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咸建专利>正文

砖坯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12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砖坯运输车,特点是:在运货翻斗车上去掉装货翻斗,其机座上固定的两根连接板(16)上固定立架(1);在立架(1)两侧导轨槽内配有升降框(2),在升降框(2)内固定的3-5层向前伸出的横挑(30)上面辅有放置砖坯的木板(12);在机座(28)上配有电机(23)带动绞绳轮(26)运转,驱动升降框(2)上下移动。每辆砖坯运输车可以替代5个人力运砖坯,不但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了开资,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车,尤其是一种砖坯运输车。目前砖瓦厂用制砖机制成的砖坯,均是通过人力运输,在拖板车上放置五排板,在木板上砖坯,一车最多能运110块砖坯左右,然后将550公斤左右的砖坯从机组车间运输到砖坯场,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要求用机械化运输来替代人力运输的砖坯运输车。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为本技术含动力机、车轮、机座、操纵杆、方向盘、座椅等动力运输自走系统,其特点是在车轮之间的机座上固定上两根互相平行的连接板,两根连接板沿机座前端垂直向下延伸,至距地面100-300mm处制成呈水平直角,在其两个直角边上固定有立架;立架为长方形框架,高1.5-2m,立架的宽度为可配于两车轮之间,且不影响两车轮转动为宜,立架的两侧边框两相对内侧设有导轨槽,立架上下边框用钢板焊接;立架在与机座平面上固定的两平行的连接板等高时,立架左右边框后面所固定的横撑其中部固定在两连接板上;在立架两侧面的导轨槽内配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框,升降框的高度比立架低0.3-0.6m,升降框的上下边框用钢板焊接,升降框在左右边框内侧上下固定有3-5个横撑,横撑之间的距离为300-335mm,在每个横撑上面固定有两个平行向前伸出的横挑,横挑的一端背面与横撑相垂直地焊接在横撑上,在横挑上面前端设有挡决,横挑的长度为1-1.5m,在横挑上面辅有2-7块木板,每块木板的宽度与砖坯长度相等,木板的长度为1.2-2m,板厚为15-30mm,在木板的两侧端上面设有侧档板;在机座上固定有电机,电机主动轴上固定有小皮带轮,小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大皮带轮,在大皮带轮的传动轴上配有绞绳轮,在绞绳轮上配有绞绳;在立架的上面中部设有两轴承座之间的轴上配有滑轮;在升降框的上边框上面中部配有拉环;绞绳的一端固定在绞绳轮上,另一端固定有拉勾,拉勾通过后端的绞绳配在立架上面的滑轮后,勾在升降框上面中部的拉环上;连接板向后延伸固定至整个机座的后边外围框上,在机座的后边两角竖有两根与立架等高的立柱,再在其上端连成框架制作驾驶室,并根据立架前所运砖坯重量,在机座后边加配重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砖瓦厂的每一组机排只需四台砖坯运输车就可以循环作业,能替代20个人用拖板车运砖坯,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节省开资近一半,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是将用于工地上的运货翻斗车,在其上去掉车轮17之间机座28上的装货翻斗,在车轮17之间的机座28上固定上两根互相平行的连接板16,两根连接板16沿机座28前端垂直向下延伸,至距地面200mm处制成呈水平直角,在其两个直角边上固定有立架1。立架1为长方形框架,高1.8m,立架1的宽度为可配于两车轮17之间,且不影响两车轮17转动为宜。立架1两侧边用槽钢制成,槽钢的两槽口向内作为导轨槽,立架1上下边框用钢板焊接。立架1在与机座28平面上固定的两平行的连接板16等高时,立架1左右边框后面固定有横撑,横撑的中部焊在两连接板16上。在立架1两侧面的槽钢槽内配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框2,升降框2的高度为1.3m,升降框2的上下边框用钢板焊接,升降框2的左右侧边用方钢管制成,升降框2在左右边框内侧上下固定有4个横撑,横撑用100mm×100mm的角钢制成,角钢的一垂直面为水平面,另一垂直面背朝后。在每个横撑上面固定有两个平行向前伸出的横挑30,横挑30用槽钢制成,横挑30的长度为1.38m,横挑30的一端背面与横撑相垂直地焊接在横撑上,且槽钢的槽口向上,在槽钢的底部焊有加强筋,且加强筋在横挑30的前端高度为零,加强筋的后端位于横撑底边。槽钢的两端用铁皮封口,在槽钢槽内配有滚柱11,且滚柱11的外径大于槽钢的槽深2mm,使得搬运省力。在横挑30上面前端设有挡块10,挡块10的高度为50mm,在横挑30上面辅有5块木板12,每块木板12的宽度与砖坯18长度相等,木板12的长度为1.5m,板厚为30mm,在木板12的两侧端上面设有侧档板27,挡块10、侧档板27使得木板12上摆放的砖坯被挡做不滑下。在机座28上固定有电机23,电机23主动轴上固定有小皮带轮24,小皮带轮24通过皮带连接大皮带轮25,在大皮带轮25的传动轴上配有绞绳轮26,在绞绳轮26上配有绞绳5;在立架1的上面中部设有两轴承座3之间的轴上配有滑轮4;在升降框2的上边框8上面中部配有拉环7;绞绳5的一端固定在绞绳轮26上,另一端固定有拉勾6,拉勾6通过后端的绞绳5配在立架1上面的滑轮4后,勾在升降框2上面中部的拉环7上。本技术将连接板16向后延伸固定至整个机座28的后边外围框上,在机座28的后边两角竖有两根与立架1等高的立柱,再在其上端连成框架制作驾驶室,并根据立架1前所运砖坯8重量,在机座28后边加配重块。本技术在作业时,砖坯运输机开到制砖坯机旁,将电机23的通电插头插到电源插座上(制砖坯机工地有电源),操纵控制铵钮使电机正转或反转,从而驱动绞绳轮26转动,带动升降框2向上或向下移动,调节每层横挑30至制砖机机口的最佳位置。当每层砖坯18装满后,将升降框2调节至最低位置(因砖坯场通常不通电),从电源插座上取下插头,开车将砖坯运到砖坯场搬下砖坯,从而进入下一工作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砖坯运输车,含动力机(22)、车轮(17)、机座(28)、操纵杆(19)、方向盘(20)、座椅(21)等动力运输自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车轮(17)之间的机座(28)上固定有两根互相平行的连接板(16),两根连接板(16)沿机座(28)前端垂直向下延伸,至距地面100-300mm处制成呈水平直角,在其两个直角边上固定有立架(1);立架(1)为长方形框架,高1.5-2m,立架(1)的宽度为可配于两车轮(17)之间,且不影响两车轮(17)转动为宜,立架(1)的两侧边框两相对内侧设有导轨槽,立架(1)上下边框用钢板焊接;立架(1)在与机座(28)平面上固定的两平行的连接板(16)等高时,立架(1)左右边框后面所固定的横撑其中部固定在两连接板(16)上;在立架(1)两侧面的导轨槽内配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框(2),升降框(2)的高度比立架(1)低0.3-0.6m,升降框(2)的上下边框用钢板焊接,升降框(2)在左右边框内侧上下固定有3-5个横撑,横撑之间的距离为300-335mm,在每个横撑上面固定有两个平行向前伸出的横挑(30),横挑(30)的一端背面与横撑相垂直地焊接在横撑上,在横挑(30)上面前端设有挡块(10),横挑(30)的长度为1-1.5m,在横挑(30)上面辅有2-7块木板(12),每块木板(12)的宽度与砖坯(18)长度相等,木板(12)的长度为1.2-2m,板厚为1.5-3cm,在木板(12)的两侧端上面设有侧档板(27);在机座(28)上固定有电机(23),电机(23)主动轴上固定有小皮带轮(24),小皮带轮(24)通过皮带连接大皮带轮(25),在大皮带轮(25)的传动轴上配有绞绳轮(26),在绞绳轮(26)上配有绞绳(5);在立架(1)的上面中部设有两轴承座(3)之间的轴上配有滑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砖坯运输车,含动力机(22)、车轮(17)、机座(28)、操纵杆(19)、方向盘(20)、座椅(21)等动力运输自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车轮(17)之间的机座(28)上固定有两根互相平行的连接板(16),两根连接板(16)沿机座(28)前端垂直向下延伸,至距地面100-300mm处制成呈水平直角,在其两个直角边上固定有立架(1);立架(1)为长方形框架,高1.5-2m,立架(1)的宽度为可配于两车轮(17)之间,且不影响两车轮(17)转动为宜,立架(1)的两侧边框两相对内侧设有导轨槽,立架(1)上下边框用钢板焊接;立架(1)在与机座(28)平面上固定的两平行的连接板(16)等高时,立架(1)左右边框后面所固定的横撑其中部固定在两连接板(16)上;在立架(1)两侧面的导轨槽内配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框(2),升降框(2)的高度比立架(1)低0.3-0.6m,升降框(2)的上下边框用钢板焊接,升降框(2)在左右边框内侧上下固定有3-5个横撑,横撑之间的距离为300-335mm,在每个横撑上面固定有两个平行向前伸出的横挑(30),横挑(30)的一端背面与横撑相垂直地焊接在横撑上,在横挑(30)上面前端设有挡块(10),横挑(30)的长度为1-1.5m,在横挑(30)上面辅有2-7块木板(12),每块木板(12)的宽度与砖坯(18)长度相等,木板(12)的长度为1.2-2m,板厚为1.5-3cm,在木板(12)的两侧端上面设有侧档板(27);在机座(28)上固定有电机(23),电机(23)主动轴上固定有小皮带轮(24),小皮带轮(24)通过皮带连接大皮带轮(25),在大皮带轮(25)的传动轴上配有绞绳轮(26),在绞绳轮(26)上配有绞绳(5);在立架(1)的上面中部设有两轴承座(3)之间的轴上配有滑轮(4);在升降框(2)的上边框(8)上面中部配有拉环(7);绞绳(5)的一端固定在绞绳轮(26)上,另一端固定有拉勾(6),拉勾(6)通过后端的绞绳(5)配在立架(1)上面的滑轮(4)后,勾在升降框(2)上面中部的拉环(7)上;连接板(16)向后延伸固定至整个机座(28)的后边外围框上,在机座(28)的后边两角竖有两根与立架(1)等高的立柱,再在其上端连成框架制作驾驶室,并根据立架(1)前所运砖坯(18)重量,在机座(28)后边加配重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咸建
申请(专利权)人:夏咸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