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装载机用燃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5006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挖掘装载机用燃油箱,属于工程机械配件领域。包括弯板甲和弯板乙,弯板乙上设有回油法兰盖和吸油法兰盖,弯板甲和弯板乙之间设有阻尼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在挖掘装载机上,其能在燃油箱内油量相对较少的时候有效避免整机下坡吸空问题同时能使电气线束得到更好保护并使之与整机外观协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挖掘装载机用燃油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的部件,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挖掘装载机用燃油箱。
技术介绍
传统工程机械燃油箱的设计,存在以下缺陷,在燃油供油方面:当燃油箱里燃油相对较少的时候,整机上下坡时,由于燃油箱的倾斜,燃油向倾斜方向流动,容易造成吸空的问题,导致熄火;在结构上:如果传统燃油箱结构需要布置电气线束,受设计理念的影响只是在燃油箱外部加丝座、电线环进行固定,线束裸露,影响整机外观和安全性;外观上--传统燃油箱外观的造型一般由简单的长方体或圆柱体构成,与整机外观协调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油箱设计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当燃油箱内油量相对较少的时候能有效避免整机下坡吸空问题同时能使电气线束得到更好保护并与整机外观协调的燃油箱。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挖掘装载机用燃油箱,包括弯板甲和弯板乙,所述弯板乙上上设有回油法兰盖和吸油法兰盖,所述弯板甲和弯板乙之间设有阻尼板。 弯板甲和弯板乙之间设有贯穿弯板甲和弯板乙的矩形钢管。 阻尼板底部开有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弯板甲和弯板乙之间焊接的底部带孔的阻尼板,整机下坡时,延缓了燃油箱内燃油从燃油箱左腔到右腔的流动,有效避免了发动机从吸油法兰盖处吸空的问题; (2)电瓶箱中电瓶引出的电气线束通过矩形钢管穿过燃油箱,防止了线束外露,保护线束,避免了线束外露影响整机的外观和安全性; (3)燃油箱的弯板甲与弯板乙上表面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与整机外观协调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3是本技术的阻尼板的主视图; 图4是本技术的爆炸视图。 在图中,1、弯板甲;2、矩形钢管;3、阻尼板;4、弯板乙;5、法兰座;6、回油法兰盖;7、吸油法兰盖;8、电瓶箱;9、电瓶;10、电气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挖掘装载机用燃油箱,包括弯板甲I和弯板乙4,所述弯板乙4上设有回油法兰盖6和吸油法兰盖7,吸油法兰盖7和回油法兰盖6用螺栓固定在焊有法兰座5的弯板乙4上;弯板甲I和弯板乙4之间焊接有矩形钢管2和阻尼板3,矩形钢管2穿过弯板甲I和弯板乙4 ;如图3所示,阻尼板3底部开有缺口。 本技术安装到挖掘装载机上,当燃油箱油量相对较少时下坡,燃油会随着燃油箱的倾斜而倾斜流动,阻尼板3能充分延缓下坡过程中燃油的倾斜流动,保证吸油法兰盖7处的燃油供给。 如图4所示,电瓶箱8安装在本技术上,电瓶箱8固定在弯板甲I上,电瓶9固定在电瓶箱8内,从电瓶9中引出的电气线束10从电瓶箱8的开口出线,穿过矩形钢管2,矩形钢管2有效保护了电气线束10,避免了线束外露影响整机的外观和安全性;弯板甲I和弯板乙4焊接在一起,上表面与水平地面成一定角度,与整机的外观协调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挖掘装载机用燃油箱,包括弯板甲(1)和弯板乙(4),所述弯板乙(4)上设有回油法兰盖(6)和吸油法兰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甲(1)和弯板乙(4)之间设有阻尼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装载机用燃油箱,包括弯板甲(I)和弯板乙(4),所述弯板乙(4)上设有回油法兰盖(6)和吸油法兰盖(7),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板甲(I)和弯板乙(4)之间设有阻尼板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东刘崇解玉钦路志锋贾吉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