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轴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82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轴运输车,包括支承架(1)和液压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承架(1)上设有液压泵(2)、可升降承载(3)和推把(4),在支承架(1)中空部位设置活塞千斤顶(5),可升降承载(3)与活塞千斤顶(5)皆与液压泵(2)连接,支承架(1)的一端下方设置方向轮(6),另一端下方设置固定轮(7)。(*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织布厂的运输工具,特别是运输了机空轴和较轻的织轴、拖轴的空轴运输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织造厂织机数量日益增多,车速不断提高,了机空轴运输量大,而现用的运输车体积大、笨重、车辆整体设计高度太低、不利于人的操作,再有就是车速太慢,方向控制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作速度快,重量轻、便于控制方向,承载空轴稳定和方便推动的空轴运输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轴运输车,包括支承架1和液压泵2,还包括支承架1上设有液压泵2、可升降承载3和推把4,在支承架1中空部位设置活塞千斤顶5,可升降承载3与活塞千斤顶5皆与液压泵2连接,支承架1的一端下方设置方向轮6,另一端下方设置固定轮7。——所述可升降承载3的载盘可为弧面形。本技术的显著进步和有益效果是工作速度快,只需垂直上升150mm即可将空轴提升离开地面;重量轻,车辆总重仅60kg,如采用轻型材料重量还可下降;耗材少成本低,有推把便于推动空轴车;万向轮和固定轮组合便于控制运行方向;升降承载盘为圆弧设计,增大了空轴与升降承载盘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空轴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为支承架,2为液压泵,3为可升降承载,4为推把,5为活塞千斤顶,6为万向轮,7为固定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时,参照图1,选用合适的角铁焊接成长方形支承架1,在支承架1的一侧边上固定可升降承载3,其载盘做成内凹弧面状,在支承架中空部位设置活塞千斤顶5,将活塞千斤顶5和可升降承载3都与液压泵2连接起来,在支承架上安装推把4,在支承架一端下方安装两个万向轮6,在另一端下方安装两个固定轮7,即完成本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空轴运输车,包括支承架(1)和液压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承架(1)上设有液压泵(2)、可升降承载(3)和推把(4),在支承架(1)中空部位设置活塞千斤顶(5),可升降承载(3)与活塞千斤顶(5)皆与液压泵(2)连接,支承架(1)的一端下方设置方向轮(6),另一端下方设置固定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轴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承载(3)的载盘可为弧面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轴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支承架上设有液压泵、可升降承载和推把,在支承架中空部位设置活塞千斤顶,可升降承载与活塞千斤顶皆与液压泵连接,支承架的一端下方设置方向轮,另一端下方设置固定轮;本技术的显著进步和有益效果是工作速度快,只需垂直上升150mm即可将空轴提升离开地面;重量轻,车辆总重仅60kg,如采用轻型材料重量还可下降;耗材少成本低,有推把便于推动空轴车;万向轮和固定轮组合便于控制运行方向;升降承载盘为圆弧设计,增大了空轴与升降承载盘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空轴稳定。文档编号B60P3/00GK2688541SQ20042004526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冯景川 申请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景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