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5569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5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限位装置,其本体上的固定部借助安装孔通过螺栓固定在模具上,受力部接触面上的缓冲件与活动部件发生接触并对该活动部件起到限位的作用。这一安全限位装置限位处的接触面较大,可满足冲击力的要求而且安全性较好;仅有固定部与模具接触,因此,加工平面较少,便于加工并且加工成本较低。活动部件与缓冲件为柔性接触,避免了刚性碰撞,从而可大大减少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限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冲压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安全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通常安装在大型压力机上进行生产,模具安全限位装置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安全限位装置设置不当或不能抵抗冲压过程中冲击力的冲击将会导致模具的损毁甚至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目前冲压模具中活动部件(压料芯、托料芯、斜楔滑块等)的限位主要有如下两种形式: 如图1所示,冲压模具中活动部件采用安全限位螺栓101进行安全限位,这一限位方式,整个活动部件仅使用安全限位螺栓101,安全性能较差,冲压过程中螺栓的螺纹处受力较大,容易造成螺栓断裂,且螺栓与活动部件之间为刚性冲击,噪音较大。 如图2所示,冲压模具中活动部件采用侧销102进行安全限位,这一限位方式,安全性能较好,但需要加工活动部件上的限位槽、侧销固定座平面以及侧销孔,导致加工成本较高,且侧销102和活动部件之间也为刚性冲击,噪音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冲击力要求、安全性能好、便于加工,使用过程中噪音低的安全限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限位装置包括:本体,其一侧为固定部,该固定部上开设有从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本体的安装孔,所述本体的另一侧为受力部,该受力部与模具中活动件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缓冲件。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与所述本体的长度比为2:3。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为沉头孔且数量为三个,该安装孔的沉孔开口侧与所述缓冲件相对,所述安装孔的中心连线呈等腰三角形。 优选地,靠近所述受力部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远离所述受力部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一个。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中沉孔的厚度与所述本体的厚度比为1:3。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外边缘与所述本体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mm,每两个所述安装孔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5_。 优选地,所述缓冲件为聚氨酯垫。 优选地,所述受力部的接触面沿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下沉10_,所述聚氨醋垫的厚度为1mm0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垫通过埋头螺栓固定在所述受力部的接触面上。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厚度为40mm?60mm。 本技术一种安全限位装置,其本体上的固定部借助安装孔通过螺栓固定在模具上,受力部接触面上的缓冲件与活动部件发生接触并对该活动部件起到限位的作用。这一安全限位装置限位处的接触面较大,可满足冲击力的要求而且安全性较好;仅有固定部与模具接触,因此,加工平面较少,便于加工并且加工成本较低。活动部件与缓冲件为柔性接触,避免了刚性碰撞,从而可大大减少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安全限位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现有安全限位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限位装置的轴测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限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B-B剖视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限位装置的仰视图;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限位装置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限位装置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图1中附图标记为:101安全限位螺栓。 图2中附图标记为:102侧销。 图3至图8中附图标记为本体、11固定部、12安装孔、13受力部、2聚氨酯垫、3埋头螺栓、4上模、5活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至图6所示,一种安全限位装置包括本体1,该本体I为长方形块,材质为45#钢,优选地,本体I的厚度为40mm?60mm之间,厚度小于40mm,则无法满足强度的要求,很难承受住冲击力;厚度大于60_,则会浪费材料,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该本体I的一侧(图3中的左侧)为固定部11,优选地,固定部11的长度与本体I的长度比为2:3,如此方可最大限度的满足固定部11与模具之间的连接强度。本体I的另一侧(图3中的右侧)为受力部13,该受力部13与模具中活动件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缓冲件。该固定部11上开设有从厚度方向贯穿本体I的安装孔12。如图3和图5所示,优选地,安装孔12为沉头孔且数量为三个,该安装孔的沉孔开口侧与缓冲件相对,安装孔12的中心连线呈等腰三角形。进一步优选地,靠近受力部13的安装孔12的数量为两个,远离受力部13的安装孔12的数量为一个。选用沉头孔,可将固定螺栓埋在沉头孔内,节约了空间。将三个安装孔12摆放成等腰三角形是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位置结构最稳固,靠近受力部13的安装孔12的数量为两个,远离受力部13的安装孔12的数量为一个,是因为受力部13要受到活动件的冲击载荷,因此,靠近受力部13的一侧受到的剪力最大,故而靠近受力部13的安装孔12的数量为两个。在本实施例中,沉头螺栓最小选择M16的螺栓,最大选择M20的螺栓即可满足安装需求。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如图5所示,优选地,安装孔12中沉孔的厚度与本体I的厚度比为1: 3,如此,可降低加工难度,节约加工成本。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优选地,安装孔12的外边缘(沉孔的外边缘)与本体I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0mm,每两个安装孔12的外边缘(沉孔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5mm。 一种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优选地,缓冲件为聚氨酯垫2,聚氨酯垫2选材容易,价格低廉且使用寿命较长,除此之外,缓冲件还可选用PVC橡胶垫、海绵垫等其他。为了不增加本体I的整体厚度,优选地,如图5所示,受力部13的接触面沿本体I的厚度方向下沉10mm,聚氨醋垫2的厚度为10mm,之所以选取10mm,是因为该高度既可满足需求且不会增加加工难度。如图5和图6所示,聚氨酯垫2通过埋头螺栓3固定在受力部13的接触面上,选用埋头螺栓3是因为该埋头螺栓3可埋进聚氨酯垫2中,限位时不会与活动件发生刚性碰撞。 该安全限位装置使用时,如图7和图8所示,安全限位装置被固定在上模4上,上模4在到底状态下,活动部件5与安全限位装置不接触,如图7所示。如图8所示,模具在工作过程中,上模4上行,活动部件5与安全限位装置上的聚氨酯垫2接触,达到控制活动部件5行程及防止活动部件5掉出模具,且活动部件5与安全限位装置上的聚氨酯垫2直接冲击接触,由于聚氨酯垫2为柔性的,冲击过程中可大大降低噪音。 该安全限位装置,其本体I上的固定部11借助安装孔12通过螺栓固定在模具上,受力部13接触面上的缓冲件与活动部件发生接触并对该活动部件起到限位的作用。这一安全限位装置限位处的接触面较大,可满足冲击力的要求而且安全性较好;仅有固定部11与模具接触,因此,加工平面较少,便于加工并且加工成本较低。活动部件与缓冲件为柔性接触,避免了刚性碰撞,从而可大大减少噪音。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指导思想轻易提出其它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都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其一侧为固定部,该固定部上开设有从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本体的安装孔,所述本体的另一侧为受力部,该受力部与模具中活动件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缓冲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其一侧为固定部,该固定部上开设有从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本体的安装孔,所述本体的另一侧为受力部,该受力部与模具中活动件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缓冲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与所述本体的长度比为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沉头孔且数量为三个,该安装孔的沉孔开口侧与所述缓冲件相对,所述安装孔的中心连线呈等腰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受力部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远离所述受力部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一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林凡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