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车载折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3202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2 13:25
一种改进的车载折叠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末端通过折叠机构连接有功能件,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固定在支撑杆末端,电驱动器的固定端通过第一连接板与连接座连接,电驱动器的伸缩端通过第一旋转轴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铰接,连接座上延伸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连接板上通过第三转轴连接有翻转架,功能件安装在翻转架的另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翻转架连接,通过电驱动器的伸缩端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翻转架带动功能件绕第三转轴翻转,在有限的空间上,既满足升降功能,又能实现180度折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折叠架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进的车载折叠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车载折叠结构,一般是结构比较的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在车顶上的底座和连接在底座的支撑杆,支撑杆的末端与功能件连接,该结构的车载折叠结构在使用时只能局限于折叠90度,无法实现180度折叠,在空间比较有限的位置,车载的功能件就无法使用,降低车载折叠结构的使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改进的车载折叠结构,运作便利,解决在有限的空间上,车载折叠结构只能完全伸展局限于折叠90度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车载折叠结构,包括固定在车顶上的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末端通过折叠机构连接有功能件,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连接座、电驱动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翻转架,连接座固定在支撑杆末端,电驱动器的固定端通过第一连接板与连接座连接,电驱动器的伸缩端通过第一旋转轴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铰接,连接座上延伸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连接板上通过第三转轴连接有翻转架,功能件安装在翻转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车载折叠结构,包括固定在车顶上的底座(1),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末端通过折叠机构(3)连接有功能件(4),其特征是,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连接座(5)、电驱动器(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以及翻转架(9),连接座(5)固定在支撑杆(2)末端,电驱动器(6)的固定端(601)通过第一连接板(5a)与连接座连接(5),电驱动器(6)的伸缩端(602)通过第一旋转轴(10)分别与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的一端转动铰接,连接座(5)上延伸有第二连接板(5b),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1)与第二连接板(5b)连接,第二连接板(5b)上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车载折叠结构,包括固定在车顶上的底座(1),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末端通过折叠机构(3)连接有功能件(4),其特征是,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连接座(5)、电驱动器(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以及翻转架(9),连接座(5)固定在支撑杆(2)末端,电驱动器(6)的固定端(601)通过第一连接板(5a)与连接座连接(5),电驱动器(6)的伸缩端(602)通过第一旋转轴(10)分别与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的一端转动铰接,连接座(5)上延伸有第二连接板(5b),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1)与第二连接板(5b)连接,第二连接板(5b)上通过第三转轴(12)连接有翻转架(9),功能件(4)安装在翻转架(9)的另一端,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13)与翻转架(9)连接,通过电驱动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康盈交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