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58333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草菇菌种撒入栽培料中栽培,所述栽培料采用纯金针菇菌渣为原料制备。采用纯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金针菇菌渣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提高了金针菇菌渣的附加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草菇是热带、亚热带著名的食用菌,草菇属于伞菌目,光柄菌科,草菇属,在我国南方分布广泛。草菇肉质细腻脆嫩、味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幼嫩草菇菌盖的蛋白质含量搞到15mg/g鲜重,氨基酸多达17种,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草菇还有药用价值,性寒,味甘,能消食祛热,草菇中丰富的维生素C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增进身体健康。草菇主要以稻草、麦草、废棉及棉壳等作为主要原料进行栽培,随着人工成本及原料成本的不断攀升,这些原料的价格都有大幅度的上升,从而提高了栽培草菇的成本。然而,工厂化金针菇生产的迅猛发展,致使金针菇菌渣的产量日益增多,目前,金针菇菌渣多用于燃料、肥料及饲料等方面,其附加值较低,浪费较为严重。草菇是一种喜高温高湿的好氧性真菌,其生长对温度非常敏感,一般料温低于28°C时草菇的生长受到影响,对水温也有要求,用水不当会导致幼菇死亡。基于草菇的生长环境,草菇栽培过程中容易发生鬼伞的污染,其与草菇竞争培养料中的养分和水分,从而影响草菇菌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致使草菇减产,目前草菇的栽培方法中培养料多经过两次发酵腐熟以预防鬼伞及其他病虫害,但多次发酵增加了培养料的制作工序,比较繁琐,鬼伞喜欢酸性环境,而草菇适宜于碱性环境生长,严格监控培养料的酸碱值具有积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纯金针菇菌渣为原料,通过接种放线菌发酵金针菇菌渣预防草菇病虫害,通过与玉米套种为草菇遮荫、供氧及保湿,通过实时监测栽培料的温度、水分含量及PH值并采用滴灌装置辅助调节栽培料的温度、水分含量及pH值并提供一个有利于草菇生长的环境的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将草菇菌种撒入栽培料中栽培,所述栽培料采用纯金针菇菌渣为原料制备。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的方法,包括栽培料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菌渣前处理,选取新鲜无霉变的金针菇菌渣,加碱液调节其pH为8-10,水分含量为55% -75% ;步骤二、建堆,将上述金针菇菌渣置于向阳、排水便利的场所处建堆,其中金针菇菌渣堆堆积的厚度为0.8-1.2m,所述金针菇菌渣堆沿其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每隔30-50cm处打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3-6cm ;步骤三、发酵,将上述金针菇菌渣堆置于露天环境下接种放线菌菌剂发酵,每平方米金针菇菌渣堆撒施0.2-0.4公斤,监测金针菇菌渣堆的温度,当其升至60°C时,待24h后进行翻堆,反复翻堆操作至金针菇菌渣堆呈红褐色或黑褐色,停止发酵,调节其PH为8-10,水分含量为60% -70%,得到栽培料。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的方法,还包括与玉米套种,所述与玉米套种是指待7月初玉米长至大喇叭口期时进行草菇播种,玉米的行间距为80-120cm,在每两行玉米间播种草菇。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的方法,所述草菇播种采用条播的方式,具体是指将所述栽培料置于菇棚内,在每两行玉米间堆至成30-50cm高的畦床,在所述畦床上每隔10-12cm设一条沟,播种时,控制栽培料温度为30-35°C时在沟内撒入草菇菌种,接种量每平方米0.8-1.2公斤,并用栽培料覆盖。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的方法,所述草菇播种之后进行养菌期管理,所述养菌期管理,菇棚避光,控制菇棚内温度为30-35?,空气相对湿度为75% -90%。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的方法,所述养菌期管理还包括畦床监测,在畦床上随机选取10-50个点,监测并实时调控栽培料的温度为30-35°C,pH为7.5-8.5及水分含量为75% -85%。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的方法,所述养菌期管理还包括搭建滴灌装置,所述滴灌装置为地面固定式,对于任意一个畦床中部设有一根毛管,所述毛管上设有多个喷水孔,对于任意一根毛管均与进液总管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利用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的方法,所述养菌期管理之后进行出菇管理及采收,所述出菇管理是指待播种6-10天出现报信菇时,喷洒出菇水,控制栽培料温度为28-32°C,菇棚温度为30-35°C,空气相对湿度为80% -90%,所述出菇水的温度偏离菇棚温度2°C以内;所述采收是指在待草菇的菇蕾直径为2-3cm时及时采摘,分批多次米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采用纯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金针菇菌渣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提高了金针菇菌渣的附加值;第二、添加放线菌菌剂对金针菇菌渣进行发酵处理,在金针菇菌渣中形成草菇的放线菌保护层,防治草菇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污染,同时改变以往采用两次发酵的方式,节省了栽培料的制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三、在玉米长至大喇叭口期时,将草菇与玉米套种,玉米茎叶既能给草菇起到遮荫的作用,还能充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供草菇生长,同时为草菇的栽培料保湿,为草菇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其次,草菇出完菇后其栽培料可为玉米生长提供养料;第四、采用条播的方式播种草菇,可以减少劳动量,对于大量栽培草菇具有较大的意义;第五、在菇棚内采用设备进行控温控湿,可以实现周年化栽培草菇,避免了只能夏季栽培草葫的缺陷;第六、在草菇生长过程中,对栽培料的温度、pH及水分含量进行实时监测,防止栽培料温度过低致使草菇死亡,PH过低导致鬼伞等杂菌的生长,水分不足导致草菇的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难以形成,而温度过高或水分含量过高导致草菇菌丝萎缩或死亡,PH过高不利于草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第七、采用滴灌装置,当栽培料的温度过高,水分含量过低时,可以通过滴灌降低温度,提高水分含量,当PH过低使栽培料偏酸性时,可以通过滴灌装置喷施碱液,提高栽培料的PH,使栽培料的温度、水分含量及pH适宜于草菇的生长,且滴灌装置使水的利用率达95% ;第八、出菇水的温度与菇棚的温度差过大,易导致幼菇大量死亡,严格控制出菇水的温度有利于草菇生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实施例1:,包括:栽培料的制备,采用纯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金针菇菌渣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高了金针菇菌渣的附加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菌渣前处理,选取新鲜无霉变的金针菇菌渣,加碱液调节其pH为8,水分含量为55%,为空气中的放线菌在后期发酵过程中活动提供有利环境;步骤二、建堆,将上述金针菇菌渣置于向阳、排水便利的场所处建堆,其中金针菇菌渣堆堆积的厚度为0.8m,所述金针菇菌渣堆沿其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每隔30cm处打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直径为3cm,打孔使金针菇菌渣上下通气,有利于发酵;步骤三、发酵,将上述金针菇菌渣堆置于露天环境下自然发酵,监测金针菇菌渣堆的温度,当其升至60°C时,待24h后进行翻堆,反复翻堆操作至金针菇菌渣堆呈红褐色或黑褐色,有白色菌丝,手感蓬松,有发酵香味,无霉败及氨臭味,停止发酵,调节其PH为8,水分含量为60 %,得到栽培料,金针菇菌渣经发酵后pH值降低,草菇喜欢碱性的环境,当pH过低时,不利于草菇菌丝体生长发育,且容易致使杂菌疯长;草菇播种,采用条播的方式,具体是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草菇菌种撒入栽培料中栽培,所述栽培料采用纯金针菇菌渣为原料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燕陈珠凉孙健黄志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如意食用菌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