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IHI专利>正文

涡轮压缩机和涡轮冷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479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02:53
一种涡轮压缩机(5),具有:压缩级(11、12),具备旋转的叶轮(13、14);框体(20),具备容纳润滑油并容纳将旋转力传递至叶轮(13、14)的大径齿轮(29)的齿轮单元容纳空间(S4)和气氛气压比齿轮单元容纳空间(S4)更低的IGV容纳空间(S6)以及使IGV容纳空间(S6)与第1压缩级(11)的吸气侧连通的间隙(G);均压管(40),使气体从齿轮单元容纳空间(S4)朝向IGV容纳空间(S6)流通;以及第2油分离装置(50),在IGV容纳空间(S6)中将气体所含有的润滑油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压缩机和涡轮冷冻机。本申请基于2012年8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2-187742号而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适用于涡轮冷冻机等的涡轮压缩机,已知具备如下部件的涡轮压缩机:外壳,容纳润滑油;作为齿轮部件的大径齿轮,容纳于该外壳内,通过旋转而供给润滑油;以及除雾器(demister),在外壳内配置于大径齿轮的上方,设有与外壳的外部连通的吸气口,捕捉由于大径齿轮的旋转而蹭上来的润滑油并使该润滑油返回至外壳的下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这样的涡轮压缩机中,除雾器的吸气口经由均压管而连接至压力比外壳的内部更低的空间,抑制外壳内部的压力的上升。另外,在外壳内,由于通过齿轮部件的旋转而蹭上来的润滑油而产生油烟。因此,除雾器,在从吸气口吸入外壳内的空气时,捕捉混入空气中的润滑油并使该润滑油返回至外壳的下方,由此,防止润滑油排出至外壳的外部。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69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涡轮压缩机中,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到达除雾器的润滑油量多,未能由除雾器完全地捕捉润滑油,润滑油排出至外壳的外部。如果润滑油排出至外壳的外部,则产生油逐渐地消失的现象(油升),并且,例如积存于连接至涡轮压缩机的凝结器或蒸发器等,导致这些热交换器的性能的下降。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地抑制润滑油的排出的涡轮压缩机和涡轮冷冻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是具有如下部件的涡轮压缩机:压缩级,其具备旋转的叶轮;框体,其具备容纳润滑油并容纳将旋转力传递至所述叶轮的齿轮部件的第I空间、和气氛气压比所述第I空间更低的第2空间以及使该第2空间与所述压缩级的吸气侧连通的间隙;均压管,其使气体从所述第I空间朝向所述第2空间流通;以及油分离装置,其在所述第2空间中将所述气体所含有的所述润滑油分离。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中,在第2空间中设置油分离装置,由此,在从容纳润滑油的第I空间经由均压管而流入的气体从框体的间隙漏出至压缩级的吸气侧之前,能够将该气体所含有的润滑油分离。因此,未将润滑油排出至框体的外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中,所述油分离装置具有:罩部件,包围所述间隙而设置,形成有所述气体的吸入口 ;和除雾器,捕捉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所述气体所含有的所述润滑油。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中,由罩部件包围框体的间隙,经由均压管而流入的气体不直接从间隙漏出,在罩部件的吸入口设有除雾器,能够在通过除雾器而除掉润滑油之后使气体从间隙漏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在第二方式中,所述第2空间具有环状,所述吸入口在所述第2空间中相对于所述均压管的连通开口而配置于隔着所述环形状的中心的相反侧。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中,罩部件的吸入口相对于均压管的连通开口而位于相反侦牝因而能够延长经由均压管而流入的气体到达吸入口为止的流通路径。这样,使第2空间中的气体的流通路径尽量绕远,由此,即使在该流通过程中,也能够除掉气体所含有的润滑油。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在第二或第三方式中,所述吸入口在所述第2空间中相对于所述均压管的连通开口而反向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中,相对于均压管的连通开口,罩部件的吸入口成为反向,因而在经由均压管而流入的气体到达吸入口时,流动方向急剧地弯曲而成为反方向。这样,使流入第2空间的气体的流动方向急剧地弯曲,由此,即使在到达吸入口时,也能够除掉气体所含有的润滑油。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在第二至第四的任一个方式中,所述吸入口在所述第2空间中朝向下方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中,能够使由除雾器捕捉的润滑油由于自重而从朝向下方的吸入口滴下至罩部件的外部。因此,能够防止所捕捉的润滑油积存于罩部件中。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在第一至第五的任一个方式中,具有回油装置,该回油装置将在所述第2空间中分离的所述润滑油送回至所述第I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中,将在第2空间中从气体分离的润滑油送回至第I空间,由此,能够防止第I空间中的润滑油的液面下降。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在第六方式中,所述回油装置具有喷射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中,能够由喷射器将在第2空间中从气体分离的润滑油送回至第I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式,是具有如下部件的涡轮冷冻机:凝结器,其使被压缩的制冷剂液化;蒸发器,其使通过所述凝结器而液化的所述制冷剂蒸发而对冷却对象物进行冷却;以及涡轮压缩机,其将通过所述蒸发器而蒸发的所述制冷剂压缩而供给至所述凝结器,作为所述涡轮压缩机,具有第一至第七的任一个方式所记载的涡轮压缩机。专利技术的效果 依据本专利技术,得到能够有效地抑制润滑油的排出的涡轮压缩机和涡轮冷冻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涡轮冷冻机的系统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涡轮压缩机的截面图。图3A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第2油分离装置的构成的正面侧的立体图。图3B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第2油分离装置的构成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涡轮冷冻机I的系统图。本实施方式的涡轮冷冻机I例如以氟利昂作为制冷剂,以空调用的冷水作为冷却对象物。如图1所示,涡轮冷冻机I具备凝结器2、节约器3、蒸发器4以及涡轮压缩机5。凝结器2经由流路Rl而与涡轮压缩机5的气体吐出管5a连接。在凝结器2中,由涡轮压缩机5压缩的制冷剂(压缩制冷剂气体XI)通过流路Rl而供给。凝结器2使该压缩制冷剂气体Xl液化。凝结器2具备冷却水流通的传热管2a,通过压缩制冷剂气体Xl与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而对压缩制冷剂气体Xl进行冷却。压缩制冷剂气体Xl通过与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而被冷却且液化,成为制冷剂液X2而积存于凝结器2的底部。凝结器2的底部经由流路R2而与节约器3连接。在流路R2,设有对制冷剂液X2进行减压的膨胀阀6。在节约器3中,由膨胀阀6减压的制冷剂液X2通过流路R2而供给。节约器3暂时地存积经减压的制冷剂液X2,将制冷剂分离成液相和气相。节约器3的顶部经由流路R3而与涡轮压缩机5的节约器连结管5b连接。在涡轮压缩机5中,由节约器3分离的制冷剂的气相成分X3不经过蒸发器4和第I压缩级11,而是通过流路R3而供给至第2压缩级12,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节约器3的底部经由流路R4而与蒸发器4连接。在流路R4,设有使制冷剂液X2进一步减压的膨胀阀7。在蒸发器4中,由膨胀阀7进一步减压的制冷剂液X2通过流路R4而供给。蒸发器4使制冷剂液X2蒸发而通过其气化热来对冷水进行冷却。蒸发器4具备冷水流通的传热管4a,通过制冷剂液X2与冷水之间的热交换而对冷水进行冷却并使制冷剂液X2蒸发。制冷剂液X2通过与冷水之间的热交换来吸收热而蒸发,成为制冷剂气体X4。蒸发器4的顶部经由流路R5而与涡轮压缩机5的气体吸入管5c连接。在涡轮压缩机5中,在蒸发器4中蒸发的制冷剂气体X4通过流路R5而供给。涡轮压缩机5将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X4压缩,作为压缩制冷剂气体Xl而供给至凝结器2。涡轮压缩机5是具备对制冷剂气体X4进行压缩的第I压缩级11和对一级压缩后的制冷剂进一步进行压缩的第2压缩级12的2级压缩机。在第I压缩级11设有叶轮13,在第2压缩级12设有叶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压缩机,具有:压缩级,其具备旋转的叶轮;框体,其具备容纳润滑油并容纳将旋转力传递至所述叶轮的齿轮部件的第1空间、气氛气压比所述第1空间更低的第2空间以及使所述第2空间与所述压缩级的吸气侧连通的间隙;均压管,其使气体从所述第1空间朝向所述第2空间流通;以及油分离装置,其在所述第2空间中将所述气体所含有的所述润滑油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田兼太郎吉永诚一郎栗原和昭佐久间信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HI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