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及包括该光学膜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1500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7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膜和一种包括该光学膜的显示装置,由于所述光学膜包括: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所述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液晶化合物;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所述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光反应性聚合物,从而改善了光反应性基团的光反应速率并且液晶取向性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膜和一种包括该光学膜的显示装置,由于所述光学膜包括: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所述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液晶化合物;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所述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光反应性聚合物,从而改善了光反应性基团的光反应速率并且液晶取向性优异。【专利说明】光学膜及包括该光学膜的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膜和一种使用该光学膜的显示装置。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 及一种具有优异的液晶取向和改善的光反应速率的光学膜和一种使用该光学膜的显示装 置。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享有2012年8月2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 10-2012-0091436号以及2013年8月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092759号的优 先权,其所披露的全部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随着近来的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问世以及其使用从便携式装置(如移动电话、膝 上型计算机等)到家用电器(如壁挂式平板电视)的逐步扩展,要求液晶显示器具有高清 晰度和宽视角。特别是,独立驱动各个像素的薄膜晶体管驱动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TFT-LCD),在液晶的反应速度方面非常优异,实现高清晰度的动态图像,并因此正在日益 用于更广泛的应用。 为了用作TFT-IXD的光学开关,在显示单元的包括最内层薄膜晶体管的层上需要 液晶以规定方向初始取向。为此,使用液晶取向层。 为了发生液晶取向,将如聚酰亚胺的耐热性聚合物涂布在透明玻璃上以形成聚合 物取向层,接着使用缠有尼龙或人造丝织物的摩擦布的旋转滚筒在高速旋转下对该聚合物 取向层进行摩擦处理以使液晶取向。 然而,摩擦处理在液晶取向层上残留机械性划痕或者产生强静电,有可能破坏薄 膜晶体管。此外,来自摩擦布的细纤维可能会造成不良品,对于达到高产率产生障碍。 为了克服摩擦处理所造成的问题,并实现产率方面的革新,已经衍生出一种使用 光(如UV)照射的液晶取向(在下文中,称为"光取向")方法。 光取向指的是使用线性偏振UV照射以引起规定光反应性聚合物中的光反应性基 团参与光反应,结果使聚合物的主链以规定方向取向以形成具有取向的液晶的光聚合液晶 取向层的机制。 光取向的代表性例子是如 M. Schadt 等(Jpn. J. Appl. Phys.,Vol31.,1992, 2155)、 Dae S. Kang 等(美国专利第 5,464,669 号)和丫111'171^21111?)¥(办11.]\八卩卩1.?115^. Vol. 34, 1995, L1000)公开的基于光聚合的光取向。在这些专利以及研究论文中所使用的光 取向聚合物大多为基于聚肉桂酸酯的聚合物,如聚(肉桂酸乙烯酯)(PVCN)或聚(甲氧基 肉桂酸乙烯酯)(PVMC)。对于聚合物的光取向来说,暴露于UV照射的肉桂酸酯的双键参与 环加成反应以形成环丁烷,其提供各向异性以使得液晶分子在一个方向上取向,诱导 液晶取向。 此外,JP11-181127披露了一种聚合物以及一种包含该聚合物的取向层,所述聚 合物在主链(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上具有包括光反应性基团的侧链(如肉桂酸 酯)。韩国专利公开第2002-0006819号也公开了使用含有基于聚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的 取向层。 然而,这些用于取向层的常规光反应性聚合物具有热稳定性低的聚合物主链,由 此不合需要地造成取向层的稳定性劣化或有关光反应性、液晶取向或取向速率的特性变 差。例如,具有基于丙烯酸酯的主链的聚合物具有低的热稳定性,这造成取向层的稳定性的 巨大劣化,而具有属于主链的光敏基团的聚合物无法迅速地与照射在取向层上的偏振光反 应,并由此使液晶取向或取向速率劣化。液晶取向或取向速率的这种劣化引起加工效率下 降或者造成液晶显示器的液晶取向不充分,导致较低的二色性比和差的对比度。 另一方面,Bull. Korean Chem. Soc. 2002, Vol. 23, 957 公开了一种光反应性聚合 物,其包含与偶氮基团(作为重复单元的一部分)连接的重复单元。然而,此种光反应性聚 合物亦具有差的取向以及低光反应速率,并且仍然导致液晶显示器的低加工效率和差的对 t 匕。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液晶取向以 及改善的光反应速率的光学膜。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该液晶膜的显示装置。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光学膜,其包括: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所述 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至少一种由下式1表示的液晶化合物;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 所述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光反应性聚合物,所述光反应性聚合物含有由下式2a或2b 表示的重复单元: AfArfEfAi^-Es-Ai^-As 式1中,Ar^Ar# Ar 3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为具有6至40个碳原子的亚 芳基,其中,所述亚芳基可被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卤素取代基取代; EJPE^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为单键、-c( = 0)-、-0C( = 0)-、-c( = 0) 0-或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烧基(alkylene);以及 AJP A 2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由下式la表示: -Gm-Jm-Lm-Mm-Nm-Qm 式la中,Gm、Lm和Nm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为单键、-0_、-S-、_C(= 0)-、-C( = 0) 0-、-0C( = 0)-、-0C( = 0) 0-、-C( = 0)NR-、-NRC( = 0)-、-NRC( = 0)NR-、 -och2-,-ch2o-,-sch2-,-ch2s-,-cf2o-,-ocf2-,-cf2s-,-scf2-,-ch2-,- (ch2) 2->- (ch2) 3->- (CH2) 4 -、-cf2ch2-、-ch2cf2-或-cf2cf2-,其中,R为氢或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 Jm和Mm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为单键、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或具 有3至10个碳原子的亚环烷基;以及 Qm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或环氧基; 【权利要求】1. 一种光学膜,其包括: 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所述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至少一种由下式1表示的液晶化 合物;和 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所述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含有由下式2a或2b表不的重复 单元的光反应性聚合物: A1-Ar1-E1-Ar2-E2-Ar 3-A2 式1中,Ari、Ar#P Ar 3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为具有6至4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 其中,所述亚芳基可被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卤素取代基取代; EJP E 2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为单键、-C ( = 0)-、-OC ( = 0)-、-C ( = 0)0-或 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以及 心和A 2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由下式Ia表示: -Gm-Jm-Lm-Mm-Nm-Qm 式Ia中,Gm、Lm和Nm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为单键、-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光学膜及包括该光学膜的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膜,其包括: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所述第一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至少一种由下式1表示的液晶化合物;和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所述第二光学各向异性层包含含有由下式2a或2b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光反应性聚合物:[式1]A1‑Ar1‑E1‑Ar2‑E2‑Ar3‑A2式1中,Ar1、Ar2和Ar3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为具有6至4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其中,所述亚芳基可被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卤素取代基取代;E1和E2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为单键、‑C(=O)‑、‑OC(=O)‑、‑C(=O)O‑或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以及A1和A2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由下式1a表示:[式1a]‑Gm‑Jm‑Lm‑Mm‑Nm‑Qm式1a中,Gm、Lm和Nm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为单键、‑O‑、‑S‑、‑C(=O)‑、‑C(=O)O‑、‑OC(=O)‑、‑OC(=O)O‑、‑C(=O)NR‑、‑NRC(=O)‑、‑NRC(=O)NR‑、‑OCH2‑、‑CH2O‑、‑SCH2‑、‑CH2S‑、‑CF2O‑、‑OCF2‑、‑CF2S‑、‑SCF2‑、‑CH2‑、‑(CH2)2‑、‑(CH2)3‑、‑(CH2)4‑、‑CF2CH2‑、‑CH2CF2‑或‑CF2CF2‑,其中,R为氢或具有l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Jm和Mm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为单键、具有l至1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或具有3至10个碳原子的亚环烷基;以及Qm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或环氧基;式2a或式2b中,独立地,q为0至4的整数:m为50至5000的整数;以及R1、R2、R3和R4中的至少一个是选自下式3a或式3b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Rl至R4中,除了式3a或式3b的基团以外的剩余基团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选自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至12个碳原子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40个碳原子的芳基;以及含有氧、氮、磷、硫、硅和硼中的至少一种的极性官能团,当Rl至R4不为氢、卤素或极性官能团时,选自Rl与R2组合以及R3与R4组合中的至少一个组合被键合在一起以形成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叉基;或者Rl或R2与R3或R4键合以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具有4至12个碳原子的脂族环或具有6至24个碳原子的芳族环,式3a或式3b中,A为单键、氧、硫或‑NH‑;B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羰基、羧基、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4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40个碳原子的亚杂芳基;X为氧或硫;R9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亚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3至12个碳原子的亚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4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7至15个碳原子的亚芳烷基、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亚炔基;R10至R14中的至少一个是由–L‑R15‑R16‑(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芳基)表示的基团,R10至R14中,除了–L‑R15‑R16‑(取代或未取代的C6‑C40芳基)的基团以外的剩余基团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独立地选自氢;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40个碳原子的芳基;以及含有第14族、15族或16族的杂元素的具有6至4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L选自氧、硫、‑NH‑、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羰基、羧基、‑CONH‑、以及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4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R15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l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以及R16选自单键、‑O‑、‑C(=O)O‑、‑OC(=O)‑、‑NH‑、‑S‑和–C(=O)‑。...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昌全成浩崔大胜洪美罗柳东雨
申请(专利权)人:LG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