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塑型蜡油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0764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4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立体塑型蜡油粉,包括固化剂、润肤剂、成膜剂、粉填充剂和色素,在所述的蜡油粉中,所述的固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3~20%,所述的润肤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25%,所述的成膜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所述的粉填充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20%,余量为所述的色素。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一种蜡油粉的制备方法。湿粉制作工艺和热灌制作工艺相结合,使彩妆的粉类产品有了新的特点,涂抹时即有丝柔滑顺的触感,同时也不会粘稠或者油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妆品,具体来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粉饼,眼影,腮红等粉类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2大类,干粉成型和湿粉成型,干粉成型是传统的压粉,湿粉成型是指烤粉等,传统膏油类产品如条状口红,眼影膏,平面口唇油等制作工艺是热灌,热灌工艺是加热把固体成份溶解、分散,灌装,冷却凝固成型。当粉类产品是用湿粉或传统压粉制作工艺时,产品的顺滑度不够,贴服不好有浮粉,粉面立体效果不好。当产品是热灌时,会存在太粘稠和太油腻的问题,因配方粘稠,立体成型有难度,硅胶模虽可用于立体成型,可有成本高,使用寿命短,配方选择性高(料体如果硬度不够,脱模有难度)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这种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粉类产品制备过程中顺滑度不够,有浮粉,上色性不好,或者太粘稠、太油腻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立体塑型蜡油粉,包括固化剂、润肤剂、成膜剂、粉填充剂和色素,在所述的蜡油粉中,所述的固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3?20%,所述的润肤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25%,所述的成膜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所述的粉填充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20%,余量为所述的色素。进一步的,所述的蜡油粉中还包括有防腐剂,在所述的蜡油粉中,所述的防腐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2?1.0%。进一步的,所述的色素包括但不限于颜料、色淀、或者珠光颜料。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6%?14%。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化剂为蜡,所述的蜡选自小烛树蜡、蜂蜡、巴西棕榈蜡、石蜡、地蜡、合成蜡、或者微晶蜡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的润肤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5% — 20%。进一步的,所述的润肤剂选自脂肪类、油类、脂肪酸、脂肪酸醚、或者脂肪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的润肤剂选自辛酸三甘油酯、癸酸三甘油酯、氢化椰油甘油酯类、氢化植物油类、辛基十二烷醇、凡士林、异硬脂酸三甘油酯类、棕榈酸异丙酯、肉豆蘧酸异丙酯、支链烷烃、醇类、酯类、玉米油、橄榄油、霍霍巴油、鳄梨油、矿物油、牛油果树果脂、棕榈酸乙基己酯、挥发性硅油、非挥发性硅油、苯基三甲基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具体的,挥发性硅油可以是二甲基硅油。进一步的,所述的润肤剂选自辛酸三甘油酯、癸酸三甘油酯、聚二甲基硅氧烷、氢化椰油甘油酯类、异壬酸异壬酯、鲸蜡醇蓖麻油酸酯、棕榈酸异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的,所述的粉填充剂选自滑石粉、云母、絹云母、高岭土、合成云母、碳酸钙、硅石、氮化硼、锦纶、聚乙烯、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纤维素、硅树脂、硅树脂的共聚物、球型树脂粉、锦纶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的,当这些粉是亲水性的,可能需要处理表面成疏水性后再进行使用。处理的方法并没有被特别的限制,例如,硅,氟化,偶合剂,金属皂,脂肪酸,氨基酸等等处理。进一步的,所述的色素为所有无机的、或者有机的色素,可以表面处理后使用,如,硅,氟化,偶合剂,金属皂,脂肪酸,氨基酸等等处理。用量根据颜色的不同而变化。进一步的,所述的成膜剂为油溶成膜剂或者MQ树脂,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双-羟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甲基苯乙烯/却)共聚物、VP/十六碳烯共聚物、VP/ 二十碳烯共聚物、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氢化聚环戊二烯、苯丙基~■甲基娃烧氧基娃酸酷。进一步的,所述的油溶性的成膜剂包括但不限于己二酸/ 二甘醇/甘油交联聚合物、丙烯酸(酯)类/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VP/十六碳烯共聚物。进一步的,所述的油溶性成膜剂在所述的蜡油粉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5%。润肤剂的功能是帮助使用和粘附,最重要地是提供闭合的保湿作用。成膜剂的成份提供粘附性和持久性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一种蜡油粉的制备方法,先在第一个容器中将粉填充剂、防腐剂和色素混合,然后采用第二个容器,将固化剂、成膜剂、润肤剂加入,并加热至固料融化,然后将第一个容器中混匀的粉填充剂、防腐剂和色素加入到第二个容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挥发性溶剂,加热到70?90°C,使其成流动状态,灌入模具,冷却固化后,脱模,移除挥发溶剂,得到上述的立体塑型蜡油粉。湿法工艺是混合化妆品基料和某些溶剂,装入容器,然后移除溶剂,热灌工艺是在大约70度到90度的温度下搅拌溶化蜡和润肤剂,混合物在适当的温度下灌入模具。湿粉制作工艺和热灌制作工艺相结合,使彩妆的粉类产品有了新的特点。涂抹时即有丝柔滑顺的触感,同时也不会粘稠或者油腻。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作的蜡油粉,给使用者带来更润滑,服帖,超好上色性,滋润,易延展的的涂抹体验的同时,又不会有传统热灌配方的太粘稠和油腻感和湿粉的不服帖。本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结合了湿法和热灌工艺,选择合适的溶剂,如己烷,挥发性硅油,轻质异构烷烃等等,用量没有特别限制.本专利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湿粉成型工艺和热灌工艺的结合,再加上特殊的配方组成就可以造就更润滑服帖易延展超好上色性的产品。本专利技术给使用者带来更润滑,服帖,滋润,易延展的涂抹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粉面的图案是平面的,也可以是3D立体的。本专利技术可以做到传统的湿粉,压粉,及热灌工艺做不到的3D立体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A(云母)10% (锦纶-12) 5% (防腐剂)0.2%(色素+珠光颜料)51.8% B(微晶腊)13%(三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4%(氢化椰油甘油酯类)6%(霍霍巴油)10%制备方法:混料A相加热B相至固料融化加入A相到B相,搅拌均匀后成型。成型方法:加入挥发溶剂到混合均匀的A+ B里,加热到80C,,使其成流动状态,灌入模具。冷却固化后,脱模,移除挥发溶剂。湿法工艺是混合化妆品基料和某些溶剂,装入容器,然后移除溶剂,热灌工艺是在大约70度到90度的温度下搅拌溶化蜡和润肤剂,混合物在适当的温度下灌入模具。实施例2 A(云母)9% (娃石)6% (防腐剂)0.2(色素+珠光颜料)57.8% B(合成蜡)7%(VP/十六碳烯共聚物)3%(牛油果树果脂)11%(二甲基硅油)6%工艺同实施例1。实施例3 A滑石粉7%合成氟金云母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 (防腐剂)0.2(色素+珠光颜料)51.8% B(小烛树蜡)6%(氢化聚环戊二烯)2%(蜂蜡)5%(辛酸/癸酸三甘油酯)18%工艺同实施例1。【主权项】1.一种立体塑型蜡油粉,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化剂、润肤剂、成膜剂、粉填充剂和色素,在所述的蜡油粉中,所述的固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3?20%,所述的润肤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25%,所述的成膜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所述的粉填充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20%,余量为所述的色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塑型蜡油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蜡油粉中还包括有防腐剂,在所述的蜡油粉中,所述的防腐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2?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塑型蜡油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色素包括但不限于颜料、色淀、或者珠光颜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塑型蜡油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6%?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塑型蜡油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为蜡,所述的蜡选自小烛树蜡、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塑型蜡油粉,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化剂、润肤剂、成膜剂、粉填充剂和色素,在所述的蜡油粉中,所述的固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3~20%,所述的润肤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25%,所述的成膜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所述的粉填充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0~20%,余量为所述的色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靖凯王晓黎
申请(专利权)人:丽鑫生技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露凡西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