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折叠式展示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95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搭载于汽车上的车载折叠式展示舱,包括于车厢厢舱中部左、右侧的舱板、位于舱板外的护板和执行机构以及动力缸控制箱,舱板包括内、外舱板,内舱板的下部与车厢厢舱下部的舱沿部位相铰接,上部与外舱板的上部铰接,护板与车厢厢舱顶部的舱沿相铰接;舱板执行机构包括动力缸、支撑杆,动力缸于底梁架和隔离腔两者之择一处,其缸柱与内舱板铰接,支撑杆上端枢置在外舱板上,下端枢设在支撑杆支架上,支撑杆支架固定在底梁架上;护板执行机构主要包括油缸,油缸固定在隔离腔上;动力缸控制箱设置在车厢厢舱内,其由液压管路分别与动力缸、油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内、外舱板、护板自动地伸展和折叠,且内、外舱板的伸展、折叠动作平稳。(*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所要公开的是一种车载折叠式展示舱,尤其是一种搭载于汽车上的用于供产品巡回展示、服装巡回表演或文艺节目巡回演出之类的车载折叠式展示舱。
技术介绍
企业或商家通过媒体宣传其产品已成为现代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较为常见的媒体广告主要由电视、无线电节目、报刊杂志、竖立于某处的广告牌/栏。上述宣传方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公众了解产品,但是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为,作为产品宣传往往需要有一种表现为较热闹的场面气氛,而上述宣传方式恰恰是无法体现的。而且,对于企业或商家而言,采用上述方式做广告的成本与收效反差甚大,无法体现出应有的期望值。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于车载方式进行流动展示其产品。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2287590Y公开了一种可收折的展示车,其是由二底端设有车轮的侧架,该二侧架以二可收折的上下平台组成展示车体,二侧架上方以若干侧栏和上平台组成上架,再以二围体及一围板及下平台组成内室,为使展示车体可由二平台收折,设置有挡扣将软质围体卷曲收藏。为体现其可收折性,通过成对的连杆将任一平台与侧架连接,构成平台与侧架的连动关系,当任一平台产生收折时,则会连动另一平台被动地收折。可见它是通过连杆将平台实现收折的。整个展示平台的收折/展开均是通过手工操作方式来完成的,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更主要是这种流动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汽车搭载或称汽车拖挂流动车,它是靠人力短距离地曳引至某地仅用于展示销售一些小商品,属于流动摊位范畴。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408545Y介召了一种流动展示台,它包括一个固定在行走底盘上的展示箱体,在展示箱体的前侧和后侧设有可对开的加厚展示门,门内设置展架,展示箱体顶部对应展示门的位置设有可以翻折的顶板。该专利技术方案较前述专利具有流动性大、无须人力曳引而可由汽车牵引其穿梭于城市、乡村极富针对性地展示商品。不足点表现为一、所展商品往往集中于展示箱体内的展架上,展示空间较小;二、展示箱体前侧和后侧对开的门无法形成水平的展示平台,故仅能有限地垂挂一些产品或布置宣传广告,此也限制了展示面积的扩展;三、不论是展示箱体顶部的翻折顶板还是展示箱体前侧和后侧的对开的门的开启/关闭均由手工操作来完成,如果以增加展示箱体的容量来大化展示箱体的体积,那么其侧门势必也相应增大,这样对于手工开启/关闭则是十分困难的;四、它的结构决定了其仅能展出商品,而不能兼作诸如巡回文艺演出、服装展示、流动酒吧、流动茶吧等商业需要之用,因为作为提供此类服务、进行此类活动的流动展示台供人们活动的活动平台是必不可少的。可见,上述已有技术均未揭示展示台的自动伸展/自动折叠的技术方案启示,申请人发现,如果能将展示车厢,又称车厢厢舱的左、右侧门通过相应的机构在使用时伸展成一个可供人们在其上进行各种商业活动的活动平台,那么,其有效的展示活动面积将会大大扩展;反之则可以将活动平台折叠起来,形成封闭的车厢厢舱,便于在空地间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车载折叠式展示舱,它既能将车厢厢舱的左、右侧舱板自动地打开并伸展至水平状态构成一对活动平台,又能将车厢厢舱的左、右侧舱板自动收拢而形成封闭的车厢厢舱。本技术的另一个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在打开/收拢舱板时确保平缓性的车载折叠式展示舱。为实现本技术的首要任务,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折叠式展示舱,它包括对应于车厢厢舱中部左、右侧的舱板、位于舱板外的护板3和分别用于打开/收拢舱板、护板3的执行机构以及控制执行机构动作的动力缸控制箱18,所述的舱板包括内、外舱板14、16,内舱板14的下部与车厢厢舱下部的舱沿部位相铰接,上部与外舱板16的上部铰接,所述的护板3与车厢厢舱顶部的舱沿相铰接;所述的舱板执行机构包括动力缸9、支撑杆12,动力缸9设置于汽车行走底盘17的底梁架8和车厢厢舱之隔离腔5两者之择一处,其缸柱在伸出缸体外的端部与内舱板14铰接,支撑杆12的上端枢置在外舱板16的端部边沿偏上方部位,下端则枢设在支撑杆支架10上,支撑杆支架10固定在底梁架8上;所述的护板执行机构主要包括油缸6,油缸6的缸体固定在隔离腔5的腔体偏上方,其缸柱4之前端与护板3铰接;所述的动力缸控制箱18设置在车厢厢舱内,其由液压管路分别与动力缸9、油缸6连接。为体现完成本技术的另一个任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内舱板4的下端固定有缓冲摇臂15的一端,缓冲摇臂15的中部枢置在车厢厢舱的下方的舱沿部位,另一端则与增置的弹簧助力器13连接,弹簧助力器13设在底梁架8上。本技术在所述的汽车行走底盘17的底梁架8上设有缸座22,所述的动力缸9的缸体固定在缸座22上,其缸柱在伸出缸体外的端部与一曲摇臂11的下端固定,曲摇臂11的中部枢置在车厢厢舱的下舱沿上,且曲摇臂11的上端与内舱板14的下端固定。本技术在所述的车厢厢舱之隔离腔5偏下方设有缸座23,所述的动力缸9的缸体固定在缸座23上,其缸柱在伸出缸体外的端部与内舱板14端部的侧缘部位偏上方铰连。本技术所述的弹簧助力器13包括固定座24、弹簧25、连接杆26、连接头27,固定座24与底梁架8固定,弹簧25套设在连接杆26的杆体上,连接头27延设在连接杆26的杆前端,并与缓冲摇臂15的下端铰接。本技术能将内、外舱板14、16、护板3自动地伸展和折叠,而且内、外舱板14、16的伸展、折叠动作平稳。附图及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动力缸9设在底梁架8上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动力缸9设在隔离腔5中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图。图3为图1所示的动力缸9设置于底梁架8上的一实施例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所反映的护板3、内、外舱板14、16伸展/折叠状态示意图。图5所示为动力缸控制箱18的液压系统油路分别与油缸6、动力缸9连接的原理图。图6、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应用实例图。请见图1并结合图3,因车厢厢舱的舱口包括左、右舱口,所以本技术的内、外舱板14、16和护板3各有相同结构形式的二套,而且每一套包括一对舱板执行机构和护板执行机构,在该图中较为具体地给出了对应于车厢厢舱一侧舱口的内、外舱板14、16和护板3以及舱、护板执行机构。又,由于舱板执行机构的动力缸9选择为安装于汽车行走底盘17的底梁架8上,故申请人先以该种结构形式作详细的叙述。舱板包括内、外舱板14、16,内舱板14的下部与一对曲摇臂11的上端部铆固或栓固或焊固,曲摇臂11的中部则通过回转轴32经由设于车厢厢舱的下舱沿或舱梃上的曲摇臂轴座31上的回转轴孔后插入到曲摇臂11中部的回转轴孔28而实现枢置于车厢厢舱下部的舱沿部位,曲摇臂11的下端部通过销轴36与动力缸9的缸柱接头34铰接。动力缸9通过缸座22安置在汽车行走底盘17的底梁架8上,其由油管接头35、35′通过液压管路与动力缸控制箱18的液压系统油路连接。内舱板14的上部通过铰链2与外舱板16之上部相对应侧铰接。所述的护板3通过铰链与车厢厢舱的舱顶板73(见图4)之侧缘部位即顶部舱沿部位铰接。支撑杆12的上端通过销轴1枢置到外舱板16一端偏上方的侧缘部位,下端则由销轴33而枢置到支撑杆支架10上。本技术所述的护板执行机构主要包括油缸6,在车厢厢舱之两端形成有隔离腔5、5′,隔离腔5′的左侧可依需构成一个冷藏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折叠式展示舱,它包括对应于车厢厢舱中部左、右侧的舱板、位于舱板外的护板(3)和分别用于打开/收拢舱板、护板(3)的执行机构以及控制执行机构动作的动力缸控制箱(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板包括内、外舱板(14)、(16),内舱板(14)的下部与车厢厢舱下部的舱沿部位相铰接,上部与外舱板(16)的上部铰接,所述的护板(3)与车厢厢舱顶部的舱沿相铰接;所述的舱板执行机构包括动力缸(9)、支撑杆(12),动力缸(9)设置于汽车行走底盘(17)的底梁架(8)和车厢厢舱之隔离腔(5)两者之择一处,其缸柱在伸出缸体外的端部与内舱板(14)铰接,支撑杆(12)的上端枢置在外舱板(16)的端部边沿偏上方部位,下端则枢设在支撑杆支架(10)上,支撑杆支架(10)固定在底梁架(8)上;所述的护板执行机构主要包括油缸(6),油缸(6)的缸体固定在隔离腔(5)的腔体偏上方,其缸柱(4)之前端与护板(3)铰接;所述的动力缸控制箱(18)设置在车厢厢舱内,其由液压管路分别与动力缸(9)、油缸(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建龙刘懋功马知才何兴华姚建军徐志强张淳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专用汽车制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