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光致细胞脱附的二氧化钛/白蛋白/生物信号分子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涂层领域,具体涉及兼具促进细胞粘附和脱附二氧化钛基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体外细胞培养收获细胞时主要用胰酶处理,但胰酶处理会使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分离,不利于细胞的后续利用;近年来,OKANO等采用温敏聚合物利用其憎水亲水特性可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成功地通过温度变化实现了细胞从细胞培养器皿上分离而不破坏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连接[N.Matsuda,T.Shimizu,M.Yamato,T.Okano,TissueEngineeringBasedonCellSheetTechnology,AdvancedMaterials,2007,19,3089–3099]。但是,以温度作为外场仍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所需的低温过程在一定程度可损伤细胞的功能。由于TiO2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特有的光学响应性,使得其在生物医用方面的应用不断的扩展。洪逸等人[Y.Hongetal.Light-inducedcelldetachmentforcellsheettechnology[J] ...
【技术保护点】
具有可光致细胞脱附的二氧化钛/白蛋白/生物信号分子复合涂层,其特征是自下而上依次有基底(1)、二氧化钛纳米点层(2)以及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层(3),其中,二氧化钛纳米点层中二氧化钛纳米点的尺寸为20~300nm,密度为1.0×109~1×1011/cm2,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层(3)充满二氧化钛纳米点之间的间隙,并覆盖二氧化钛纳米点,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的质量比为1000:1~10:1,白蛋白与信号分子层的质量之和是复合涂层总质量的0.4‑50%。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可光致细胞脱附的二氧化钛/白蛋白/生物信号分子复合涂层,其特征是自下而上依次有基底(1)、二氧化钛纳米点层(2)以及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层(3),其中,二氧化钛纳米点层中二氧化钛纳米点的尺寸为20~300nm,密度为1.0×109~1×1011/cm2,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层(3)充满二氧化钛纳米点之间的间隙,并覆盖二氧化钛纳米点,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的质量比为1000:1~10:1,白蛋白与信号分子层的质量之和是复合涂层总质量的0.4-50%,所述的生物信号分子是RGD、RGDS或GYRGD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光致细胞脱附的二氧化钛/白蛋白/生物信号分子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为石英玻璃、硅玻璃、硅片、钽片、纯钛片或钛镍合金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光致细胞脱附的二氧化钛/白蛋白/生物信号分子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白蛋白与生物信号分子的质量比为500:1~100:1。4.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光致细胞脱附的二氧化钛/白蛋白/生物信号分子复合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钛源、络合剂和去离子水按摩尔比1:0.3:1的比例加入到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在室温下充分搅拌,配制成钛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逵,万红平,翁文剑,宋晨路,杜丕一,沈鸽,赵高凌,张溪文,徐刚,汪建勋,韩高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