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玻璃仿形定位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7246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7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玻璃仿形定位治具,包括底托、外围定位圈、抛光盘,外围定位圈为一薄板、内有与抛光盘外围尺寸相同的圆孔且圆孔与薄板一边相通,抛光盘固定于底托上,外围定位圈放置在抛光盘上,使外围定位圈的内孔圈住抛光盘外圈边缘,技术效果是减少员工对玻璃表面的接触,从而提高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玻璃仿形定位治具,包括底托、外围定位圈、抛光盘,外围定位圈为一薄板、内有与抛光盘外围尺寸相同的圆孔且圆孔与薄板一边相通,抛光盘固定于底托上,外围定位圈放置在抛光盘上,使外围定位圈的内孔圈住抛光盘外圈边缘,技术效果是减少员工对玻璃表面的接触,从而提高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专利说明】 一种小型玻璃仿形定位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加工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小型玻璃仿形定位治具。
技术介绍
目前,仿形加工后产品均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由于产品尺寸较小,都用人力摆放产品,耗费人力、工时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水的浮力可以将产品导入抛光板的孔位中的治具,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玻璃仿形定位治具,包括底托、外围定位圈、抛光盘,其特征在于:外围定位圈为一薄板、内有与抛光盘外围尺寸相同的圆孔且圆孔与薄板一边相通,抛光盘固定于底托上,外围定位圈放置在抛光盘上,使外围定位圈的内孔圈住抛光盘外圈边缘。 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减少员工对玻璃表面的接触,从而提高生产良率和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外围定位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抛光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外围定位圈2为一电木薄板,内有与抛光盘3上的加工孔位外围尺寸相同的圆孔2-1且圆孔2-1与薄板一边相通,抛光盘3为环氧树脂板,用螺钉固定于底托I上,外围定位圈2放置在抛光盘3上,使外围定位圈2的内孔圈住抛光盘3外圈边缘。使用时,将产品均匀撒在外围定位圈2内,浸入水中,水平轻微晃动保证产品分开、无叠加,待产品基本进入抛光盘3上的加工孔穴3-1内时,竖起夹具,将定位圈中的水自然排出,取出抛光盘3,将未进入孔穴3-1的产品推入孔中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玻璃仿形定位治具,包括底托(I)、外围定位圈(2)、抛光盘(3),其特征在于:外围定位圈(2)为一薄板、内有与抛光盘(3)外围尺寸相同的圆孔(2-1)且圆孔(2-1)与薄板一边相通,抛光盘(3)固定于底托(I)上,外围定位圈(2)放置在抛光盘(3)上,使外围定位圈(2)的内孔圈住抛光盘(3)外圈边缘。【文档编号】B24B41/06GK204262973SQ201420680101【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专利技术者】杜国林, 高强, 李洪伟, 李鹏 申请人:中环高科(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玻璃仿形定位治具,包括底托(1)、外围定位圈(2)、抛光盘(3),其特征在于:外围定位圈(2)为一薄板、内有与抛光盘(3)外围尺寸相同的圆孔(2‑1)且圆孔(2‑1)与薄板一边相通,抛光盘(3)固定于底托(1)上,外围定位圈(2)放置在抛光盘(3)上,使外围定位圈(2)的内孔圈住抛光盘(3)外圈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国林高强李洪伟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高科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