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换向气压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口;两个阀座,阀座内部设有阀腔,阀腔内部活动的穿接有一阀芯,阀芯的内侧端部穿出阀座并伸入到阀体的内腔中,阀座内安装有一将阀芯向着阀体中部顶压的复位弹簧,阀座的外侧端部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出气口,两阀座上安装的阀芯相对设置;顶推机构,其包括丝杆、驱动部件、动块、螺接在动块上的第一顶杆、螺接在第一顶杆上的第二顶杆,第一顶杆的端部形成位于动块一侧且用于顶压其中一个阀芯的第一顶压端,第二顶杆的端部形成位于动块另一侧且用于顶压另一个阀芯的第二顶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定位的准确性,从而稳定、精准的控制气体的流量,并可改变空行程的大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换向气压阀
本技术涉及气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换向气压阀。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气动换向阀一般是采用电磁力或气压力来操控,其通常需要利用位置传感器或行程开关来配合采用完成气体换向,利用位置传感器和行程开关来操控气流换向的过程中,通常很难精准的定位阀芯的位置,导致控制精度较低,并且位置传感器和行程开关的可靠性较低;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位置传感器和行程开关进行操控的气动换向阀在换向时,不能够调整空行程,也就不能够适应不同型号阀芯的行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换向气压阀,能够调节空行程,满足不同型号阀的要求,并且可以精准的定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换向气压阀,包括; 中空的阀体,该阀体上设置有一进气口; 两个分别设置于阀体两端的阀座,阀座内部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阀腔,阀腔内部活动的穿接有一阀芯,阀芯的内侧端部穿出阀座并伸入到阀体的内腔中,阀芯可在一使阀腔与阀体的内腔连通的打开位置和一使阀腔与阀体的内腔闭合的关闭位置之间运动,阀座内安装有一将阀芯向着阀体中部顶压的复位弹簧,阀座的外侧端部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出气口,两阀座上安装的阀芯相对设置; 顶推机构,其包括枢接在阀体上的丝杆、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部件、与丝杆通过螺纹配合且可沿阀体轴向滑动的动块、螺接在动块上的第一顶杆、螺接在第一顶杆上的第二顶杆,第一顶杆的端部形成位于动块一侧且用于顶压其中一个阀芯的第一顶压端,第二顶杆的端部形成位于动块另一侧且用于顶压另一个阀芯的第二顶压端。 阀体内部设置有一导向杆,动块滑动的套接在导向杆上。 阀座内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复位弹簧的弹簧安装座。 顶推机构还包括用于将第一顶杆锁紧在动块上的第一锁紧螺母、以及将第二顶杆锁紧在第一顶杆上的第二锁紧螺母。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由于采用丝杆传动的方式顶推阀芯,使换向气压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定位的准确性,从而稳定、精准的控制气体的流量;并且,螺纹配合的方式,可以调整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伸缩量,从而可以调节相应的工作长度和阀芯发生移动的初始位置,改变空行程的大小,以满足不同型号阀的安装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0、阀体;11、进气口 ;20、阀座;21、阀芯;22、复位弹簧;23、弹簧安装座;24、出气口 ;30、阀座;31、阀芯;32、复位弹簧;33、弹簧安装座;34、出气口 ;40、丝杆;41、动块;42、第二顶杆;43、第一顶杆;44、第二锁紧螺母;45、第一锁紧螺母;50、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换向气压阀,其包括阀体10、阀座20、阀座30和顶推机构,其中,阀体10为中空结构,在阀体10上设置有一进气口 11,该进气口 11优选的可设置在阀体10的中部上方;阀座20和阀座30分别固定的设置在阀体10的两端,阀座20内部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阀腔,阀腔内部活动的穿接有一阀芯21,阀芯21的内侧端部穿出阀座20并伸入到阀体10的内腔中,与现有普通的阀结构相同的,该阀芯21在运动时,可以使阀座30的阀腔关闭或打开,具体的是,该阀芯21可在一使阀腔与阀体10的内腔连通的打开位置和一使阀腔与阀体10的内腔闭合的关闭位置之间运动,阀座20内安装有一将阀芯21向着阀体10中部顶压的复位弹簧22,阀座20的外侧端部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出气口 24,当然,为了便于复位弹簧22的安装,还可以在阀座20上安装一用于安装复位弹簧22的弹簧安装座23 ;上述的阀座30与上述阀座20的结构相同,阀座30内也设置有阀腔、阀芯31、复位弹簧32、弹簧安装座33以及出气口 34,上述的阀芯21与阀芯31相对设置,也就是说,阀芯21和阀芯31伸入到阀体10内腔的部分相对设置。顶推机构包括枢接在阀体10上的丝杆40、用于驱动丝杆40转动的驱动部件(图未示)、与丝杆40通过螺纹配合且可沿阀体10轴向滑动的动块41、螺纹连接在动块41上的第一顶杆43、螺纹连接在第一顶杆43上的第二顶杆42,第一顶杆43的端部形成位于动块41 一侧且用于顶压其中阀芯31的第一顶压端,第二顶杆42的端部形成位于动块41另一侧且用于顶压阀芯21的第二顶压端;上述带动丝杆40转动的驱动部件具体为采用电机,当然也可以选用如旋转气缸等其他能够使丝杆40转动的装置。 参见图2,上述的换向气压阀使用过程中,电机带动丝杆40转动,从而使动块41沿着轴向移动,动块41在向着靠近阀芯21运动时,第二顶杆42顶压阀芯21,阀芯21向左移动,打开阀芯21与阀座20的通道,气体由进气口 11经由阀芯径向孔、轴向孔进入阀座20的阀腔,最后从出气口 24流出,当需要换向时,电机反转,动块41向着靠近阀芯31的方向运动,第二顶杆42与阀芯21脱离,阀座20关闭,第一顶杆43顶压阀芯31,由进气口 11进入的气体经由阀芯31的径向孔、轴向孔从阀座30流出。 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丝杆传动的方式顶推阀芯21和阀芯31,使换向气压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定位的准确性,从而稳定、精准的控制气体的流量;并且,螺纹配合的方式,可以调整第一顶杆43和第二顶杆42的伸缩量,从而可以调节相应的工作长度和阀芯发生移动的初始位置,改变空行程的大小,以满足不同型号阀的安装要求。 阀体10内部设置有一导向杆50,动块41滑动的套接在导向杆50上,利用导向杆50为动块41的移动进行导向。 顶推机构还包括用于将第一顶杆43锁紧在动块41上的第一锁紧螺母45、以及将第二顶杆42锁紧在第一顶杆43上的第二锁紧螺母44,如此,可以有效的防止第一顶杆43和第二顶杆42松脱。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换向气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阀体,该阀体上设置有一进气口;两个分别设置于阀体两端的阀座,阀座内部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阀腔,阀腔内部活动的穿接有一阀芯,阀芯的内侧端部穿出阀座并伸入到阀体的内腔中,阀芯可在一使阀腔与阀体的内腔连通的打开位置和一使阀腔与阀体的内腔闭合的关闭位置之间运动,阀座内安装有一将阀芯向着阀体中部顶压的复位弹簧,阀座的外侧端部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出气口,两阀座上安装的阀芯相对设置;顶推机构,其包括枢接在阀体上的丝杆、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部件、与丝杆通过螺纹配合且可沿阀体轴向滑动的动块、螺接在动块上的第一顶杆、螺接在第一顶杆上的第二顶杆,第一顶杆的端部形成位于动块一侧且用于顶压其中一个阀芯的第一顶压端,第二顶杆的端部形成位于动块另一侧且用于顶压另一个阀芯的第二顶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换向气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的阀体,该阀体上设置有一进气口 ; 两个分别设置于阀体两端的阀座,阀座内部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阀腔,阀腔内部活动的穿接有一阀芯,阀芯的内侧端部穿出阀座并伸入到阀体的内腔中,阀芯可在一使阀腔与阀体的内腔连通的打开位置和一使阀腔与阀体的内腔闭合的关闭位置之间运动,阀座内安装有一将阀芯向着阀体中部顶压的复位弹簧,阀座的外侧端部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出气口,两阀座上安装的阀芯相对设置; 顶推机构,其包括枢接在阀体上的丝杆、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部件、与丝杆通过螺纹配合且可沿阀体轴向滑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孝平,李昌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