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震宇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856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04:46
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管体为四通管,所述四通管中四个管口分别为入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为方向平行一致结构,所述入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成垂直结构,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和所述第三排气口的管口处设置有自封闭单孔气阀,所述入气口上依次设置有调压阀、球形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精心设置的四通管路,适用于特殊地域安装,并使得更换传感器变得更加便捷,更具有气体加速快、安全性能高的有点,更为优秀的是能够自由选择传感器安装位置,大大增加了空间自由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检修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
技术介绍
SF6(六氟化硫)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及优异的灭弧性能。其耐电强度为同一压力下氮气的2.5倍,击穿电压是空气的2.5倍,灭弧能力是空气的100倍,是一种优于空气和油之间的新一代超高压绝缘介质材料。六氟化硫以其良好的绝缘性能和灭弧性能如断路器、高压变压器、气封闭组合电容器、高压传输线、互感器等。对于如今SF6气体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电网当中,而测量SF6气体微水含量、分解物以及SF6气体其它含量的测量被列为状态检修的重要依据。在CN202216717U中公开了一种新型的SF6气体状态监测气室,它涉及电力系统高压设备状态监测
它的气室本体左端设置有A 口,气室本体右端设置有C 口,气室本体上端设置有B 口,气室本体下端设置有D 口,A 口与断路器SF6充气口连接,B 口和C 口外壁均设置有外套螺纹,且B 口和C 口均与传感器连接,D 口为断路器备用的SF6气体充气口。它采用四通阀结构,不仅能满足SF6气体状态监测控制系统采集气体信息的需要,而且备用了一个SF6气体充气口,由于气室跟断路器是相通的,这样断路器用户不需要将SF6气体状态监测设备拆卸下来,只需要通过气室上备用的SF6气体充气口就可以对断路器补充SF6气体。然而在安装之后,在更换是很麻烦,不能随意更换传感器,在加气时不能随时观测到腔室内容量的变化,且添加速度慢,因此需要一种加气速度快,同时能快速更换检测仪器,又能随时观察到腔室内变化的SF6组合测气管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传统测试气体管路气体加速慢、安全性能低的缺点,且可以快速更换检测仪器,又能随时观察到腔室内变化的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其中,管体为四通管,所述四通管中四个管口分别为入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为方向平行一致结构,所述入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成垂直结构,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和所述第三排气口的管口处设置有自封闭单孔气阀,所述入气口上依次设置有调压阀、球形阀门。其中,所述四通管四个管口处分别设置有荧光涂层。其中,所述第一排气口内表面和外表面为波纹形,且内、外表面的波纹形相对称。其中,所述四通管四个管口处分别设置有加厚凸台作为加强筋。其中,所述入气口内设置有锥形丝网,所述锥形丝网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入气口内壁的内螺纹相连接。其中,所述入气口涂有防腐外涂层。本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精心设置的四通管路,适用于特殊地域安装,并使得更换传感器变得更加便捷,更具有气体加速快、安全性能高的有点,更为优秀的是能够自由选择传感器安装位置,大大增加了空间自由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旨在解决传统测试气体管路气体加速慢、安全性能低的缺点,且可以快速更换检测仪器,又能随时观察到腔室内变化的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了以下具体实施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管体采用四通管,所述四通管四个管口分别为入气口 1、第一排气口 2、第二排气口3和第三排气口 4,所述入气口 I与所述第一排气口 2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排气口 2与所述第二排气口 3成方向平行一致结构,所述第三排气口 4与所述第二排气口 3成垂直结构,通过此结构,能够自由选择传感器安装位置,大大增加了空间自由度,所述第一排气口 2、所述第二排气口 3和所述第三排气口 4的管口处设置有自封闭单孔气阀5,本技术所述的自封闭单孔气阀5为常见的自封闭气阀,在不用时其处于密闭状态,使用时将检测仪器接口压入即可,可以自主安装不同检测仪器,具有更大的自主性。为了增加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的安全性能,在所述入气口上依次设置有调压阀6和球形阀门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四通管四个管口处分别设置有荧光涂层。方便在夜间或者照明条件不足下使用。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口 2内表面和外表面为波纹形,且内、夕卜表面的波纹形相对称,通过此设计,可以使得工人根据实际情况,自主敲打或者施压改变所述第一排气口 2方向,便捷了安装,能够适应更大的不同环境。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四通管四个管口处分别设置有加厚凸台作为加强筋。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入气口内设置有锥形丝网8,所述锥形丝网8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入气口 I内壁的内螺纹相连接,增加了使用寿命,减少管口腐蚀,安全性能更尚O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入气口 I涂有防腐外涂层,增加了使用寿命,减少外界环境对于管口的腐蚀,安全性能更高。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其特征在于,管体为四通管,所述四通管中四个管口分别为入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为方向平行一致结构,所述入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成垂直结构,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和所述第三排气口的管口处设置有自封闭单孔气阀,所述入气口上依次设置有调压阀、球形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管四个管口处分别设置有荧光涂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口内表面和外表面为波纹形,且内、外表面的波纹形相对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管四个管口处分别设置有加厚凸台作为加强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口内设置有锥形丝网,所述锥形丝网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入气口内壁的内螺纹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口涂有防腐外涂层。【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管体为四通管,所述四通管中四个管口分别为入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为方向平行一致结构,所述入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成垂直结构,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和所述第三排气口的管口处设置有自封闭单孔气阀,所述入气口上依次设置有调压阀、球形阀门。本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精心设置的四通管路,适用于特殊地域安装,并使得更换传感器变得更加便捷,更具有气体加速快、安全性能高的有点,更为优秀的是能够自由选择传感器安装位置,大大增加了空间自由度。【IPC分类】G01N33-00【公开号】CN204287156【申请号】CN201420838608【专利技术人】王震宇 【申请人】王震宇【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测试气体管路,其特征在于,管体为四通管,所述四通管中四个管口分别为入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和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为方向平行一致结构,所述入气口与所述第一排气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成垂直结构,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和所述第三排气口的管口处设置有自封闭单孔气阀,所述入气口上依次设置有调压阀、球形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王震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