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国礼专利>正文

组合式卧铺客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786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属于客车车厢技术领域内的组合式卧铺客车车厢,包括主车厢和副车厢,主车厢由外壳、地板组成,主车厢内纵向设有若干排卧铺,相邻两排卧铺间的空间和地板构成纵向通道,主车厢外壳上设有前轮拱和后轮拱,副车厢位于前轮拱和后轮拱之间的主车厢下,由外壳、地板、底板、前后封板组成,前、后轮拱间的构成纵向通道的地板为活动地板;副车厢内前、后分别设有连通主、副车厢的阶梯形踏步,所述阶梯形踏步位于纵向通道下方;所述副车厢内设有卧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副车厢可以转换成客舱,增加了铺位数,提高了经济性,该方案具有很大灵活性,可应用于普通卧铺客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卧铺客车车厢,属于客车车厢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卧铺客车中有一种双层卧铺客车,其车厢由主车厢和副车厢构成,主车厢由外壳、地板组成,主车厢内纵向设有若干排卧铺,相邻卧铺间的空间和地板构成纵向通道,主车厢外壳上设有前后轮拱,副车厢位于前后轮拱之间的主车厢下,由外壳、地板、底板、前后封板组成,主车厢作为客舱,副车厢作为行李仓,这种车厢布置形式存在如下缺点客舱和行李仓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闭合厢体,行李仓无法转换为客舱,一方面会导致行李仓空间浪费,另一方面因客舱载客量少而使整车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卧铺客车车厢的技术方案,并可以随客运需要增减客舱铺位数量,以提高整车的经济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组合式卧铺客车车厢,包括主车厢和副车厢,主车厢由外壳、地板组成,主车厢内纵向设有若干排卧铺,相邻两排卧铺间的空间和地板构成纵向通道,主车厢外壳上设有前轮拱和后轮拱,副车厢位于前轮拱和后轮拱之间的主车厢下,由外壳、地板、底板、前后封板组成,前、后轮拱间的构成纵向通道的地板为活动地板;副车厢内前、后分别设有连通主、副车厢的阶梯形踏步,所述阶梯形踏步位于纵向通道下方;所述副车厢内设有卧铺。打开活动地板,可以把主车厢地板下的副车厢转换成客舱的延伸部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主车厢内下层铺位直接安装在地板上,这样在不提高整车质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副车厢容积,且不影响整车操纵稳定性,并按照客舱内铺位的布置形式,把铺位直接安装在副车厢底板上,这样副车厢内铺位成为车厢内最下层铺位,副车厢可以部分或全部转换成客舱,增加了铺位数,提高了经济性。在不需要使用时,将活动地板复位,副车厢仍然作为行李仓使用;该方案具有很大灵活性,可应用于普通卧铺客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副车厢内纵向设有垂直于底板的活动隔板。隔板可以将副车厢纵向隔开,使行李仓可以部分保留,既使人货分离,又可以调节行李仓仓容,从而使客舱内的铺位布置具有更大灵活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轮拱后部的主车厢下方设有行李仓。该技术方案可以使车厢在副车厢全部作为客舱使用时仍然可以携带行李,且不影响主车厢的使用,同时,行李仓使发动机和主车厢隔开,可以隔热、降噪,有效地减小发动机对车厢,尤其是对后部车厢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A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B-B剖面图。图中,1外壳,2地板,3底板,4封板,5卧铺,6前轮拱,7后轮拱,8行李仓,9主车厢,10副车厢,11活动隔板,12活动地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组合式卧铺客车车厢,由主车厢9和副车厢10构成,主车厢9由外壳1、地板2组成,主车厢9内纵向设有三排卧铺5,相邻两排卧铺间的空间和地板2构成纵向通道,共两条纵向通道,主车厢外壳上设有前轮拱6和后轮拱7,副车厢位于前轮拱6和后轮拱7之间的主车厢9下,由外壳1、地板2、底板3、前后封板4组成,前后轮拱间的构成纵向通道的地板2为可折叠于两侧卧铺下的活动地板12,所述活动地板12前部为活动踏步;纵向通道下的副车厢10内前、后分别设有连通主、副车厢的阶梯形踏步,前踏步由前部的封板4直接构成,后踏步为部分踏步,并可与活动地板12上的活动踏步拼接而成连通于主、副车厢的完整踏步,副车厢10内纵向设有垂直于底板的活动隔板11,所述副车厢10内设有卧铺5,在后轮拱7后部的主车厢9下方设有行李仓8。当活动地板12安装到位时,车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主车厢9作为客舱,下层副车厢10作为行李仓;当客运需要时,将活动地板12折叠于两侧卧铺5下,并将活动踏步拼接到副车厢内的后踏步上,使之成为连通于主副车厢的完整踏步,使主、副车厢前后连通,人员可以从阶梯形踏步进、出副车厢10,副车厢10内设有卧铺5,有效地增大了载客量;副车厢10内的移动隔板11可以分割副车厢10的空间,将部分副车厢仍然作为行李仓使用,副车厢10局部作为行李仓使用时,可以拆除相应的卧铺5,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运需求,在后轮拱7后部的主车厢9下方设有行李仓8,该行李仓8作为永久行李仓使用。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地板前部可以是平地板,同时副车厢内的后踏步也是完整的连通主、副车厢的踏步;所述副车厢的踏步也可以完全由前后封板构成;所述活动地板也不限于折叠式地板,只要可以移除或拆卸并使主、副车厢相连通,则均在本技术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卧铺客车车厢,包括主车厢和副车厢,主车厢由外壳、地板组成,主车厢内纵向设有若干排卧铺,相邻两排卧铺间的空间和地板构成纵向通道,主车厢外壳上设有前轮拱和后轮拱,副车厢位于前轮拱和后轮拱之间的主车厢下,由外壳、地板、底板、前后封板组成,其特征为前、后轮拱间的构成纵向通道的地板为活动地板;副车厢内前、后分别设有连通主、副车厢的阶梯形踏步,所述阶梯形踏步位于纵向通道下方;所述副车厢内设有卧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卧铺客车车厢,其特征为副车厢内纵向设有垂直于底板的活动隔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卧铺客车车厢,其特征为所述后轮拱后部的主车厢下方设有行李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属于客车车厢
内的组合式卧铺客车车厢,包括主车厢和副车厢,主车厢由外壳、地板组成,主车厢内纵向设有若干排卧铺,相邻两排卧铺间的空间和地板构成纵向通道,主车厢外壳上设有前轮拱和后轮拱,副车厢位于前轮拱和后轮拱之间的主车厢下,由外壳、地板、底板、前后封板组成,前、后轮拱间的构成纵向通道的地板为活动地板;副车厢内前、后分别设有连通主、副车厢的阶梯形踏步,所述阶梯形踏步位于纵向通道下方;所述副车厢内设有卧铺。本技术使副车厢可以转换成客舱,增加了铺位数,提高了经济性,该方案具有很大灵活性,可应用于普通卧铺客车。文档编号B60P3/33GK2621993SQ03221608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倪国礼 申请人:倪国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卧铺客车车厢,包括主车厢和副车厢,主车厢由外壳、地板组成,主车厢内纵向设有若干排卧铺,相邻两排卧铺间的空间和地板构成纵向通道,主车厢外壳上设有前轮拱和后轮拱,副车厢位于前轮拱和后轮拱之间的主车厢下,由外壳、地板、底板、前后封板组成,其特征为:前、后轮拱间的构成纵向通道的地板为活动地板;副车厢内前、后分别设有连通主、副车厢的阶梯形踏步,所述阶梯形踏步位于纵向通道下方;所述副车厢内设有卧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国礼
申请(专利权)人:倪国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