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21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支承半挂拖车的支承盘,具有一个在其高度上可伸缩式移动且具有一个外套(1)和一个内套(2)的支承件(3),其中,外套(1)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在车辆上的固定法兰(4)。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减轻重量和同时降低制造成本的支承盘。该目的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此得以实现,即外套(1)和/或内套(2)的至少一个侧壁(5a-d、6a-d)带有在轴向上分布的弯曲壁段(7a、7b、8a、8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支承半挂拖车的支承盘,具有一个在 其高度上可伸縮式移动且具有一个外套和一个内套的支承件,其中, 外套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在车辆上的固定法兰。
技术介绍
这种支承盘特别是用于支承鞍式牵引车的半挂拖车。这些支承盘由嵌套并可以彼此相对移动的四方管制造,例如像EP 1 104 369 Bl所 公开的那样。因为支承盘通常安装在载货汽车上并由此降低有效载荷,所以长 期以来人们一直努力制造尽可能轻型结构的支承盘。通过铝作为材料 使用据称也能达到这一目标,正如EP 0 380 941 A2所介绍的那样。在 这种支承装置中,外套与其用于将支承装置安装在车辆上的固定板采 用挤压法整体制造。由于采用块形毛坯料,这种方法局限在轻金属上。 但轻金属的支承装置并未推向市场,因为其由于材料高级而昂贵并由 于材料强度低而在日常使用时易于损坏。制造轻型支承盘的另一种可能性在于,外套和内套的壁厚减薄构 成。这一措施此外明显降低了制造成本。然而支承盘却更容易因机械 负荷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因此在于,开发一种重量减轻和同时制造成本降低 的支承盘。该目的通过一种支承盘得以实现,其中外套和/或内套的至少一个 侧壁带有在轴向上分布的弯曲壁段。通过在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各自一个弯曲壁段,支承盘能够吸收明显更高的弯曲力矩。为此弯曲壁段相对于侧壁以5°-30°,特别优 选15°-25°弯曲。弯曲壁段不应超过侧壁的半个宽度,因为否则会降低 所要求的加固效果。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各自一个弯 曲壁段。这一点一方面起到再次提高抗弯刚度的作用,而不会增加加 工开支。事实证明有利的是,弯曲壁段利用第一段与固定法兰邻接并利用 第二段与相对的侧壁邻接。在这种定向中,侧壁利用其弯曲壁段与行 驶方向垂直,也就是在车辆纵轴线方向上。连接和分离期间,对支承 盘的冲击同样在车辆纵轴线上产生,其然后在外套和/或内套没有材料 变形的情况下被吸收。具有优点的是,弯曲壁段与侧壁相对在固定法兰的方向上向外定 向。这种实施方式与弯曲壁段向内倾斜的实施方式相比也提高了刚性。有利的是外套和内套的弯曲壁段彼此互补设置。这样做的优点是, 内套利用其整个外圆周紧贴在外套的内侧上并在支承盘的内外移动期 间抗扭并以少量间隙通过外套引导。外套和固定法兰可以整体借助轧边由扁钢制成,内套亦是如此。 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冷变形,仅在大断面或者非常小的弯曲半径情况 下将材料加热,以降低变形所需的力。轧边套与挤压套相比的主要优 点在于几乎自由选择板状原材料的合金。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 常用的钢材。此外,不必将单个部件通过多个加工费时的焊缝进行连接。通过比较短的材料弯曲过程,每个时间单位可以制造大量部件。在一种特殊的实施方式中,外套和/或内套最多具有一个连接焊 缝。通过这种类型的材料连接,产生一种具有本身封闭的空心体的套, 由此进一步提高抗弯刚度。在此方面,焊缝可以设置在对制造非常有 利的位置上,例如靠近固定法兰的侧壁上。事实证明特别具有优点的是,连接焊缝设置在外套的轴向上。焊 缝在此方面可以中心通过套的侧壁或者在两个彼此相邻的侧壁之间的 连接区域中。附图说明为更好理解下面借助唯一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以俯视图示出支承件3的外套1及设置在里面的内套2。外套 l包括侧壁5a-d,其环绕一个基本上矩形的内腔12。侧壁5b在其对称轴线上具有一个连接焊缝9,其将侧壁5b的两半 部分材料合理地相互连接。在侧壁5b上,整个支承盘通过外套1安装 在未示出的车辆上。为此侧壁5b上连接焊缝9的两侧构成侧面凸出侧 壁5a、 5c的固定法兰4。侧壁5a-d由本来板状的原材料通过弯曲成型并因此无缝地交错过 渡。在固定法兰4的端段14a、 14b内可以看出各自一个折合处,材料 在其上弯曲180°。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这是在弯曲过程后再滚压的 精确折合处,从而在折合处的区域内壁材料立即重新彼此贴合。在日常安装时,外套1的侧壁5a、 5c与行驶方向13成直角和侧 壁5b、 5d直立在行驶方向上。为提高稳定性,相对的侧壁5a、 5c具有弯曲的壁段7a、 7b,其在固定法兰4的方向上约以20。外延。通过这种 结构上的措施,在稳定性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更薄选择外套1的材料。 侧壁5a、 5c具有弯曲壁段7a、 7b构成,以便可以吸收在行驶方向13 上或者与其相反连接时作用于半挂拖车(未示出)的力。为固定在未示出的车辆上,将固定螺栓11插入该俯视图中同样看 不到的孔内。固定螺栓11从侧壁5b及其固定法兰4的平面凸起。内套2同样由板状原材料通过轧边成型并与封闭的空腔体通过连 接焊缝10连接。连接焊缝10同样处于对称轴线上并与连接焊缝9直 接相邻设置。内套2作为四方管各自具有两个长度相同且成对相对的侧壁6a-d, 其中,侧壁6a、 6c具有与侧壁5a、 5c互补弯曲的壁段8a、 8b。由此 一方面提高可吸收的最大弯曲力矩和另一方面保证内套2相对于外套1 良好的轴向导向。附图标记1外套2内套3支承件4固定法兰5a-d外套侧壁6a-d内套侧壁7a、7b外套弯曲壁段8a、8b内套弯曲壁段9外套弯连接焊缝10内套连接焊缝11固定螺栓12内腔13行驶方向14a、14b固定法兰端段权利要求1.支承盘,特别是用于支承半挂拖车,带有一个在其高度上可伸缩式移动且具有一个外套(1)和一个内套(2)的支承件(3),其中,外套(1)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在车辆上的固定法兰(4),其特征在于,外套(1)和/或内套(2)的至少一个侧壁(5a-d、6a-d)带有在轴向上分布的弯曲壁段(7a、7b、8a、8b)。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盘,其中,在两个相对的侧壁(5a、 5c、 6a、 6c)上设置各自一个弯曲壁段(7a、 7b、 8a、 8c)。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盘,其中,弯曲壁段(7a、 7b、 8a、 8c)利用第一段与固定法兰(4)邻接并利用第二段与相对的侧壁(5a、 5c、 6a、 6c)邻接。4. 按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支承盘,其中,弯曲壁段(7a、 7b、 8a、 8c)相对于侧壁(5a、 5c、 6a、 6c)在固定法兰(4)的方向上向 外定向。5. 按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支承盘,其中,外套(1)和内套 (2)的弯曲壁段(7a、 7b、 8a、 8c)彼此互补设置。6. 按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支承盘,其中,外套(1)和固定 法兰(4)整体借助轧边由扁钢制成。7. 按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支承盘,其中,内套(2)整体借 助轧边由扁钢制成。8. 按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支承盘,其中,外套(1)和/或内 套(2)最多具有一个连接焊缝(9、 10)。9.按权利要求l-8之一所述的支承盘,其中,连接焊缝(9、 10)分布在外套(1)和/或内套(2)的轴向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支承半挂拖车的支承盘,具有一个在其高度上可伸缩式移动且具有一个外套(1)和一个内套(2)的支承件(3),其中,外套(1)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在车辆上的固定法兰(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减轻重量和同时降低制造成本的支承盘。该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由此得以实现,即外套(1)和/或内套(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支承盘,特别是用于支承半挂拖车,带有一个在其高度上可伸缩式移动且具有一个外套(1)和一个内套(2)的支承件(3),其中,外套(1)包括一个用于安装在车辆上的固定法兰(4),其特征在于,外套(1)和/或内套(2)的至少一个侧壁(5a-d、6a-d)带有在轴向上分布的弯曲壁段(7a、7b、8a、8b)。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拉尔德穆勒京特赛德尔乔斯阿尔格拉
申请(专利权)人:约斯特韦克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