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3518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供LED背光模组使用,其由二向色滤光片1、荧光层2和导光板3组成,荧光层2位于二向色滤光片1与导光板3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的制备方法。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宽色域,同时避免量子点发光被自身吸收导致亮度降低和发射光谱红移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所制备的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还具备导光和调制白光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量子点显示器件,尤其涉及一种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其用于LED液晶显示装置,属于显示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实现液晶显示器中的白色背光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蓝光LED激发荧光粉发出黄光,蓝光和黄光混合产生白光;另一种是采用红、绿、蓝三色LED,使红、绿、蓝三色光混合产生白光。但是,以上两种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第一种方法由于突光粉的发射光谱很宽导致显示器的色域较窄,而第二种方法虽然能够实现较宽的色域,但成本较高。为了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宽的色域,近年来,人们尝试将一种新型的纳米半导体发光材料——量子点——应用于白色背光。这种方法是利用蓝光LED激发红色和绿色荧光量子点发出红光和绿光,使红、绿、蓝三色光混合产生白光,利用量子点发射光谱窄的特点实现宽色域。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量子点的激发光谱很宽,量子点发出的红光和绿光会被自身吸收,导致亮度降低和发射光谱红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量子点显示器件,其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宽色域,同时避免量子点发光被自身吸收而导致亮度降低和发射光谱红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供LED背光模组使用,由二向色滤光片、荧光层和导光板组成,荧光层位于二向色滤光片与导光板之间。优选地,所述二向色滤光片为干涉型滤光片,其基底为光学玻璃,表面有若干层镀层。进一步,所述二向色滤光片对340nm-480nm的光的透过率是20 % -50 %,对481nm-800nm的光的透率大于等于90%。优选地,所述荧光层中包含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进一步,所述荧光层为一种光学涂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份:红色荧光量子点材料0.01?3份,绿色荧光量子点材料I?40份,溶剂O?90份,光扩散剂O?20份,成膜材料5?60份,成膜助剂O?10份,其中,红色荧光量子点材料与绿色荧光量子点材料的重量比率为(1:100)?(1:10)。优选地,所述导光板为侧入式或直下式,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用于蓝光LED背光模组中,安装在反光片与功能膜之间。一种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所述光学涂层组合物均匀涂布在导光板一侧的表面上并固化成为荧光层;2)通过胶粘剂将所述二向色滤光片固定于荧光层表面。优选地,采用刮涂、喷涂或流涂的方法将所述光学涂层组合物涂布于导光板表面上,在25?130°C下加热5?40分钟固化为荧光层,荧光层厚度为10?70 μ m。优选地,所述的胶粘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环氧树脂类、有机硅类、聚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类、乙烯一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聚碳酸酯等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二向色滤光片对340nm-480nm的光的透过率为20% -50%,对481nm-800nm的光的透率大于等于90%,在25?130°C下加热5?40分钟将二向色滤光片固定于突光层表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宽色域,同时避免量子点发光被自身吸收导致亮度降低和发射光谱红移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所制备的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还具备导光和调制白光的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以下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其中,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二向色滤光片的全光线透过率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所示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由二向色滤光片1、荧光层2和导光板3组成,荧光层2位于二向色滤光片I与导光板3之间。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所述二向色滤光片I为干涉型滤光片,其基底为光学玻璃,表面有若干层镀层。所述二向色滤光片I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来分离混合光中的单色光,入射光在镀层内会发生多次折射形成等倾的相干透射光。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向色滤光片I对340nm-480nm的光的透过率是20% -50%,对481nm-800nm的光的透率大于等于90%。根据布拉格定律,当相邻透射光之间的光程差为光波长的整数倍时,透过率为100%,即入射光全部通过镀层;当相邻透射光之间的光程差为光半波长的奇数倍时,透过率为0,入射光全部被镀层反射;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入射光一部分通过镀层,其余部分被反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其中,340nm-480nm的光透过率是20% -50%, 481nm-800nm的光透过率大于等于90%。蓝光LED发出的蓝光在经过导光板后,再经过荧光层时激发红色荧光量子点和绿色荧光量子点发出红光和绿光,由蓝光、红光和绿光组成的混合光再经过二向色滤光片,因为所述二向色滤光片的特征是481nm-800nm的光透过率大于等于90 而红光和绿光光谱在这一范围内,所以红光和绿光几乎全部通过二向色滤光片,所述二向色滤光片的另一特征是340nm-480nm的光透过率是20% -50%,而蓝光光谱在这一范围内,所以有50% — 80%的蓝光被反射回荧光层,这些蓝光会再次激发红色荧光量子点和绿色荧光量子点发出红光和绿光。蓝光在二向色滤光片和荧光层之间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使得量子点被激发的次数增加,红光和绿光强度增强,从而达到提高亮度的目的,因为只有蓝光被二向色滤光片反射回荧光层,所以不会有量子点被红光和绿光激发而导致亮度降低和光谱红移的情况发生。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改进,荧光层2中包含红色量子点4和绿色量子点5。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荧光层2为一种光学涂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份:红色荧光量子点材料0.01?3份,绿色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0/CN104536078.html" title="一种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及其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及其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供LED背光模组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向色滤光片增强荧光导光板由二向色滤光片、荧光层和导光板组成,荧光层位于二向色滤光片与导光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财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普加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