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线模块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5928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传输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进出线模块底座,包括多个外接负载的第一导通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上下层叠固定连接的主壳体,以形成该底座的总框架,还通过在各主壳体的内腔设置一进线插接端、一出线插接端、一输入转接组件、以及一输出转接件,并将输入转接组件的一端外接输入电路,另一端连接进线插接端,将输出转接件的一端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通件,另一端连接出线插接端,这样,将输入转接件(如转接铜排)和一外接输入电路的外接件(如T形螺钉)均设置在底座内以形成一整体结构,并直接实现该底座与垂直母排之间的电力传输,还使得该底座的整体精巧美观,且大大地减少了安装量,也缩小了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出线模块底座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传输
,涉及一种进出线模块底座。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随着实际的各种安装和维护等的需要,电力传输的方式由当初最简单的不需采用进出线模块底座,而是由开关直接实现电力传输的方式逐渐发展成为采用进出线模块底座的方式,通常,这种采用进出线模块底座的传输方式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尤其是变电站交流系统、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控制柜、配电柜、配电箱等电力配电领域,它主要是将电力从主汇流母排或垂直母排上取电,先经过该进出线模块底座,再经过开关(开关不属于此底座的组成部分),然后又回到该底座传送给相对应的负载,具体电力传输方向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有关进出线底座的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1、进出线模块底座(如图2和图3所示),此种技术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最为接近,主要是将开关组件6分离出来,无需停电和拆卸带电母排就可将开关组件6更换以实现开关组件6的在线维护,还可实现在开关组件6货期长而配电柜项目交货期紧的情况下,提前进行配电柜其他部件的组装,等开关组件6到货再安装开关的预置化安装方式,这样以缩短生产周期。然而,这种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如图1所示,现有的开关底座7在将电力从汇流母排或垂直母排4传输到开关组件6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外围转接母排5或导线,这样,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安装量和安装难度;2)此底座无法检测各个插接件处的温升情况,也即,无法监控各插接件的工作状态及性能;3)此底座不具备防护功能,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触电危险。2、类似于维纳尔母线系统的开关底座技术,这种技术既没有将开关完全分离出来,也无法实现开关的在线维护,但可以实现开关的预置化安装,且这种底座只解决了开关的进线端电力传输,没有解决出线端的电力传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出线模块底座,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进出线模块底座需要增加转接母排或导线导致增加安装量和安装难度,以及不具备防护功能存在触电危险等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进出线模块底座,包括进线模块和设于所述进线模块的出线端的出线模块,所述出线模块包括多个外接负载的第一导通件;所述进线模块包括多个主壳体,各所述主壳体上下层叠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一导通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各所述主壳体上;各所述主壳体的内腔内设有一进线插接端、一出线插接端、一输入转接组件、以及一输出转接件,所述输入转接组件的一端外接输入电路,另一端连接所述进线插接端,所述输出转接件一端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通件,另一端连接所述出线插接端。进一步地,各所述输入转接组件包括一输入转接件和一外接所述输入电路的外接件,所述输入转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外接件,另一端连接所述进线插接端。进一步地,各所述主壳体的内腔分隔出一第一容纳腔和多个第二容纳腔,各所述第二容纳腔并排设置;所述进线插接端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外接件设于任一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进线转接套管,各所述进线转接套管的一端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另一端伸出该第二容纳腔,所述外接件活动设于任一所述进线转接套管内,且所述外接件的一端设于对应的所述进线转接套管的外侧,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所述输入转接件上。进一步地,各所述主壳体的内腔还分隔出一第三容纳腔和一第四容纳腔,各所述第三容纳腔并排设置;各所述出线插接端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三容纳腔内,各所述第一导通件的一端插设在对应的所述第四容纳腔内。进一步地,该进线模块还包括固定连接装置,该固定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间隔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二固定板,各所述主壳体通过多个第二固定件固定夹持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进线模块还包括第一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多块盖板,各所述盖板对应设于各所述主壳体的外侧以遮挡其内腔。进一步地,所述进线模块还包括第二防护装置,所述第二防护装置包括活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用以挡盖各所述进线插接端的第一防护板和用以挡盖各所述出线插接端的第二防护板。进一步地,各所述进线插接端和各所述出线插接端的连接线路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更进一步地,所述外接件为T形螺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进出线模块底座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多个上下层叠固定连接的主壳体以组成该底座的主体框架结构,并在各主壳体的内腔内设置一进线插接端、一出线插接端、一输入转接组件、以及一输出转接件(如转接铜排),其中,输入转接组件一端外接输入电路,另一端连接进线插接端,输出转接件一端连接对应的第一导通件(如出线铜排),另一端连接出线插接端,且因输入转接组件由一输入转接件(如转接铜排)和一外接输入电路的外接件(如T形螺钉)组成,这样,将输入转接件(如转接铜排)和一外接输入电路的外接件(如T形螺钉)均设置在底座内以形成一整体结构,并直接实现该底座与汇流排或垂直母排之间的电力传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设置外围转接的问题,这不仅使得该底座的整体结构精巧美观,且还大大地减少了安装量,也缩小了安装空间;(2)通过在各进线插接端和各出线插接端的连接线路上均设置温度传感器,并将检测到的各接触处的温升情况集中反馈到PCB板上,再上传到相关的智能控制器(不属于此底座的结构)上进行信息处理和显示,这样,可及时地判断各进线插接端和各出线插接端的接触是否良好,以及随时监控各插接件的运行情况,从而及时地消除安全隐患,保证该底座的安全性和整个电气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3)通过在该底座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一可移动的第一防护板和一可移动的第二防护板,使得在带电更换开关或检修将开关移走时,以分别挡盖各进线插接端和各出线插接端,进而防止人为地误接触到带电体,大大地降低现场操作人员的误触电危险。(4)通过在该底座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多块盖板,且将各盖板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各主壳体的外侧,以遮挡其内腔,这样,即可遮蔽该底座上的所有带电部分,防止了人为地接触到带电体,大大地降低现场操作人员的误触电危险。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进出线模块底座的电力传输方向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一种开关底座的前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开关底座的后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出线模块底座的电力传输方向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出线模块底座去掉各盖板以及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均处于关闭状态时与垂直母排相导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出线模块底座的主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出线模块底座的后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出线模块底座去掉各主盖板以及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均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主视图;图11是图9的左视图;图12是图9的俯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出线模块底座去掉一侧盖板、第一防护板处于闭合状态、第二防护板均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出线模块底座中去掉各盖体、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均处于闭合状态、以及去掉一主壳体的立体机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出线模块底座的顶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如下: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进出线模块底座

【技术保护点】
进出线模块底座,包括进线模块和设于所述进线模块的出线端的出线模块,所述出线模块包括多个外接负载的第一导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模块包括多个主壳体,各所述主壳体上下层叠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一导通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各所述主壳体上;各所述主壳体的内腔内设有一进线插接端、一出线插接端、一输入转接组件、以及一输出转接件,所述输入转接组件的一端外接输入电路,另一端连接进线插接端,所述输出转接件的一端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通件,另一端连接出线插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进出线模块底座,包括进线模块和设于所述进线模块的出线端的出线模块,所述出线模块包括多个外接负载的第一导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模块包括多个主壳体,各所述主壳体上下层叠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一导通件固定连接于对应的各所述主壳体上;各所述主壳体的内腔内设有一进线插接端、一出线插接端、一输入转接组件、以及一输出转接件,所述输入转接组件的一端外接输入电路,另一端连接所述进线插接端,所述输出转接件的一端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通件,另一端连接所述出线插接端,各所述输入转接组件包括一输入转接件和一外接所述输入电路的外接件,所述输入转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外接件,另一端连接所述进线插接端,各所述主壳体的内腔分隔出一第一容纳腔和多个第二容纳腔,各所述第二容纳腔并排设置;所述进线插接端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外接件设于任一所述第二容纳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线模块底座,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进线插接端和各所述出线插接端的连接线路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线模块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件为T形螺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线模块底座,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进线转接套管,各所述进线转接套管的一端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另一端伸出该第二容纳腔,所述外接件活动设于任一所述进线转接套管内,且所述外接件的一端设于对应的所述进线转接套管的外侧,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件连接于所述输入转接件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出线模块底座,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进线插接端和各所述出线插接端的连接线路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出线模块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件为T形螺钉。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线模块底座,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壳体的内腔还分隔出一第三容纳腔和一第四容纳腔,各所述第三容纳腔并排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刚罗德胜杨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