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光导式汽车后视镜侧转向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909 阅读:5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独立光导式汽车后视镜侧转向灯,包括后视镜基板、电源连接件、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转向灯壳体和光导,后视镜基板包括基底和与基底连接的侧面,发光二极管连通电源连接件,侧面包括转向灯面罩,转向灯面罩包括第一边沿和与第一边沿相对的第二边沿,侧面的侧边沿包括第一边沿,转向灯壳体与转向灯面罩固定从而形成一容纳腔,光导位于容纳腔中与转向灯壳体固定,光导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发光二极管固定在转向灯壳体上位于第二端部端面后朝向该端面,第一端部靠近第一边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独立内置光导式,性能好、保证满足转向信号灯的配光要求、有效传递行车意图、避免交通安全隐患,同时又能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汽车后视镜侧转向灯
,具体是 指 一种独立光导式汽车后视镜侧转向灯
技术介绍
随着LED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应用也随之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汽车的后视镜侧转向灯 也利用其作为光源,作为汽车转向的侧指示标志。但目前的汽车后视镜侧转向灯,主要是以 下几种形式l.利用灯泡作为光源,2.利用LED作光源,LED放在前端,无需光导,3.利 用LED作光源,LED放在后端,利用转向灯面罩做整体式光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独立光导式汽车后视镜侧 转向灯,该汽车后视镜侧转向灯为独立内置光导式,性能好、保证满足转向信号灯的配光要 求、有效传递行车意图、避免交通安全隐患,同时又能起到整个转向灯很好的装饰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独立光导式汽车后视镜侧转向灯具有如下构成该独立光导式汽车后视镜侧转向灯,包括后视镜基板、电源连接件和至少一发光二极管, 所述后视镜基板包括基底和与所述基底连接的侧面,所述发光二极管连通所述电源连接件, 其特点是,还包括转向灯壳体和光导,所述侧面包括转向灯面罩,所述转向灯面罩包括第一 边沿和与所述第 一 边沿相对的第二边沿,所述侧面的侧边沿包括所述第 一 边沿,所述转向灯 壳体与所述转向灯面罩固定从而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光导位于所述容纳腔中与所述转向灯壳 体固定,所述光导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在所述转向灯壳体上位于 所述第二端部端面后朝向所述端面,所述第一端部靠近所述第一边沿。较佳地,所述转向灯面罩还包括第三边沿,所述第三边沿连接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 边沿,所述侧面的上边沿包括所述第三边沿。较佳地,所述转向灯壳体与所述转向灯面罩采用振动摩擦焊接方式固定。较佳地,所述侧面为双色注塑一体成型。 较佳地,所述侧面是弧面,所述光导是PMMA光导。 较佳地,所述第二端部靠近所述第二边沿。 较佳地,所述电源连接件是插针。较佳地,还包括电路板,所述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电路板上通过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 转向灯壳体上和连通所述电源连接件。较佳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目为3颗,所述发光二极管位于平行于所述端面的平面内。 较佳地,所述后视镜基板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用于与后视镜连接并固定。 采用本技术,由于本技术的光源为发光二极管(LED), 3颗发光二极管(LED) 置于光导的第二端部的端面后,通过独立的内置于转向灯面罩下的光导,将光导向前端区域 即接近转向灯面罩第一边沿的需要满足配光要求的区域(满足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标准,即ECE R6 ),从而保证满足转向信号灯的配光要求,在驾驶过程中向其他的车 辆行人更好地传递了驾驶员的行车意图,有效地避免因信息传递不周而引起的交通安全隐患, 同时又能起到整个转向灯很好的装饰效果;通过振动摩擦焊接的方式将转向灯壳体与面罩结 合起来,达到密封的目的,满足产品性能上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右^L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左^L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俯^L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仰^L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安装在后视镜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安装在后视镜上的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 图6所示,本技术的独立光导式汽车后视镜侧转向灯,包括后视镜基板41 、电源连接件2和至少一发光二极管3,所述后视镜基板1包括基底4和与所述基底4连接 的侧面5,所述发光二极管3连通所述电源连接件2,还包括转向灯壳体6和光导7,所述侧 面5包括转向灯面罩8,所述转向灯面罩8包括第一边沿81和与所述第一边沿81相对的第 二边沿82,所述侧面5的侧边沿包括所述第一边沿81,所述转向灯壳体6与所述转向灯面罩 8固定从而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光导7位于所述容纳腔中与所述转向灯壳体6固定,所述光 导7包括第一端部71和第二端部72,所述发光二极管3固定在所述转向灯壳体6上位于所 述第二端部72端面后朝向所述端面,所述第一端部71靠近所述第一边沿81。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灯面罩8还包括第三边沿83,所述第三边沿 83连接所述第一边沿81和所述第二边沿82,所述侧面5的上边沿包括所述第三边沿83。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灯壳体6与所述转向灯面罩8采用振动摩擦 焊接方式固定。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侧面5为双色注塑一体成型。减少焊接工序,并 能达到良好的外观效果。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侧面5是弧面,所述光导7是PMMA光导。弧面 可以增加转向灯的美感。光导7也可以是其它材料制成的光导。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部72靠近所述第二边沿82。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连接件2是插针。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电路板9,所述发光二极管3位于所述电路板9 上通过所述电路板9固定在所述转向灯壳体6上和连通所述电源连接件2。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3的数目为3颗,所述发光二极管3 位于平行于所述端面的平面内。较佳地,所述后视镜基板1上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用于与后视镜连接并固定。 连接装置可以多种多样,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连接装置包括所述基底4上设置 的螺孔41 ,所述侧面5上边沿设置的卡位51 。将本技术安装到后视镜上时,侧面5上边沿通过卡位51与后视镜上壳体卡接,当然 也可以设置螺孔通过螺丝螺孔连接,基底4边沿与侧面5的侧边沿与后视镜镜片和后视镜镜 框连接,并用螺丝穿设后视镜镜框和基底4上的螺孔41进行固定,请参见图7和图8所示。使用时,将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3接通电源即可,发光二极管3发出的光线将通过 设置于转向灯面罩8内的光导7引导到前端区域,其靠近后视镜镜片,向其他的车辆行人更好地传递驾驶员的行车意图,从而有效地避免因信息传递不周而引起的交通安全隐患。本技术涉及LED发光及采用独立的光导技术,主要是用于在车辆上装有1类、la 类、lb类和2a类、2b类装置场合的辅助侧信号灯(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 GB17509-1998)。本技术的光源为发光二极管3 ( LED )。 3颗发光二极管3 (LED)置于 光导7的后端,通过独立内置式光导7,将光导向前端需要满足配光要求的区域(满足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标准,即ECE R6 ),以满足转向指示灯功能上的要求,在驾驶过程中 向其他的车辆行人更好地传递驾驶员的行车意图,有效地避免因信息传递不周而引起的交通 安全隐患;同时又能起到整个转向灯很好的装饰效果;通过振动摩擦焊接的方式将转向灯壳 体6与转向灯面罩8结合起来,达到密封的目的,满足产品性能上的要求。综上,本技术的独立光导式汽车后视镜侧转向灯为独立内置光导式,性能好、保证 满足转向信号灯的配光要求、有效传递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独立光导式汽车后视镜侧转向灯,包括后视镜基板、电源连接件和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所述后视镜基板包括基底和与所述基底连接的侧面,所述发光二极管连通所述电源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灯壳体和光导,所述侧面包括转向灯面罩,所述转向灯面罩包括第一边沿和与所述第一边沿相对的第二边沿,所述侧面的侧边沿包括所述第一边沿,所述转向灯壳体与所述转向灯面罩固定从而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光导位于所述容纳腔中与所述转向灯壳体固定,所述光导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在所述转向灯壳体上位于所述第二端部端面后朝向所述端面,所述第一端部靠近所述第一边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糜振星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唐纳利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