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转向灯的外置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75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转向灯的外置后视镜。它包括基座(3)、基座(3)上设有的镜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壳(1)外表凹口处设有转向灯(2),所述转向灯(2)相对于车身的最外侧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凸块(9),所述凸块(9)外沿稍长于镜壳(1)的外沿。它降低了车身的制造要求和制造难度,减少了单独布置侧转向灯的工艺和开发费用,节省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说是一种汽车上带转向灯的 外置后视镜。技术背景目前,在汽车驾驶室的前侧一般都设有后视镜,通过后视镜驾驶 员可观察到汽车后方及下方路面的状况,以便驾驶员能够根据路面的 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操作,减小事故的发生率。车身两侧一般都要设 有侧转向灯,即辅助侧转向信号灯。在汽车转弯时能够给侧面车辆提 出警示,提高整车的安全性。 一般车辆上的侧转向灯都是设置在车身 侧面的金属件上,而且侧转向灯只能固定在外板上。这样对车身侧而 的金属件形面要求就比较高,同时为了固定侧转向灯还要设置相应的 固定孔,这不仅增加了车身的制造要求和制造难度。而侧转向灯还需 要独立设计,不仅要使转向灯的外形和形式符合整车的风格,还要保 证转向灯与车身的密封配合。另外独立的侧转向灯还需要有独立的线 束为其供电,增加了整车线束布置的难度和侧转向等的装配工序,增 加整车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车身侧面安装转向灯时对车身侧面的金属件形面要求就比较高,因为车身同时为了固定侧转向灯还 要设置相应的固定孔,增加了车身的制造要求和制造难度的问题;本 技术还解决了侧转向灯需要独立设计,独立的侧转向灯需要有独 立的线束为其供电,增加了整车线束布置的难度和侧转向等的装配工 序,增加整车制造成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减少了单独布置侧转向灯 的工艺和开发费用,节省了生产成本的带转向灯的后视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 种带转向灯的外置后视镜,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的镜壳,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镜壳外表凹口处设有转向灯,所述转向灯相对于车身的最外 侧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凸块,所述凸块外沿稍长于镜壳的外沿。所述 的转向灯包括灯座、设于灯座上的聚光反光板、设于聚光反光板上的 发光体、灯罩和聚光反光板适配套在发光体外侧。当后门有车行驶时, 因为转向灯上凸块的外沿少长于镜壳的外沿,使得在后门的行驶车辆 可以看见后视镜上的转向灯的灯光,可以传递给后面驾驶员信号,提 高了安全性;所述的灯座和镜壳固定连接,所述聚光反光板为几字型, 其和灯座下凹处适配,所述灯罩置于几字型聚光反光板的两外延板上。 其中,上面所述的发光体可以为二极管、也可以为白炽灯,二极管可 以为3~10个不等(根据内部空间而定),内部的聚光反光板为真空镀 铬的聚光反光板,其使转向灯符合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要求;而且装 在后视镜上的转向灯的电源线束与后视镜的电动调节装置的线束统一 布置,减少了原来侧转向灯单独布置线束,及整车装配工序;当后视 镜安装到车体上后,所述后视镜上的转向灯可以替代原来整车侧转向灯,由于外置后视镜两最外端之间的距离就是整车最大宽度,设置在 该处的转向灯最容易为后方车辆所发现,提高了行车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的灯罩高度和镜壳高度适配,灯罩外表面的弧度 和整个镜壳的弧度适配并成为一体。大大提高了转向灯与镜壳之间的 密封性能,消除了配合间隙,避免车辆行驶时产生风噪。本技术构思巧妙,和现有技术比具有如下特点1、 镜壳上镶嵌有转向灯的外置后视镜,能够在车辆转弯时通过 后视镜上的侧转向灯给侧面的车辆提供清晰的警示,提高了行车安 全,减少一些无谓事故的发生。2、 将后视镜和侧转向灯整合在一起,减少了侧转向灯线束的单 独布置、转向灯的单独结构设计及车身侧面外板的冲孔设计,縮短了 整车装配时间,大大减少了整车设计和制造成本。3、 带转向灯外置后视镜,外观新颖,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A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 步说明。实施例l。见图l,本例一种带转向灯的外置后视镜,它包括基座 3,设于基座3上的镜壳1,及镜壳1内侧上装有的镜片4 (见图2),其中在镜壳1的外表面上镶嵌有转向灯2,所述转向灯2相对于车身的 最外侧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凸块9,所述凸块9外沿稍长于镜壳1的外 沿(见图1),这样可以使得在后面的驾驶员能看到转向灯,提高了安 全性。此外,转向灯2还包括灯罩5、灯座6及设于灯座6上的真空度 铬聚光反光板7,其中,所述的灯座6和镜壳1固定连接,所述聚光反 光板7为几字型,其和灯座6下凹处适配,所述灯罩5置于几字型聚 光反光板7的两外延板脚上(见图3)。其中,所述聚光反光板7上装有若干个二极管的发光体8,而灯罩 5套在发光体8外侧,所述的灯罩5高度和镜壳1高度适配,灯罩5外 表面的弧度和整个镜壳10的弧度适配并成为一体(见图1),大大提高 了转向灯2与镜壳1之间的密封性能,消除了配合间隙。当后视镜安 装到车体上后,由于外置后视镜两最外端之间的距离就是整车最大宽 度,设置在该处的转向灯最容易为后方车辆所发现,提高了行车安全 性。本技术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 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 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带转向灯的外置后视镜,包括基座(3)、基座(3)上设有的镜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壳(1)外表凹口处设有转向灯(2),所述转向灯(2)相对于车身的最外侧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凸块(9),所述凸块(9)外沿稍长于镜壳(1)的外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向灯的外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转向灯(2)包括灯座(6)、设于灯座(6)上的聚光反光板(7)、 设于聚光反光板(7)上的发光体(8)、灯罩(5)和聚光反光板(7) 适配套在发光体(8)外侧。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转向灯的外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灯座(6)和镜壳(1)固定连接,所述聚光反光板(7)为几字型, 其和灯座(6)下凹处适配,所述灯罩(5)置于几字型聚光反光板(7) 的两外延板上。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转向灯的外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灯罩(5)高度和镜壳(1)高度适配,灯罩(5)外表面的弧度和 整个镜壳(1)的弧度适配并成为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转向灯的外置后视镜。它包括基座(3)、基座(3)上设有的镜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壳(1)外表凹口处设有转向灯(2),所述转向灯(2)相对于车身的最外侧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凸块(9),所述凸块(9)外沿稍长于镜壳(1)的外沿。它降低了车身的制造要求和制造难度,减少了单独布置侧转向灯的工艺和开发费用,节省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B60Q1/34GK201033548SQ200620141750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斌 许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转向灯的外置后视镜,包括基座(3)、基座(3)上设有的镜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壳(1)外表凹口处设有转向灯(2),所述转向灯(2)相对于车身的最外侧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凸块(9),所述凸块(9)外沿稍长于镜壳(1)的外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