图2为本技术的横截面图。其中:开关设备1、外壳2、开关致动器3、孔4、圆形密封元件13、环形密封元件14、外壳盖23、第一触点元件5、第二触点元件6、第三触点元件7、第二致动元件11、速动开关9、杆24、第一致动元件10、绝缘部件8、拉簧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新型开关设备的结构装置,包括外壳2、外壳盖23、开关致动器3、圆形密封元件13、第一触点元件5、第二触点元件6、第三触点元件7、第四触点元件15、第五触点元件16和第六触点元件17 ;外壳2内的结构包括第二致动元件11、速动开关9、第一致动元件10、绝缘部件8和拉簧12;外壳盖23的内部包括孔4、环形密封元件14和杆24。外壳2为一个槽形外壳,上面覆盖着长度大于外壳2的外壳盖23 ;外壳盖23上的右末端设置有一个圆柱形的开关致动器3,通过施力于开关致动器3的顶面部件致动开关设备I ;圆形密封元件13位于外壳盖23上面靠右侧端的位置,环绕着开关致动器3,将开关致动器3固定在外壳盖23上。第一触点元件5、第二触点元件6、第三触点元件7、第四触点元件15、第五触点元件16和第六触点元件17位于开关设备I的外壳2的底面,第一触点元件5、第二触点元件6、第三触点元件7为一组,位于同一水平线;第四触点元件15、第五触点元件16和第六触点元件17为一组,位于同一水平线,其长度大于第一触点元件5、第二触点元件6、第三触点元件7,两组触点元件平行并列,与开关设备I的突起相连接。孔4位于外壳盖23内部且位于圆形密封元件13的正下方,开关致动器3穿过孔4延伸到外壳2外。环形密封元件14设置在外壳2和外壳盖23之间,防止污染物从外部穿透,同时降低速动开关9被致动时内部发出的噪声向外穿透的力度。速动开关9设置在开关设备I的外壳2的内部,由通过拉簧12互相连接在一起第一致动元件10和第二致动元件11组成,第二致动元件11在外壳2内部的左边边缘处有一个支撑点。杆24位于第二致动元件11在外壳2内部的撑点区域内,其从外壳盖23延伸到外壳2 ;致动开关3传递压力到枢轴点同时向下的第二致动元件11,杆24进入到外壳2中一定深度,避免第二致动元件11在其支撑点范围内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杆24为第二致动元件11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速动开关9的速动旋转;无压力施加于致动开关3时,速动开关9从活动位置速动回稳定静止位置。外壳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个足够尺寸的突出可以替换外壳2的内壁上的杆24,其功能和杆24 —样。拉簧12与第一致动元件10和第二致动元件11相连,左端连接第一致动元件,右端连接第二致动元件11 ;第二致动元件11移动时,拉簧12绷紧,拉簧弹力增大,使第一致动元件10从其稳定的静止位置上移动,第一致动元件10的枢轴点向下,与第一触点元件5和第三触点元件7之间的电连接被切换到第二触点元件6。第一触点元件5位于外壳2右下端,第三触点元件7位于外壳2左侧,第二触点元件6在第一触点元件5和第三触点元件7之间,靠近第三触点元件7的位置;第一触点5,第二触点元件6和第三触点元件7用来连接开关设备I的突起。绝缘部件8在第一致动元件10旁,连接第一致动元件10内部元件。【主权项】1.一种新型开关设备的结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外壳盖、开关致动器、圆形密封元件、第一触点元件、第二触点元件、第三触点元件、第四触点元件、第五触点元件、第六触点元件;所述外壳内包括第一致动元件、第二致动元件、速动开关、突起、绝缘部件和拉簧;所述外壳盖覆盖在外壳上,所述外壳盖的内部包括孔、环形密封元件和杆;所述开关致动器由圆形密封元件固定在外壳盖上面;所述圆形密封元件环绕开关致动器设置;所述孔在外壳盖内部且位于圆形密封元件的正下方,开关致动器穿过孔延伸到外壳外;环形密封元件在外壳和外壳盖之间;所述第一触点元件、第二触点元件、第三触点元件、第四触点元件、第五触点元件和第六触点元件均在外壳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关设备的结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速动开关在外壳内,由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组成,第二致动元件在外壳内部的左边边缘处有一支撑点;所述杆位于第二致动元件的支撑点区域,从外壳盖延伸到外壳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关设备的结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拉簧连接第一致动元件和第二致动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关设备的结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触点元件位于外壳右下端,第三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开关设备的结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外壳盖、开关致动器、圆形密封元件、第一触点元件、第二触点元件、第三触点元件、第四触点元件、第五触点元件、第六触点元件;所述外壳内包括第一致动元件、第二致动元件、速动开关、突起、绝缘部件和拉簧;所述外壳盖覆盖在外壳上,所述外壳盖的内部包括孔、环形密封元件和杆;所述开关致动器由圆形密封元件固定在外壳盖上面;所述圆形密封元件环绕开关致动器设置;所述孔在外壳盖内部且位于圆形密封元件的正下方,开关致动器穿过孔延伸到外壳外;环形密封元件在外壳和外壳盖之间;所述第一触点元件、第二触点元件、第三触点元件、第四触点元件、第五触点元件和第六触点元件均在外壳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金荣徐荣莉唐伯胜熊国堂文冲田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中南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