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台架进出线电缆套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5630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台架进出线电缆套管固定装置,包括套装环抱在进线电缆套管外周的进线侧抱箍,套装环抱在出线电缆套管外周的出线侧抱箍,进线侧抱箍上固定连接有进线侧套管,出线侧抱箍上与进线侧套管相对固定设有出线侧套管,进线侧套管和出线侧套管之间连接有套管间距调节装置;进线侧抱箍和出线侧抱箍配合进线侧套管、出线侧套管和套管间距调节装置,使进线电缆套管和出线电缆套管之间的距离固定,并通过套管间距调节装置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避免了传统利用角铁支架进行固定的方法,减少了变压器台架上零部件的安装数量,同时避免了线缆套管在固定过程中对线杆的依赖,使用方便、安装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安装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配电台架进出线电缆套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10kV柱以上变压器台架的广泛使用,各电力公司正在不断地优化变压器台架及相关安装部件的结构,如变压器进出线电缆套管的安装与固定。传统的安装部件,通过将固定安装在电线杆上的角铁支架来固定安装相应的进出线电缆套管,在上述安装结构中,主要存在以下缺点,角铁支架固定灵活度小,电杆是锥形柱状物,不同高度的直径是不一致,再加上受地形限制的影响,使得角铁支架固定进线电缆套管的支撑臂难以安装牢固,容易来回转动,且完全不能脱离电杆的固定束缚。角铁支架的存在,增加了电杆变压器台架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还给作业人员攀爬电杆带来不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整简单,安装牢固的配电台架进出线电缆套管固定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配电台架进出线电缆套管固定装置,设于配电台架的进线电缆套管和出线电缆套管之间,包括套装环抱在所述进线电缆套管外周的进线侧抱箍,套装环抱在所述出线电缆套管外周的出线侧抱箍,所述进线侧抱箍朝向所述出线电缆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线侧套管,所述出线侧抱箍上与所述进线侧套管相对固定设有出线侧套管,所述进线侧套管和所述出线侧套管之间连接有套管间距调节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线侧套管和所述出线侧套管分别设有内连接螺纹,所述进线侧套管和所述出线侧套管的螺纹同相设置,所述套管间距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进线侧套管和所述出线侧套管螺纹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
杆两端对应螺纹连接至所述进线侧套管和所述出线侧套管,所述调节螺杆上套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调节螺母,两所述调节螺母的螺纹反向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所述调节螺母上分别设有便于操作的手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配电台架进出线电缆套管固定装置,设于配电台架的进线电缆套管和出线电缆套管之间,包括套装环抱在所述进线电缆套管外周的进线侧抱箍,套装环抱在所述出线电缆套管外周的出线侧抱箍,所述进线侧抱箍朝向所述出线电缆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线侧套管,所述出线侧抱箍上与所述进线侧套管相对固定设有出线侧套管,所述进线侧套管和所述出线侧套管之间连接有套管间距调节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进线侧抱箍用来固定进线电缆套管,出线侧抱箍用来固定出线电缆套管,进线侧抱箍和出线侧抱箍配合进线侧套管、出线侧套管和套管间距调节装置,使进线电缆套管和出线电缆套管之间的距离固定,并通过套管间距调节装置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避免了传统利用角铁支架进行固定的方法,减少了变压器台架上零部件的安装数量,同时避免了线缆套管在固定过程中对线杆的依赖,使用方便、安装简单。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中:1-进线电缆套管;2-出线电缆套管;3-进线侧抱箍;4-出线侧抱箍;5-进线侧套管;6-出线侧套管;7-调节螺杆;8-调节螺母;9-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
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配电台架进出线电缆套管固定装置,设于配电台架的进线电缆套管1和出线电缆套管2之间,包括套装环抱在所述进线电缆套管1外周的进线侧抱箍3,套装环抱在所述出线电缆套管2外周的出线侧抱箍4,所述进线侧抱箍3或所述出线侧抱箍4分别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半环形卡箍,两个所述卡箍一端通过合页铰接连接,另一端相对设有锁紧螺孔,在安装好后,利用锁紧螺栓将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卡箍连接牢固,使所述进线侧抱箍3或所述出线侧抱箍4固定环抱在相应的电缆套管上即可。本实施例的所述进线侧抱箍3朝向所述出线电缆套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线侧套管5,所述出线侧抱箍4上与所述进线侧套管5相对固定设有出线侧套管6,所述进线侧套管5和所述出线侧套管6之间连接有套管间距调节装置。所述进线侧套管5和所述出线侧套管6分别设有内连接螺纹,所述进线侧套管5和所述出线侧套管6的螺纹同相设置,所述套管间距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进线侧套管5和所述出线侧套管6螺纹连接。通过调节所述套管间距调节装置,可以调整所述进线侧套管5和所述出线侧套管6之间的间距。所述套管间距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7,所述调节螺杆7两端对应螺纹连接至所述进线侧套管5和所述出线侧套管6,所述调节螺杆7上套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调节螺母8,两所述调节螺母8的螺纹反向设置。两所述调节螺母8上分别设有便于操作的手柄9。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套管间距调节装置的设置,在对所述进线电缆套管1和所述出线电缆套管2固定时,脱离了电杆的依赖,实现了通过所述进线电缆套管1和所述出线电缆套管2的相互依附进行固定。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变压器台架两侧的两个电线杆分别是锥形结构,再加上地形的高低不平,安装的高度会存在误差,在所述进线电缆套管1和所述出线电缆套管2之间的安装距离随之会出现2~3cm的安装偏差。使用本实施例后,可以通过调整所述调节螺母8来适应上述误差在安装过程中的影响。具体的调整过程为:首先将安装有所述手柄9的所述调节螺母8进行旋转,使两者紧密接触,从而形成两调节螺母8之间的顶紧紧固力,再继续通过所述
手柄9转动所述调节螺母8,即可在两各所述调节螺母8的带动下实现所述调节丝杠的转动,以达到调节两所述抱箍之间间距的目的,从而所述进线电缆套管1和所述出线电缆套管2从高到底的间距变化,操作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本实施例能够取代传统的角铁支架,脱离了电杆的束缚,使得配电变压器台架的整体安装效果达到了最简化和最优化,使施工人员攀爬电杆时少了一道道角铁支架形成的障碍,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本技术进线侧抱箍3用来固定进线电缆套管1,出线侧抱箍4用来固定出线电缆套管2,进线侧抱箍3和出线侧抱箍4配合进线侧套管5、出线侧套管6和套管间距调节装置,使进线电缆套管1和出线电缆套管2之间的距离固定,并通过套管间距调节装置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避免了传统利用角铁支架进行固定的方法,减少了变压器台架上零部件的安装数量,同时避免了线缆套管在固定过程中对线杆的依赖,使用方便、安装简单。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配电台架进出线电缆套管固定装置,设于配电台架的进线电缆套管和出线电缆套管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装环抱在所述进线电缆套管外周的进线侧抱箍,套装环抱在所述出线电缆套管外周的出线侧抱箍,所述进线侧抱箍朝向所述出线电缆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线侧套管,所述出线侧抱箍上与所述进线侧套管相对固定设有出线侧套管,所述进线侧套管和所述出线侧套管之间连接有套管间距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配电台架进出线电缆套管固定装置,设于配电台架的进线电缆套管和出线电缆套管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装环抱在所述进线电缆套管外周的进线侧抱箍,套装环抱在所述出线电缆套管外周的出线侧抱箍,所述进线侧抱箍朝向所述出线电缆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线侧套管,所述出线侧抱箍上与所述进线侧套管相对固定设有出线侧套管,所述进线侧套管和所述出线侧套管之间连接有套管间距调节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台架进出线电缆套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侧套管和所述出线侧套管分别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邦磊刘峰陈洪莲王军姚岚张洋窦茂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五莲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