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永胜专利>正文

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43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斗,车斗包括底板、左、右侧边板和后挡板,底板下表面的前部与顶升装置相连,底板下表面的中后部与车底盘铰接相连,后挡板的底端与底板的后端相贴,后挡板的左侧边与左侧边板的后端相贴,后挡板的右侧边与右侧边板的后端相贴,后挡板顶端的左侧与左摆杆的底端相连,左摆杆的顶端与左转轴的里端相连,左转轴能转动的安装在左侧边板后部的顶端,后挡板顶端的右侧与右摆杆的底端相连,右摆杆的顶端与右转轴的里端相连,右转轴能转动的安装在右侧边板后部的顶端,左转轴和/或右转轴的外端通过传动装置与液压马达或电机相连。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大块物料时卸车工作效率高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货运及经过改装便于卸货的车辆,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卸 车身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带有后挡板的通过尾部卸货的自卸车,其后挡板顶端的左侧与左侧边板后端的顶 端铰接相连,后挡板顶端的右侧与右侧边板后端的顶端铰接相连,在运输大块的石料时,如 果石料的高度大于后挡板,则石料就无法通过自卸车的尾部滑落下去,为了将所装石料的高 度大于后挡板的石料卸下,不得不采用吊车、叉车等设备卸货,导致自卸车卸货的工作效率 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大块物料时卸车工作效率高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斗,车斗包括底板、左、右侧边板和后挡板, 底板下表面的前部与顶升装置相连,底板下表面的中后部与车底盘铰接相连,所述后挡板的 底端与底板的后端相贴,后挡板的左侧边与左侧边板的后端相贴,后挡板的右侧边与右侧边 板的后端相贴,所述后挡板顶端的左侧与左摆杆的底端相连,左摆杆的顶端与左转轴的里端 相连,左转轴能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左侧边板后部的顶端,所述后挡板顶端的右侧与右摆杆的 底端相连,右摆杆的顶端与右转轴的里端相连,右转轴能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右侧边板后部的 顶端,所述左转轴和/或所述右转轴的外端通过传动装置与液压马达或电机相连,液压马达或 电机固定在所述左侧边板和/或所述右侧边板上。本技术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其中所述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所述后挡板的高度为所 述左、右侧边板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本技术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其中所述传动装置为链传动,所述后挡板的高度为所述 左、右侧边板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本技术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其中所述传动装置为蜗轮蜗杆传动,所述后挡板的高度 为所述左、右侧边板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本技术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其中所述后挡板的高度为所述左、右侧边板高度的一半。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当车斗中装载的石料高度大于后挡板时,可让液压马 达或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左转轴和/或右转轴转动180°.,使后挡板运动到高处,高度大于 后挡板的石料就可以从后挡板的下方的开口通过并卸下。因此,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 卸车在运输大块物料时比现有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具有更高的卸车工作效率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剖面图3为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处于卸货状态的主视图4为图3的侧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斗l,车斗l包括底 板3、左、右侧边板4、 5和后挡板6,底板3下表面的前部与顶升装置相连,底板3下表面 的中后部与车底盘2铰接相连,后挡板6的底端与底板3的后端相贴,后挡板6的左侧边与 左侧边板4的后端相贴,后挡板6的右侧边与右侧边板5的后端相贴,后挡板6顶端的左侧 与左摆杆7的底端相连,左摆杆7的顶端与左转轴8的里端相连,左转轴8能转动的安装在 左侧边板4后部的顶端,后挡板6顶端的右侧与右摆杆9的底端相连,右摆杆9的顶端与右 转轴10的里端相连,右转轴10能转动的安装在右侧边板5后部的顶端,左转轴8和/或右转 轴10的外端通过传动装置11与液压马达12或电机相连,传动装置11为齿轮传动,传动装 置11也可以为或链传动或蜗轮蜗杆传动,液压马达12或电机固定在左侧边板4和/或右侧边 板5上。上述后挡板6的高度为左、右侧边板4、 5高度的一半,后挡板6的高度也可以是左、右 侧边板4、 5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的其他数值。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在使用时,当需要卸下车斗l中装 载的石料时,可先让液压马达12或电机通过传动装置11带动左转轴8和/或右转轴10转动 180° ,于是,左摆杆7和右摆杆9也会随之转动18(T ,使后挡板6运动到高处,然后利用 顶升装置顶起车斗1,高度大于后挡板的石料就可以从后挡板6的下方通过并卸下。卸货完 毕后,可利用顶升装置收回车斗l,于是,车斗1就会恢复到水平状态。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 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斗(1),车斗(1)包括底板(3)、左、右侧边板(4、5)和后挡板(6),底板(3)下表面的前部与顶升装置相连,底板(3)下表面的中后部与车底盘(2)铰接相连,所述后挡板(6)的底端与底板(3)的后端相贴,后挡板(6)的左侧边与左侧边板(4)的后端相贴,后挡板(6)的右侧边与右侧边板(5)的后端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6)顶端的左侧与左摆杆(7)的底端相连,左摆杆(7)的顶端与左转轴(8)的里端相连,左转轴(8)能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左侧边板(4)后部的顶端,所述后挡板(6)顶端的右侧与右摆杆(9)的底端相连,右摆杆(9)的顶端与右转轴(10)的里端相连,右转轴(10)能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右侧边板(5)后部的顶端,所述左转轴(8)和/或所述右转轴(10)的外端通过传动装置(11)与液压马达(12)或电机相连,液压马达(12)或电机固定在所述左侧边板(4)和/或所述右侧边板(5)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11)为齿轮 传动,所述后挡板(6)的高度为所述左、右侧边板(4、 5)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11)为链传 动,所述后挡板(6)的高度为所述左、右侧边板(4、 5)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11)为蜗轮 蜗杆传动,所述后挡板(6)的高度为所述左、右侧边板(4、 5)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6)的 高度为所述左、右侧边板(4、 5)高度的一半。专利摘要一种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斗,车斗包括底板、左、右侧边板和后挡板,底板下表面的前部与顶升装置相连,底板下表面的中后部与车底盘铰接相连,后挡板的底端与底板的后端相贴,后挡板的左侧边与左侧边板的后端相贴,后挡板的右侧边与右侧边板的后端相贴,后挡板顶端的左侧与左摆杆的底端相连,左摆杆的顶端与左转轴的里端相连,左转轴能转动的安装在左侧边板后部的顶端,后挡板顶端的右侧与右摆杆的底端相连,右摆杆的顶端与右转轴的里端相连,右转轴能转动的安装在右侧边板后部的顶端,左转轴和/或右转轴的外端通过传动装置与液压马达或电机相连。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大块物料时卸车工作效率高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文档编号B60P1/26GK201193004SQ200820080229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赵永胜 申请人:赵永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斗(1),车斗(1)包括底板(3)、左、右侧边板(4、5)和后挡板(6),底板(3)下表面的前部与顶升装置相连,底板(3)下表面的中后部与车底盘(2)铰接相连,所述后挡板(6)的底端与底板(3)的后端相贴,后挡板(6)的左侧边与左侧边板(4)的后端相贴,后挡板(6)的右侧边与右侧边板(5)的后端相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6)顶端的左侧与左摆杆(7)的底端相连,左摆杆(7)的顶端与左转轴(8)的里端相连,左转轴(8)能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左侧边板(4)后部的顶端,所述后挡板(6)顶端的右侧与右摆杆(9)的底端相连,右摆杆(9)的顶端与右转轴(10)的里端相连,右转轴(10)能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右侧边板(5)后部的顶端,所述左转轴(8)和/或所述右转轴(10)的外端通过传动装置(11)与液压马达(12)或电机相连,液压马达(12)或电机固定在所述左侧边板(4)和/或所述右侧边板(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赵永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