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管道清淤车,包括130型双排座载重汽车,其特征是将130型双排座载重汽车改装为在汽车驾驶室增设变速器(1)、变速手柄(1-1)、交流发电机(4)、分动器(2)、转换手柄(3)、电器仪表盘(5),在汽车中部设一污泥箱(6)、箱底部有放污泥活门(7)、上部有一污泥导槽(8)和支架(9)联接,在汽车后部添加一方形支架(9),支架(9)的上部装连滑轮(10、11)、左侧上部装连双线钢绳卷扬机(13)、下部配连一外设电器仪表盘(20)、后侧上部装连电动电缆卷盘机(14)、下部设置有两个挂钩(19)、挂钩上挂备用泥斗、右侧上方置一污泥导槽(8)、在支架内部设连有弯导轨(15)、直导轨(16)、活瓣(18)和作业泥斗,活瓣装连于两导轨(15、16)底部,在变速器(1)上装连着变速手柄(1-1)、分动器(2)上装连有转换手柄(3),交流发电机(4)连接汽车动力输出轴,发电机(4)的输出电缆(17)分别连接车内电器仪表盘(5)、外设电器仪表盘(24)、钢绳卷扬机(13)和经由电缆卷盘机(14)连接泥斗,卷扬机(13)的双线钢绳(12)通过滑轮(10、11)连接泥斗,所组成的下水管道清淤车,所述的泥斗为污水中作业动力泥斗(B),由斗身(21)、提梁(22)、电动机(24)、电机引线电缆(24-1)、电动水轮(25)、双线钢绳(12)、电缆(17)、防护罩(23)、导向滚轴(26)、易换卡子(27)和快速接线盒(28)所组成,斗身(21)的前部为一开口筒式结构、后部装连二台电动机(24)连带水轮(25),在位于电动水轮(25)前部、后部斗身上均罩连防护网罩(23),斗身(21)上装连提梁(22),提梁(22)上装连双线钢绳(12)并通过快换卡子(27)连接卡固,电动机(24)由电机引线电缆(24-1)通过快速接线盒(28)连接电缆(17),在斗身(21)的两侧各装有上下两对导向滚轴(26)并分别经活瓣(18)与弯形轨道(15)、直形轨道(16)动配合连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城市市政工程机械,具体地是一种下水管道清淤车。
技术介绍
现在我国中、小城市下水管道清淤工作多为双井人力作业。从一井口用长竹片将牵拉缆绳导入另一井口,然后拴上扒泥筒在两井口间来回牵拉,待泥筒盛污泥后用绞车把泥筒提到地面,将筒中的淤泥倒入等待运污泥的车斗中。如此循环往复,将两井间的下水管道管段清淤完成,再改到另外两井间管段清淤作业。此种双井人力清淤作业,其体力劳动重,劳动条件差,效率低,不适合现代文明城市要求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下水道清淤车,达到一车两用,既可以进行单井机械化清淤作业,又可行走将清出的污泥运到垃圾场,适于对有水、无水、少水污泥的清出作业,使用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双排座130型载重汽车改装成为在汽车驾驶室增设新变速器、变速手柄、交流发电机、分动器、转换手柄、电器仪表盘,在汽车中部加设污泥箱,污泥箱底侧制有放污泥活门,在汽车后部装设支架,支架的顶部装有滑轮、左侧上部装有双线钢绳卷扬机、后侧上部装有电动电缆卷盘机、右侧上部装有污泥导槽,在支架内部设有弯导轨、直导轨、活瓣和动力泥斗,为了在作业井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铨,
申请(专利权)人:程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