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洧专利>正文

一种无压缩筒管式抽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847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压缩筒管式抽油泵,该泵的内密封套上端内部滑动配合有内螺旋强启阀组;在内密封套和外密封套之间形成环形腔体下端设置有中间接头组件;在上接头下端的外密封套上设置有出液孔组件;在泵筒下接头下端连接有多功能固定阀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在较深泵挂、抽油泵沉没度过低时油管内液柱压力过大所出现的压缩损耗难题,采取了内螺旋强启阀组上部密封措施,为优化和提高抽油泵抽吸效率创造了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固定阀组兼有的洗井、采油、泄油“三合一”功能,为今后抽油泵设计生产的更新,简化油井作业流程,大幅度节约油田生产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_种无压缩筒管式抽油泵
本技术属于采油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无压缩筒管式抽油泵。
技术介绍
就我国油田生产现状而论,抽油机所使用的抽油泵多数为筒管式,而传统的筒管式抽油泵均无任何防护性能,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目前生产的需要,影响采油效率。近年来已经出现的各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抽油泵虽然使常规抽油泵的功能得到了提升,比如,CN201120068164公开的一种管式长效复合抽油泵中针对常规筒管式抽油泵泵筒上部完全敞开的无防护性弊端进行了一定完善,但是,依然不能解决油井井筒在后期所出现的其他问题。例如,储集层能量变弱后油井动液面过低形成油管和环空之间压力差过大抽油泵柱塞开启时段过长,吸入腔内压缩损耗过大严重削弱了抽油泵的吸入效果,有的甚至出现气锁。针对传统抽油泵的设计不足,也曾经出现了各种保护工具并且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保护工具的技术优势与抽油泵设计依然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压缩筒管式抽油泵,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油管内液柱压力过大时,解决柱塞进油阀开启滞后所出现的压缩损耗问题和洗井、采油、泄油程序繁复的问题,进一步为优化和提高抽油泵抽吸效率以及简化作业步骤,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压缩筒管式抽油泵,包括泵筒,设置于泵筒内部的柱塞,设置于柱塞上端的柱塞拉杆;所述泵筒上端设置有内密封套,内密封套上端内部滑动配合有内螺旋强启阀组;所述内螺旋强启阀组5的上端连接抽油杆,下端连接柱塞拉杆;所述内密封套的上端与内螺旋强启阀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油孔;所述内密封套外侧套设有外密封套,在内密封套和外密封套之间形成环形腔体,腔体的下端设置有中间接头组件;所述外密封套的上端内部设置有中间套,中间套和外密封套之间的腔体上端设置有上接头,在上接头下端的外密封套上设置有出液孔组件;所述泵筒下端设置有泵筒下接头;所述泵筒下接头下端连接有多功能固定阀组,所述多功能固定阀组通过固定阀接头与滤管及油井其他管件连接。 所述内螺旋强启阀组包括内螺旋强启阀和强启短节;所述强启短节上端通过接箍和锁紧螺母与抽油杆下端连接,所述内螺旋强启阀下端通过柱塞拉杆与柱塞连接;所述强启短节外缘上的条状卡块啮合于内螺旋强启阀内部。 所述内密封套顶端内部为锥面,可与内螺旋强启阀闭合密封。 所述内螺旋强启阀与柱塞拉杆之间为精密滑动配合关系。 所述多功能固定阀组包括压环,多功能固定阀组本体,过流套,泄油器空心螺丝,弹力抱爪,凡尔球和球座;所述压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多功能固定阀组本体内部上端的端口内,所述过流套滑配于压环下端,所述泄油器空心螺丝横向设置于过流套下端的开口槽中间,所述弹力抱爪设置于多功能固定阀组本体内部,通过弹力抱爪的抓抱力将凡尔球抱紧;所述球座设置于固定阀接头上端,在其中心开有内孔,所述内孔的中心线与凡尔球的中轴线对齐。 所述中间接头组件包括中间接头、顶丝和排垢环;所述中间接头设置于内密封套和外密封套形成的空腔底端,中间接头内部开有多个顶丝孔,多个顶丝啮合其中;所述排垢环设置在中间接头内侧顶端。 所述出液孔组件包括弹簧,外密封套上设置的出液孔和弹簧下端可上下移动的活塞环。 所述强启短节与内螺旋强启阀之间通过直线卡块和大导程内螺旋槽啮合连接;所述强启短节的外缘上对称分布有2个条状卡块;所述内螺旋强启阀内螺旋的导程大于条状卡块的轴向长度。 所述活塞环33中间设置有多个O型圈。 本技术的有益效益: 1.在油管内液柱压力过大时,解决柱塞进油阀开启滞后所出现的压缩损耗问题; 2.避免上部截压后出现柱塞上部气锁的问题; 3.简化复杂的洗井、采油、泄油程序,为油田节约成本; 4.解决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采油的生产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中间接头组件放大图和出液孔组件放大图; 图2为本技术内螺旋强启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内螺旋强启阀的剖面图; 图4为本技术内螺旋强启阀内螺旋部分的展开图; 图5为本技术内螺旋强启阀内螺旋部分展开图的C向视图; 图6为本技术多功能固定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筒,2-柱塞,3-柱塞拉杆,4-内密封套,5-内螺旋强启阀组,6_抽油杆,7_出油孔,8_外密封套,9_中间接头组件,10-中间套,11-上接头,12-出液孔组件,13-泵筒下接头,14-多功能固定阀组,15-固定阀接头,16_滤管,17-内螺旋强启阀,18-强启短节,19_接箍,20-锁紧螺母,21_压环,22-固定阀组本体,23-过流套,24_泄油器空心螺丝,25_弹力抱爪,26_凡尔球,27_球座,28_中间接头,29-顶丝,30-排垢环,31_弹簧,32-出液孔,33-活塞环,34-O型圈,35-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做出的改进,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由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中看到,一种无压缩筒管式抽油泵,包括泵筒I,设置于泵筒I内部的柱塞2,设置于柱塞2上端的柱塞拉杆3 ;所述泵筒I上端设置有内密封套4,内密封套4上端内部滑动配合有内螺旋强启阀组5 ;所述内螺旋强启阀组5的上端连接抽油杆6,下端连接柱塞拉杆3 ;所述内密封套4的上端与内螺旋强启阀组5之间设置有8个出油孔7 ;所述内密封套4外侧套设有外密封套8,在内密封套7和外密封套8之间形成环形腔体,腔体的下端设置有中间接头组件9 ;所述外密封套8的上端内部设置有中间套10,中间套10和外密封套8之间的腔体上端设置有上接头11,在上接头11下端的外密封套8上设置有出液孔组件12 ;所述泵筒I下端设置有泵筒下接头13 ;所述泵筒下接头13下端连接有多功能固定阀组14,所述多功能固定阀组14通过固定阀接头15与滤管16及油井其他管件连接。 所述内螺旋强启阀组包括内螺旋强启阀17和强启短节18 ;所述强启短节18上端通过接箍19和锁紧螺母20与抽油杆6下端连接,所述内螺旋强启阀17下端通过柱塞拉杆3与柱塞2连接;所述强启短节18外缘上的条状卡块啮合于内螺旋强启阀17内部。 所述内密封套8顶端内部为锥面,可与内螺旋强启阀17闭合密封。 所述内螺旋强启阀17与柱塞拉杆3之间为精密滑动配合关系。 所述多功能固定阀组包括压环21,多功能固定阀组本体22,过流套23,泄油器空心螺丝24,弹力抱爪25,凡尔球26和球座27 ;所述压环21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多功能固定阀组本体22内部上端的端口内,所述过流套23滑配于压环21下端,所述泄油器空心螺丝24横向设置于过流套23下端的开口槽中间,所述弹力抱爪25设置于多功能固定阀组本体22内部,通过弹力抱爪25的抓抱力将凡尔球26抱紧;所述球座27设置于固定阀接头15上端,在其中心开有内孔,所述内孔的中心线与凡尔球26的中轴线对齐。 所述中间接头组件9包括中间接头28、顶丝29和排垢环30 ;所述中间接头28设置于内密封套4和外密封套8形成的空腔底端,中间接头内部开有3个顶丝孔,3个顶丝29嗤合其中;所述排垢环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压缩筒管式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筒(1),设置于泵筒(1)内部的柱塞(2),设置于柱塞(2)上端的柱塞拉杆(3);所述泵筒(1)上端设置有内密封套(4),内密封套(4)上端内部滑动配合有内螺旋强启阀组(5);所述内螺旋强启阀组(5)的上端连接抽油杆(6),下端连接柱塞拉杆(3);所述内密封套(4)的上端与内螺旋强启阀组(5)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油孔(7);所述内密封套(4)外侧套设有外密封套(8),在内密封套(7)和外密封套(8)之间形成环形腔体,腔体的下端设置有中间接头组件(9);所述外密封套(8)的上端内部设置有中间套(10),中间套(10)和外密封套(8)之间的腔体上端设置有上接头(11),在上接头(11)下端的外密封套(8)上设置有出液孔组件(12);所述泵筒(1)下端设置有泵筒下接头(13);所述泵筒下接头(13)下端连接有多功能固定阀组(14),所述多功能固定阀组(14)通过固定阀接头(15)与滤管(16)及油井其他管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压缩筒管式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筒(1),设置于泵筒(I)内部的柱塞(2),设置于柱塞(2)上端的柱塞拉杆(3);所述泵筒(I)上端设置有内密封套(4),内密封套(4)上端内部滑动配合有内螺旋强启阀组(5);所述内螺旋强启阀组(5)的上端连接抽油杆(6),下端连接柱塞拉杆(3);所述内密封套(4)的上端与内螺旋强启阀组(5)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油孔(7);所述内密封套(4)外侧套设有外密封套(8),在内密封套(7)和外密封套(8)之间形成环形腔体,腔体的下端设置有中间接头组件(9);所述外密封套(8)的上端内部设置有中间套(10),中间套(10)和外密封套(8)之间的腔体上端设置有上接头(11),在上接头(11)下端的外密封套(8)上设置有出液孔组件(12);所述泵筒(I)下端设置有泵筒下接头(13);所述泵筒下接头(13)下端连接有多功能固定阀组(14),所述多功能固定阀组(14)通过固定阀接头(15)与滤管(16)及油井其他管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缩筒管式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旋强启阀组包括内螺旋强启阀(17)和强启短节(18);所述强启短节(18)上端通过接箍(19)和锁紧螺母(20)与抽油杆(6)下端连接,所述内螺旋强启阀(17)下端通过柱塞拉杆(3)与柱塞(2)连接;所述强启短节(18)外缘上的条状卡块啮合于内螺旋强启阀(17)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缩筒管式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套(8)顶端内部为锥面,可与内螺旋强启阀(17)闭合密封。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压缩筒管式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旋强启阀(17)与柱塞拉杆(3)之间为精密滑动配合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勇
申请(专利权)人:俞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