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用抗病毒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0349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3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禽用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禽用抗病毒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破壁粉碎、配料、混料、制粒、烘干等步骤,其中所配原料药为粒径为10~50μm的猪胆粉、大青叶、板兰根、荆芥、防风份、羌活、柴胡、枳壳、桔梗、川芎、甘草和薄荷。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可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和溶出率,增加药物的吸收率,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药效,减少用药剂量,节约原料药材,方便拌料饲喂,与饲料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禽用抗病毒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禽用药物
,具体涉及一种禽用抗病毒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人为滥用兽药、添加剂,特别是使用违禁药物和添加剂,造成残留,影响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禽用中药作为天然药物,对防治畜禽疫病有很好的疗效。同时,由于大部分中药具有无毒、无残留、无副作用的特点,在绿色畜产品生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另外,中药的多靶点效应使病原微生物不易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养殖企业生产过程也不需要经常调换用药方案。因此,正确用好中药,确实有效地防治疾病,促进畜禽生产健康发展,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生产出健康绿色的畜产品,是新形势下提出的更高要求。目前的中药常规散剂,是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机械粉碎、混匀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其粉碎颗粒和饮片中多数细胞是完整的,其粒子由数个、数十个甚至更多的细胞组成,细胞中有效药用成份的溶出需穿过数个甚至数十个细胞壁才能进入动物体内,而后被动物吸收,而且相当一部分细胞成份不可能穿过细胞壁进入动物体内,这一部分就未能被利用,只能白白浪费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禽用抗病毒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可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和溶出率,增加药物的吸收率,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药效,减少用药剂量,节约原料药材,方便拌料饲喂,与饲料混合均匀。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设计一种禽用抗病毒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破壁粉碎:分别将猪胆粉、大青叶、板兰根、荆芥、防风、羌活、柴胡、枳壳、桔梗、川芎、甘草和薄荷进行超微粉破壁处理,得到粒径为10~50μm的超微粉原料药;(2)按以下重量份配备所得超微粉原料药:猪胆粉45~55份、大青叶21~28份、板兰根21~28份、荆芥40~50份、防风27~32份、羌活21~28份、柴胡27~32份、枳壳27~32份、桔梗27~32份、川芎21~28份、甘草12~16份、薄荷12~16份;(3)混料:将配备好的各种超微粉原料药混合均匀;(4)制粒:采用平模造粒机进行干法制粒,颗粒控制在300~700μm;(5)烘干:采用热风循环烘箱进行烘干,温度控制在45~60℃,至水分含量低于10wt%,即得禽用抗病毒中药颗粒。优选的,步骤(2)按以下重量份配备所得超微粉原料药:猪胆粉50份、大青叶25份、板兰根25份、荆芥45份、防风30份、羌活25份、柴胡30份、枳壳30份、桔梗30份、川芎25份、甘草15份、薄荷15份。优选的,步骤(2)所述超微粉破壁处理过程中,控制温度在15℃以下。本专利技术各种原料的作用机理如下:猪胆粉,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肺、大肠经;功效:清热,润燥,解毒,止咳平喘;适用于热病燥渴,目赤,喉痹,黄疸,哮喘,泄泻,痢疾,便秘,痈疮肿毒等症。大青叶,异名:蓝叶、蓝菜;性味归经:苦,寒,归肝、心、胃、脾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适用于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板兰根,异名:菘蓝、山蓝、大蓝根、马蓝根;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等症。荆芥,异名:香荆芥、线芥、假苏;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适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症。防风,异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适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等症。羌活,异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膀胱、肾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等症。柴胡,异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胆经;功效: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适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等症。枳壳,性味归经:苦、辛、酸,温,归脾、胃经;功效:理气宽中,行滞消胀;适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适用于胃下垂,脱肛等症。桔梗,异名:包袱花、铃当花、道拉基;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肺经;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适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等症。川芎,异名:山鞠穷、香果、京芎、台芎;性味归经:辛、苦,温,入肝、胆、膀胱、三焦经;功效: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消肿排脓;适用于胸胁,胃脘胀痛,风寒感冒,湿痹,头痛,腹痛,痈肿,跌打肿痛等症。甘草,异名:美草、密干、蕗草、甜根子、灵通、粉草、棒草;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心、胃经;功效:补脾益气,消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等症。薄荷,别名:鱼香草、蕃荷菜、野薄荷、夜息香;性味归经:辛,凉,入肺经、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适用于疏风,散热,解毒,外感风热,咽喉肿痛,食滞气胀,瘾疹,温病初起等症。本专利技术所得禽用抗病毒中药颗粒可辛温解表、疏风祛湿,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流感,疮黄肿毒等。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便于储存、便于运输、便于服用)等特点,具体表现在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和溶出率,增加药物的吸收率,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药效,减少用药剂量,节约原料药材,方便拌料饲喂,与饲料混合均匀。(1)本专利技术利用中药超微粉破壁技术,能使药材粒度达到细胞破碎级,使药物细胞间和细胞内有效成分直接释放出来,提高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和溶出率。药物的溶出速度一般与药物颗粒比表面积呈正比,而比表面积与粒径呈反比。因此,超微粉中药的有效成份释出量和释出速度,单位时间内吸收药物有效成份的量都会比普通粉碎方法所获得的中药粉末高,其释出的药物有效成份的种类也要比普通粉碎方法全,药物起效时间会显著缩短,作用更全面,作用强度更高。(2)本专利技术所得超微粉中药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与胃肠黏膜的接触面积变大,附着力增强,使药物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更长,使动物机体吸收的成分更全面,吸收量、吸收强度大大增加,从而显著提高了疗效,同时降低了中药使用量和用药成本,临床使用上起效快,生物利用度亦更高。(3)药物进入动物体后首先要经体内有益菌群的作用,由于本专利技术所得中药超微粉颗粒小,有益菌群的作用会更迅速、更强烈,经菌群作用的生成物的量值和浓度会明显提高,这也有益于动物的吸收,提高吸收强度。(4)由于本专利技术超微粉破壁过程中不产生局部过热,且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粉碎速度快,因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中药材中生物活性物质及各种营养成分,可提高药效。(5)本专利技术所得中药颗粒原料配伍合理,以猪胆粉、大青叶、板兰根为主药,以荆芥、防风、羌活、柴胡为臣药,佐以枳壳、桔梗、川芎、薄荷,以甘草为使药。其中猪胆粉、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润燥、解毒、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热病燥渴、目赤、喉痹、黄疸、百日咳、哮喘、泄泻、痢疾、便秘、痈疮肿毒等症;荆芥、防风、羌活、柴胡具有解表散风、祛风胜湿、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禽用抗病毒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破壁粉碎:分别将猪胆粉、大青叶、板兰根、荆芥、防风、羌活、柴胡、枳壳、桔梗、川芎、甘草和薄荷进行超微粉破壁处理,得到粒径为10~50μm的超微粉原料药;(2)按以下重量份配备所得超微粉原料药:猪胆粉45~55份、大青叶21~28份、板兰根21~28份、荆芥40~50份、防风27~32份、羌活21~28份、柴胡27~32份、枳壳27~32份、桔梗27~32份、川芎21~28份、甘草12~16份、薄荷12~16份;(3)混料:将配备好的各种超微粉原料药混合均匀;(4)制粒:采用平模造粒机进行干法制粒,颗粒控制在300~700μm;(5)烘干:采用热风循环烘箱进行烘干,温度控制在45~60℃,至水分含量低于10wt%,即得禽用抗病毒中药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禽用抗病毒中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破壁粉碎:分别将猪胆粉、大青叶、板兰根、荆芥、防风、羌活、柴胡、枳壳、桔梗、川芎、甘草和薄荷进行超微粉破壁处理,得到粒径为10~50μm的超微粉原料药;(2)按以下重量份配备所得超微粉原料药:猪胆粉45~55份、大青叶21~28份、板兰根21~28份、荆芥40~50份、防风27~32份、羌活21~28份、柴胡27~32份、枳壳27~32份、桔梗27~32份、川芎21~28份、甘草12~16份、薄荷12~16份;(3)混料:将配备好的各种超微粉原料药混合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胡功政李德明张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都灵兽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