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车是一种在汽车底盘上加装沥青罐体和沥青保温加热及泵送装置的专用车辆,罐体内的燃气管上部附设一组换热器,借助热沥青或燃气管加热换热器内的导热油,并以导热油为介质,循环加热沥青泵和三通阀。罐体内还设有循环管,实现沥青内循环,使沥青加热均匀,升温快。该车加装逆变器,将车用24V直流电变成220V交流,为燃烧器提供电源,可在无外部电源条件下工作。(*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态沥青保温运输的车辆,特别适用于道路工程施工中沥青库至沥青拌和站之间液态沥青的运输以及炼油厂或港口码头至沥青库之间液态沥青的转运。目前道路施工中常用的液态沥青运输车,一种是非常简易的保温罐车,无加热装置及泵吸装置,故沥青运达目的地后,温降过多,靠自流放出速度较慢,常有阻滞现象;另一种运输车,设施虽然较全,备有加热装置和沥青泵,但加热装置采用的是数十千瓦的交流电,现场不易保证。加装非保温的沥青泵,常常由于沥青变冷后的粘滞作用,使沥青泵启动前要加热烧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用外部电源加热沥青且用导热油保温沥青泵的新型液态沥青运输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它由罐体、柴油燃烧器、烧管、燃气管、三通阀、沥青泵及驱动沥青泵的液压马达所组成,其中罐体四周有岩棉,燃气管为U型,位于罐体内,其端部与罐体外的柴油燃烧器连接,烧管为碳化硅材质,装在U型燃气管的端部与柴油燃烧器的连接处,三通阀位于罐体底部,其三个端口一端由罐体底部通向罐体内,一端接沥青泵,另一端接软管。其特征还在于在罐体的内部还安装有沥青循环管,其一端位于罐体内,另一端接在罐体底部的另一个三通阀上,这个三通阀的另外两个端口,一端接沥青泵,一端接另一软管。其特征还在于在罐体内的燃气管的上面,设有一组换热器,为一组蛇形管,内有导热油,而沥青泵及两个三通阀的壳体为双层结构,且设有一个将导热油由换热器泵至沥青泵及两个三通阀的外壳隔层内以形成导热油循环的热油泵,及一个驱动油泵的液压马达。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它有一个将车用电瓶24V直流电变成220V交流电供柴油燃烧器使用的逆变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如下。沥青的加热与保温沥青罐体四周用5cm厚的岩棉保温,其温降设计<1℃/h;沥青加热用柴油燃烧器,燃气通过U型燃气管对沥青加热,燃烧器由150W,220V交流电源驱动,该交流电可由底盘车备有的24V直流电源经过逆变器得到。沥青的输送与沥青泵的保温用沥青泵输送沥青,可以将沥青强制从罐体内排出,沥青泵由液压马达驱动,液压马达由底盘车动力输出轴驱动的液压泵带动;沥青泵的壳体为双层结构,其间通以导热油加热泵体,导热油通过装在罐体内的换热器进行加热。所谓换热器,是一组蛇形钢管,装于沥青罐内的燃气管上面,可以通过热沥青对导热油加热,也可通过燃气管加热。导热油的循环由热油泵来泵送,热油泵由另一个液压马达驱动,该液压马达的动力仍来自动力输出轴带动的液压泵。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沥青加热保温均不用外部电源,可以在无外部电源条件下独立完成沥青的加热保温及泵送工作;由于沥青泵及三通阀采用导热油保温,其导热油加热不需另加热源,当燃烧器不工作时靠热沥青加热,当燃烧器工作时,靠热沥青与燃气管外壁同时加热;罐体内设置有循环管,可形成沥青内循环,使沥青加热温度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是在汽车底盘上加装沥青罐体和沥青保温加热及泵送装置的新型液态沥青运输车,它由罐体(7)、柴油燃烧器(15)、烧管(14)、燃气管(12)、三通阀(11)、沥青泵(10)及驱动沥青泵(10)的液压马达等组成。其中罐体(7)四周有5cm厚的岩棉。燃气管(12)为U型,位于罐达(7)内,其端部与罐体(7)外的柴油燃烧器(15)连接。烧管(14)为碳化硅材质,装在U型燃气管(12)的端部与柴油燃烧器(15)的连接处,它的作用是可以降低U形燃气管口部的温度,以改善沥青加热质量和提高设备耐用度。三通阀(11)位于罐体(7)底部,其三个端口一端由罐体(7)底部通向罐体(7)内,一端接沥青泵(10),另一端接软管。在罐体(7)的内部还安装有沥青循环管(8),其一端位于罐体(7)内,另一端接在罐体(7)底部的另一个三通阀(9)上,三通阀(9)的另外两个端口,一端接沥青泵(10),一端接另一软管。在罐体(7)内的燃气管(12)的上面还附设有一组换热器(13),为一组蛇形管,内有导热油,导热油由周围的热沥青或U形燃气管加热,通过一个热油泵(图未示)泵至沥青泵(10)和三通阀(9)、(11)的外壳隔层内,循环加热它们的壳体,使它们启动时减少粘滞阻力矩。柴油燃烧器(15)装在燃气管(12)的端部,一般情况下可不使用,只是当沥青温度过低,泵送有困难时启用。柴油燃烧器(15)的动力由逆变器(16)提供150W,220V交流电源。柴油燃烧器(15)的气体通过U形燃气管(12)加热沥青,最后由烟囱(3)排出至大气。热沥青在集散地(如沥青库)一般通过原地的沥青泵由入孔(5)加入罐体(7)内,加入的数量由液位计(6)显示,满位超载时由液位传感器(4)发出电信号使满位报警器(1)发出声、光,可停止装载。通常24小时内热沥青运达目的地可以不再加热。沥青由罐体内放出有两种方法低于罐体的沥青池,用自流方法排出,可旋转三通阀(11),使A、D孔相通,沥青通过与孔D相接的软管排入池内;高于罐体的沥青池,使用沥青泵(10)泵出,可旋转三通阀(11)使A、O相通,旋转三通阀(9)使P、C相通,开动沥青泵,沥青既可由A、O孔吸入,从P、C孔泵出,并通过与C孔连接的软管泵至沥青池内。当沥青排出管内有沥青积存时,可通过沥青泵短时间的反转,将沥青吸入罐体内。三通阀(9)还有一个作用,即旋转至P、B相通时,沥青泵可将A孔吸入的沥青通过B孔和循环管(8)泵入罐体内的另一端,形成所谓沥青内循环,它的作用是在U形燃气管(12)加热沥青过程中,保持沥青整体温度均匀,且升温迅速,沥青的温度由温度计(2)显示。权利要求1.一种在汽车底盘上加装沥青罐体和沥青保温加热及泵送装置的新型液态沥青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它由罐体(7)、柴油燃烧器(15)、烧管(14)、燃气管(12)、三通阀(11)、沥青泵(10)及驱动沥青泵(10)的液压马达所组成,其中罐体(7)四周有岩棉,燃气管(12)为U型,位于罐体(7)内,其端部与罐体(7)外的柴油燃烧器(15)连接,烧管(14)为碳化硅材质,装在U型燃气管(12)的端部与柴油燃烧器(15)的连接处,三通阀(11)位于罐体(7)底部,其三个端口一端由罐体(7)底部通向罐体(7)内,一端接沥青泵(10),另一端接软管,在罐体(7)的内部还安装有沥青循环管(8),其一端位于罐体(7)内,另一端接在罐体(7)底部的另一个三通阀(9)上,三通阀(9)的另外两个端口,一端接沥青泵(10),一端接另一软管,在罐体(7)内的燃气管(12)的上面设有一组换热器(13),为一组蛇形管,内有导热油,而沥青泵(10)及三通阀(9)和(11)的壳体为双层结构,且设有一个将导热油由换热器(13)泵至沥青泵(10)及三通阀(9)和(11)的外壳隔层内以形成导热油循环的热油泵,及一个驱动油泵的液压马达,所说的新型液态沥青运输车还有一个将车用电瓶24V直流电变成220V交流电供柴油燃烧器(15)使用的逆变器(16)。专利摘要该车是一种在汽车底盘上加装沥青罐体和沥青保温加热及泵送装置的专用车辆,罐体内的燃气管上部附设一组换热器,借助热沥青或燃气管加热换热器内的导热油,并以导热油为介质,循环加热沥青泵和三通阀。罐体内还设有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汽车底盘上加装沥青罐体和沥青保温加热及泵送装置的新型液态沥青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它由罐体(7)、柴油燃烧器(15)、烧管(14)、燃气管(12)、三通阀(11)、沥青泵(10)及驱动沥青泵(10)的液压马达所组成,其中罐体(7)四周有岩棉,燃气管(12)为U型,位于罐体(7)内,其端部与罐体(7)外的柴油燃烧器(15)连接,烧管(14)为碳化硅材质,装在U型燃气管(12)的端部与柴油燃烧器(15)的连接处,三通阀(11)位于罐体(7)底部,其三个端口一端由罐体(7)底部通向罐体(7)内,一端接沥青泵(10),另一端接软管,在罐体(7)的内部还安装有沥青循环管(8),其一端位于罐体(7)内,另一端接在罐体(7)底部的另一个三通阀(9)上,三通阀(9)的另外两个端口,一端接沥青泵(10),一端接另一软管,在罐体(7)内的燃气管(12)的上面设有一组换热器(13),为一组蛇形管,内有导热油,而沥青泵(10)及三通阀(9)和(11)的壳体为双层结构,且设有一个将导热油由换热器(13)泵至沥青泵(10)及三通阀(9)和(11)的外壳隔层内以形成导热油循环的热油泵,及一个驱动油泵的液压马达,所说的新型液态沥青运输车还有一个将车用电瓶24V直流电变成220V交流电供柴油燃烧器(15)使用的逆变器(1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太杰,陈达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太杰,陈达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