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11548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包括后视镜壳体和安设在后视镜壳体的前部的前转向灯,前转向灯设置有LED光源和聚光透镜,聚光透镜设置在LED光源的前面,较佳地,前转向灯还包括前转向灯面罩和前转向灯壳体,前转向灯壳体安设在前转向灯面罩上从而在前转向灯壳体和前转向灯面罩之间形成一内部容纳腔,LED光源安设在内部容纳腔中,聚光透镜设置在前转向灯面罩中,前转向灯安设在后视镜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该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设计新颖美观、结构简洁,维护简单,使用成本低,满足转向信号灯的配光要求,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前进方向指示装置
,特别涉及摩托车前转向灯技术 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技术背景 摩托车前转向灯,作为车辆上辅助前信号灯(摩托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 ECER50&FMVSS 108)。在驾驶过程中向其他的车辆行人更好地传递了驾驶员的行车意图,有 效地避免因信息传递不周而引起的交通安全隐患。但目前的前转向灯都是以灯泡作为光源,由于灯泡的点亮寿命不超过2000小时, 所以在摩托车寿命期间需要经常繁琐的更换灯泡。而LED作为一种新型光源技术的日趋成 熟,其应用也随之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但是将LED用于摩托车的后视镜前转向灯。其不 足之处是LED作为光源在可比的成本下光度偏低,不足以满足前转向灯的法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摩托车后视镜前转 向灯,该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设计新颖美观、结构简洁,维护简单,使用成本低,满足转向 信号灯的配光要求,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包括后视镜壳体和安 设在所述后视镜壳体的前部的前转向灯,其特点是,所述前转向灯设置有LED光源和聚光 透镜,所述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LED光源的前面。较佳地,所述前转向灯还包括前转向灯面罩和前转向灯壳体,所述前转向灯壳体 安设在所述前转向灯面罩上从而在所述前转向灯壳体和所述前转向灯面罩之间形成一内 部容纳腔,所述LED光源安设在所述内部容纳腔中,所述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前转向灯面罩中。更佳地,所述前转向灯壳体焊接在所述前转向灯面罩上。更佳地,所述的后视镜壳体的前部设置有窗口,所述前转向灯面罩位于所述窗口 中。更佳地,所述前转向灯面罩至少局部为透明面罩。更佳地,所述前转向灯还包括线路板,所述LED光源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线 路板安设在所述内容纳腔中。更进一步地,所述前转向灯还包括装饰反光板,所述装饰反光板设置在所述线路 板和所述前转向灯面罩之间并裸露出所述LED光源。尤其,所述装饰反光板是镀铝装饰板。尤其,所述装饰反光板与所述前转向灯壳体可拆卸卡接。较佳地,所述前转向灯安设在所述后视镜壳体内。更佳地,所述前转向灯可拆卸卡设在所述后视镜壳体内的内壁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1、本技术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配以聚光透镜增强光度,从而满足法 规(ECER50,以及FMVSS 108)的配光要求,设计新颖、结构简洁,维护简单,使用成本低,适 于大规模推广应用;2、本技术的前转向灯面罩可进行独特设计,以达到美观装饰的目的;3、本技术配有装饰反光板,在进一步增强光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加装饰效 果;4、本技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前转向灯面罩和前转向灯壳体焊接在一起,以达 到灯具的密封。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3所示,本技术的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包括后视镜壳体1和安 设在所述后视镜壳体1的前部的前转向灯,所述前转向灯设置有LED光源2和聚光透镜,所 述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LED光源2的前面。LED光源2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聚光透镜也 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转向灯设置有二个LED光源 2和二个聚光透镜,每个LED光源2前面配置一个聚光透镜。聚光透镜的材料采用PMMA材 料。当然,聚光透镜的材料可以采用其它合适材料。较佳地,所述前转向灯还包括前转向灯面罩3和前转向灯壳体4,所述前转向灯壳 体4安设在所述前转向灯面罩3上从而在所述前转向灯壳体4和所述前转向灯面罩3之间 形成一内部容纳腔,所述LED光源2安设在所述内部容纳腔中,所述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前 转向灯面罩3中。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聚光透镜与所述前转向灯面罩3结 合为一体。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转向灯壳体4焊接在所述前转向灯面罩3 上。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后视镜壳体1的前部设置有窗口 11,所述 前转向灯面罩3位于所述窗口 11中。更佳地,所述前转向灯面罩3至少局部为透明面罩。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中,所述前转向灯面罩3为全透明,采用透明亚克力材料(PMMA)。更佳地,所述前转向灯还包括线路板5,所述LED光源2设置在所述线路板5上,所 述线路板5安设在所述内容纳腔中。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5是PCB 线路板。更进一步地,所述前转向灯还包括装饰反光板6,所述装饰反光板6设置在所述线 路板5和所述前转向灯面罩3之间并裸露出所述LED光源2。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装饰反光板6是镀铝装饰板。尤其,所述装饰反光板6与所述前转向灯壳体4可拆卸卡接。在本技术的具 体实施例中,所述镀铝装饰板与所述前转向灯壳体4可拆卸卡接。较佳地,所述前转向灯安设在所述后 视镜壳体1内。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中,所述前转向灯可拆卸卡设在所述后视镜壳体1内的内壁上。上述本技术采用了两颗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镀铝装饰板用于遮挡 住PCB线路板,与透明的前转向灯面罩3 —体的聚光透镜一起增强光度,以满足法规(ECE R50,以及FMVSS 108)的配光要求,同时又能配合前转向灯面罩3独特的外形起到很好的装 饰效果。本技术首次采用LED光源2作为安装在摩托车后视镜上的前转向灯的光源, 然后通过与透明的前转向灯面罩3 —体的透镜聚焦将LED光源2发出的光线增强光度,既 能保证满足转向信号灯的配光要求,同时又能配合前转向灯面罩3独特的外形起到很好的 装饰效果。本技术很好的解决了采用LED光源2制造摩托车前转向灯的技术。因此,本技术将发光二极管(LED)技术通过PMMA材料的透镜增强光度特性来 满足转向指示灯功能上的要求;通过热熔焊接的方式将前转向灯面罩(LENS) 2与前转向灯 壳体(HOUSING) 3结合到一起,达到水密的目的,满足产品性能上的要求;该产品独特新型 的技术应用和设计给今后同类产品的设计指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综上,本技术的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设计新颖美观、结构简洁,维护简单, 使用成本低,满足转向信号灯的配光要求,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在此说明书中,本技术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 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 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包括后视镜壳体和安设在所述后视镜壳体的前部的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向灯设置有LED光源和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LED光源的前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包括后视镜壳体和安设在所述后视镜壳体的前部的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向灯设置有LED光源和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LED光源的前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向灯还包括 前转向灯面罩和前转向灯壳体,所述前转向灯壳体安设在所述前转向灯面罩上从而在所述 前转向灯壳体和所述前转向灯面罩之间形成一内部容纳腔,所述LED光源安设在所述内部 容纳腔中,所述聚光透镜设置在所述前转向灯面罩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向灯壳体焊 接在所述前转向灯面罩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视镜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视镜壳体的 前部设置有窗口,所述前转向灯面罩位于所述窗口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糜振星叶俊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唐纳利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