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喷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121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回转流的周向上的均匀性的燃料喷射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燃料喷射阀具有:具有以随着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曲率逐渐增大的方式形成的内周壁的回转室(22a)、在阀轴方向上具有流入区域(20b)并将燃料导入回转室(22a)的回转用通路(21a)、向回转室(22a)开口的燃料喷射孔(23a),在回转用通路(21a)的底面部,在回转室(22a)的入口侧形成有将从阀轴方向朝向底面部(21ab)的燃料流动的一部分切换至回转用通路(21a)的上表面方向的凸起部(25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喷射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内燃机中使用的燃料喷射阀,涉及喷射回转燃料并提高微粒化性能的燃料喷射阀。
技术介绍
作为利用回转流动来促进从多个燃料喷射孔被喷射的燃料的微粒化的现有技术,公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燃料喷射阀。在该燃料喷射阀中,在与阀体协同工作的阀座的下游端在前端面开口的阀座部件、和与该阀座部件的前端面接合的注入板之间,形成有与所述阀座的下游端连通的横向通路、和该横向通路的下游端沿切线方向开口的涡流室,将燃料喷射孔贯穿设置在所述注入板上,将所述燃料喷射孔从所述涡流室的中心向所述横向通路的上游端侧偏移规定距离地配置,所述燃料喷射孔将在涡流室中被赋予涡流的燃料喷射出。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地促进从各个燃料喷射孔喷射出的燃料的微粒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燃料喷射阀设有:具有不动的阀座的阀座体、与该阀座体共同作用并且在轴向上沿阀长边方向轴线可动的阀闭锁体、和配置在阀座的下游的带孔圆板,该带孔圆板具有至少一个流入区域和至少一个流出开口,以横截面观察时,具有至少一个流入区域的上侧的功能平面具备与具有至少一个流出开口的下侧的功能平面不同的开口几何形状,在这种形式的结构中,阀座体用下端面局部地并且直接地覆盖带孔圆板的至少一个流入区域,至少两个流出开口被阀座体覆盖。通过这样的结构,在用于改善燃料的雾化的流动中实现S字偏流,形成具有高雾化品质的喷雾形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6562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0-508739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从燃料喷射孔喷射出在回转的燃料的周向上的涡流强度成为大致对称(周向上的均匀性高)的回转燃料,为了在燃料喷射孔的出口部使回转流动大致对称(周向上的均匀性高),需要仔细研究涡流室(回转室)的形状和包含横向通路(回转用通路)在内的流路形状。尤其是,燃料流路的总容积会影响喷射特性的精度(如果容积变大则精度变差),因此,需要尽量使流路的容积小,来提高回转室的周向上的流动的均匀性。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从阀轴方向流入的燃料分别经由沿直角方向延伸的横向通路到达回转室。在这样的流路结构中,燃料的流动方向在横向通路的入口部急剧变化,因此在流路截面内会诱发偏流。如果这样的偏流没有经过充分的整流地到达回转室,则会发生向燃料喷射孔侧的急剧的流入,有可能损害回转流的对称性(周向上的均匀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回转流在周向上的均匀性的燃料喷射阀。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燃料喷射阀具有:阀体,所述阀体可滑动地设置;喷嘴体,所述喷嘴体形成有在闭阀时供所述阀体着座的阀座面,并且在相对于燃料的流动的下游侧具有开口部;回转用通路,所述回转用通路设置在比喷嘴体的所述开口部靠下游侧的位置,并且与所述开口部连通;回转室,所述回转室形成在比回转用通路靠下游侧的位置,具有圆筒状的内侧面,并且在内部使燃料回转并对燃料赋予回转力;燃料喷射孔,所述燃料喷射孔在回转室的底部形成为圆筒状,并且向外部喷射燃料,在回转用通路的底面部,设置有使燃料的流动朝向该回转用通路的上表面方向的突起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燃料在燃料喷射孔部中回转流动的对称性变好,并且来自燃料喷射孔的喷雾的对称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用沿着阀轴心的截面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燃料喷射阀的整体结构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燃料喷射阀的喷嘴体附近的纵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燃料喷射阀中的位于喷嘴体的下端部的孔板的俯视图。图4是用于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燃料喷射阀中的设置在回转用通路的底面部的突起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5是图4的B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用于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燃料喷射阀的第二实施例的突起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7是图6的C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燃料喷射阀的第三实施例的喷嘴体附近的纵剖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孔板的回转用通路和回转室内的流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10是图9的D方向的剖视图。图11是图9的E方向的剖视图。图12是图9的F方向的剖视图。图13是图9的F方向的剖视图。图14是用于说明孔板的回转用通路和回转室内的流动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15是图14的G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用图1至图11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1用图1至图5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用沿着阀轴心的截面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燃料喷射阀1的整体结构的纵剖视图。在图1中,燃料喷射阀1的结构是,将喷嘴体2、阀体6收容在不锈钢制的薄壁管13中,并用配置在外侧的电磁线圈11使该阀体6进行往复运动(开闭动作)。以下,说明该结构的细节。具有:磁轭10,所述磁轭10是包围电磁线圈11的磁性体;芯体7,所述芯体7位于电磁线圈11的中心,并且一端与磁轭10磁接触;阀体6,所述阀体6以规定量上升;阀座面3,所述阀座面3与该阀体6接触;孔板20,所述孔板20具有允许经过阀体6和阀座面3的间隙而流动的燃料通过的燃料喷射室4,并在燃料喷射室4的下游具有多个燃料喷射孔23a、23b、23c、23d(参照图2至图4)。另外,在芯体7的中心,具有作为将阀体6推压于阀座面3的弹性部件的弹簧8。该弹簧8的弹力通过弹簧调节器9的向阀座面3方向的推入量而被调整。在没有向线圈11通电的状态下,阀体6与阀座面3紧密接触。在该状态下,燃料通路是关闭着的,因此,燃料积存在燃料喷射阀1内部,不进行从设置有多个的多个燃料喷射孔23a、23b、23c、23d的燃料喷射。而另一方面,当向线圈11通电时,阀体6由于电磁力而移动,直到与对面的芯体7的下端面接触而开阀。在该开阀状态下,由于在阀体6和阀座面3之间产生间隙,因此,燃料通路被打开,燃料从多个燃料喷射孔23a、23b、23c、23d被喷射。此外,在燃料喷射阀1中设有在入口部具有过滤器14的燃料通路12,该燃料通路12包含贯通芯体7的中央部的贯通孔部分,这是将由未图示的燃料泵加压的燃料通过燃料喷射阀1的内部向多个燃料喷射孔23a、23b、23c、23d引导的通路。另外,燃料喷射阀1的外侧部分由树脂模块15覆盖并电绝缘。如上所述,燃料喷射阀1的动作是,随着向线圈11通电(喷射脉冲),将阀体6的位置切换为开阀状态和闭阀状态,由此控制燃料的供给量。阀体被设计成在进行燃料供给量的控制时,尤其是在闭阀状态下不发生燃料泄漏。在这种燃料喷射阀中,将圆度高并且实施了镜面精加工的球(JIS标准产品的球轴承用钢球)用于阀体6,有利于密封性的提高。另一方面,球紧密接触的阀座面3的阀座角是从80°到100°,这种角度是研磨性良好并且能够使圆度为高精度的最适合的角度,能够将与上述球之间的密封性维持得极高。此外,具有阀座面3的喷嘴体2通过淬火而硬度提高,另外,通过脱磁处理去除了无用的磁性。通过这样的阀体6的结构,能够进行无燃料泄漏的喷射量控制。因此,构成为高性价比的阀体结构。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燃料喷射阀1中的喷嘴体2的附近的纵剖视图。如图2所示,孔板20的上表面20a与喷嘴体2的下表面2a接触,并用激光焊接将该接触部分的外周固定于喷嘴体2。此外,孔板20的截面表示图3的A方向截面。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下方向以图1为基准,在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料喷射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喷射阀,具有:阀体,所述阀体可滑动地设置;喷嘴体,所述喷嘴体形成有在闭阀时供所述阀体着座的阀座面,并且在相对于燃料的流动的下游侧具有开口部;回转用通路,所述回转用通路设置在比所述开口部靠下游侧的位置,并且与所述开口部连通;回转室,所述回转室形成在比所述回转用通路靠相对于燃料的流动的下游侧的位置,具有圆筒状的内侧面,并且在内部使燃料回转并对燃料赋予回转力;燃料喷射孔,所述燃料喷射孔在所述回转室的底部形成为圆筒状,并且向外部喷射燃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转用通路的底面部,设置有使燃料的流动朝向该回转用通路的上表面方向的突起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3.08 JP 2013-0460861.一种燃料喷射阀,具有:阀体,所述阀体可滑动地设置;喷嘴体,所述喷嘴体形成有在闭阀时供所述阀体着座的阀座面,并且在相对于燃料的流动的下游侧具有开口部;回转用通路,所述回转用通路设置在比所述开口部靠下游侧的位置,并且与所述开口部连通;回转室,所述回转室形成在比所述回转用通路靠相对于燃料的流动的下游侧的位置,具有圆筒状的内侧面,并且在内部使燃料回转并对燃料赋予回转力;燃料喷射孔,所述燃料喷射孔在所述回转室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良雄吉村一树前川典幸小林信章石井英二斋藤贵博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