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根穴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21063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辣根穴播机,包括种箱、肥箱、种肥带、覆土圆盘、开沟器、驱动地轮和旋耕机,种肥箱位于机架的上方,外表面与机架由纵向侧板固定联接,种肥箱与机架的水平面呈35~45度夹角,种肥箱的底面两端设有长方形孔,种肥带绕在主从动轴上,种肥带从种肥箱底面外表面主动轴处进入种肥箱底面内表面穿过,种肥进入种肥带上设置的种肥坑内,在动力带动下,机架上设置的覆土圆盘铲翻起土壤起垄,平整器将垄整成梯形,开沟器在梯形垄上开沟,驱动地轮与主动轴同步转动,主动轴转动带动种肥带和从动轴转动,种肥带离开充种区,种带表面的种子落入充种区,随着种肥带继续转动,种坑内的种子落入种管,肥坑内的肥料落入肥管进入土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辣根穴播机,属于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辣根播种主要有人工点播,由于种子小,传统外槽轮式、勺式排种器、窝眼式、指夹式不能满足播种的需要,常见的槽沟大小可调外槽轮式排种器、窝眼大小可调的窝眼式排种器,这两种形式的排种器充种时间短,种子相互挤压造成真空区,产出空穴,采用毛刷或橡胶皮淸种,毛刷无弹性易变形,淸种效果差造成多粒,造成种子浪费,出苗后必须间苗,橡胶皮淸种解决多粒现象,但由于橡胶弹性大,挤压种子,破碎率增加。改进机械式包括勺式排种器和指夹式,没有毛刷或毛刷轮清种,避免由于清种对种子的直接损伤,但两种排种器都是立式,即垂直放置,落种区在垂直位置上方,机器在大田作业不可能是理想状态,震动和倾斜是不可避免的,勺式排种器种子弹跳造成空穴,指夹式排种器主要是靠弹簧夹持作用往前推动种子前进,由于种子大小、形状有差异,夹持位置也不固定,在种子推动过程中,易造成种子脱落,要求弹簧弹性好、加工精度高。另一类是气力式,包括气吸式、气吹式、气送式,在工作过程中要求气压恒定,气密性要好,机械震动要小,整个系统协调一致,价格是机械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辣根穴播机,包括种箱(2)、肥箱(1)、种肥带(3)、覆土圆盘(7)、开沟器(6)、驱动地轮(14)和旋耕机,种箱(2)和肥箱(1)位于机架(4)的上方,纵向侧板(8)一端固定在机架(4)上,另一端与种箱(2)和肥箱(1)外表面联接,种箱(2)和肥箱(1)底面两端设有长方形通孔,在种箱(2)和肥箱(1)之间有一隔板(15),主动轴(17)贯穿驱动地轮(14),驱动地轮(14)转动主动轴(17)随动,种肥带(3)缠绕在主动轴(17)和从动轴(5)的外圆面上,种肥带(3)从种箱(2)和肥箱(1)底面外表面缠绕主动轴(17)处进入种箱(2)和肥箱(1)底面内表面穿过种子和肥料,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辣根穴播机,包括种箱(2)、肥箱(1)、种肥带(3)、覆土圆盘(7)、开沟器(6)、驱动地轮(14)和旋耕机,种箱(2)和肥箱(1)位于机架(4)的上方,纵向侧板(8)一端固定在机架(4)上,另一端与种箱(2)和肥箱(1)外表面联接,种箱(2)和肥箱(1)底面两端设有长方形通孔,在种箱(2)和肥箱(1)之间有一隔板(15),主动轴(17)贯穿驱动地轮(14),驱动地轮(14)转动主动轴(17)随动,种肥带(3)缠绕在主动轴(17)和从动轴(5)的外圆面上,种肥带(3)从种箱(2)和肥箱(1)底面外表面缠绕主动轴(17)处进入种箱(2)和肥箱(1)底面内表面穿过种子和肥料,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种子和肥料分别进入种肥带(3)上设置的种坑(18)和肥坑(19)内,根据播种的株距,设置两个种坑(18)之间的距离,种肥带(3)设有多排种坑(18)和肥坑(19),每一播种行对应一排种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东徐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