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义浩专利>正文

桥墩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1354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墩防撞装置,包括桥墩,桥墩上设有撞击缓冲装置,撞击缓冲装置包括由外至内套设于桥墩上的防撞层和与桥墩滑动配合的护套,防撞层与护套之间设有腔体,防撞层与护套上下两端设有用于将所述腔体密封的密封端盖,腔体内设有浮力装置和多个弹簧减震筒,弹簧减震筒内设有沿其轴向滑动配合的活塞,活塞两侧分别设有作用在活塞两端与弹簧减震筒两端之间的且处于常态的弹簧,活塞一端设有连接杆并沿弹簧减震筒轴向从弹簧减震筒内向外伸出与防撞层连接,弹簧减震筒上的连接杆伸出方向相反的一端与护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吸收肇事船舶的动能,削减动量,增强了桥墩的抗冲击能力,起到对桥墩的保护作用,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墩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撞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桥梁由于其跨越江河,方便两岸联系,缩短公路里程等特点被大量修建,与此同时水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也使得船舶的数量、吨位不断增加。船撞桥事故在世界各地一直在不断地发生,船撞桥事故的频率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高。由船撞桥事故所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破坏是惊人的。很多船撞桥事故轻则损失数万元,重则人员伤亡,损失以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数十亿美元计,大量的间接损失更是难以计算。目前,通常采用废旧轮胎固定在桥墩表面,这种只能预防小型的船舶,对于质量稍大一些或航速稍大的船舶,就不能很好的吸收船舶的巨大动能,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吸收肇事船舶的动能,削减动量,防止桥墩遇船舶撞击而发生结构毁坏,提高桥墩安全性的桥墩防撞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包括桥墩,所述桥墩上设有撞击缓冲装置,撞击缓冲装置包括由外至内套设于桥墩上的防撞层和与桥墩滑动配合的护套,所述防撞层与护套之间设有腔体,所述防撞层与护套上下两端设有用于将所述腔体密封的密封端盖,所述腔体内设有浮力装置和多个弹簧减震筒,所述弹簧减震筒内设有沿其轴向滑动配合的活塞,活塞两侧分别设有作用在所述活塞两端与所述弹簧减震筒两端之间的且处于常态的弹簧,所述活塞一端设有连接杆并沿所述弹簧减震筒轴向从弹簧减震筒内向外伸出与防撞层连接,所述弹簧减震筒上的连接杆伸出方向相反的一端与护套连接。 在本技术中,整个装置通过其内部的浮力装置漂浮在水中,可以随着水面的波动上升或下降,不仅便于维护,另外也不用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水位的情况,在桥墩上设置大面积的防撞装置,节约了成本。弹簧减震筒可以吸收肇事船舶撞击的动能,其内部双向弹簧的设置不仅可以削减船舶的动量,防止桥墩遇船舶撞击而发生结构毁坏,提高桥墩安全性,还可以防止活塞压缩弹簧后,弹簧回弹,活塞对弹簧减震筒的损害。 作为优化,所述桥墩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至少I个撞击缓冲装置。可以根据航道的通航能力,船舶的吨位,设置多层,不同吨位的船撞击的位置不同,能更好的保护桥墩,同时可以单独对某一层损坏的撞击缓冲装置进行更换,减小了维护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防撞层包括撞击溃缩装置,所述撞击溃缩装置包括由外至内设置的第一防撞层和第二防撞层,所述第一防撞层与第二防撞层之间设有多个溃缩柱,所述溃缩柱的两端分别于第一防撞层和第二防撞层连接固定,所述溃缩柱为四边形框架结构,所述溃缩柱的各个表面上分别沿其轴向均匀设有多个溃缩孔。增加船舶碰撞时的溃缩量,吸收冲击能量增加,使传递到桥墩的能量减小。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防撞层与第二防撞层之间还填充有密度低于水的柔性材料。这种密度低于水的柔性材料可以是泡沫等材料,柔性材料具有一定缓冲作用,不仅可以吸收撞击产生的动能,还可以为整个装置提供浮力,防止撞击后下沉。 作为优化,所述溃缩孔为条形孔,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溃缩柱的轴向方向。不仅减轻了自身的重量,还增加了碰撞时的溃缩量,使装置吸收冲击能量增多。 作为优化,所述防撞层还包括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撞层内的第三防撞层,所述第二防撞层与所述第三防撞层之间填充有泡沫或若干弹性球体。依靠弹性球体的弹性形变,吸收撞击动能,减少对桥墩的伤害。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防撞层的外表面设有弹性橡胶垫。进一步的减小肇事船舶对桥梁的损伤。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防撞层、所述第二防撞层和所述第三防撞层由不锈钢或玻璃钢制成。因为撞击缓冲装置长期处于水中或潮湿的环境中,避免了发生生锈腐蚀现象,提高了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有效吸收肇事船舶的动能,削减动量,增强了桥墩的抗冲击能力,起到对桥墩的保护作用,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且装置经久耐用,维护保养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弹簧减震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溃缩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桥墩防撞装置,包括桥墩,所述桥墩上设有撞击缓冲装置,撞击缓冲装置包括由外至内套设于桥墩上的防撞层和与桥墩滑动配合的护套1,所述防撞层与护套I之间设有腔体2,所述防撞层与护套I上下两端设有用于将所述腔体2密封的密封端盖,所述腔体2内设有浮力装置7和多个弹簧减震筒3,所述弹簧减震筒3内设有沿其轴向滑动配合的活塞4,活塞4两侧分别设有作用在所述活塞4两端与所述弹簧减震筒3两端之间的且处于常态的弹簧5,所述活塞4 一端设有连接杆6并沿所述弹簧减震筒3轴向从弹簧减震筒3内向外伸出与防撞层连接,所述弹簧减震筒3上的连接杆6伸出方向相反的一端与护套I连接。浮力装置7为气囊等其他可以提供浮力的装置,作为优选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选用气囊作为为撞击缓冲装置提供浮力的浮力装置7。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桥墩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至少I个撞击缓冲装置。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撞层包括撞击溃缩装置,所述撞击溃缩装置包括由外至内设置的第一防撞层8和第二防撞层9,所述第一防撞层8与第二防撞层9之间设有多个溃缩柱10,所述溃缩柱10的两端分别于第一防撞层8和第二防撞层9连接固定,所述溃缩柱10为四边形框架结构,所述溃缩柱10的各个表面上分别沿其轴向均匀设有多个溃缩孔11。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撞层8与第二防撞层9之间还填充有泡沫15。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溃缩孔11为条形孔,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溃缩柱10的轴向方向。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撞层还包括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撞层9内的第三防撞层12,所述第二防撞层9与所述第三防撞层12之间填充有泡沫13。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撞层8的外表面设有弹性橡胶垫14。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撞层8、所述第二防撞层9和所述第三防撞层12由不锈钢或玻璃钢制成。 当肇事船舶撞击到本技术上时,最外面的撞击溃缩装置上的溃缩柱10开始溃缩,如果船舶的吨位较大或速度较快,撞击溃缩装置抵消不了撞击的动能,船舶就会继续撞击到吸能装置上,弹性球体13继续吸收撞击动能,另外弹簧减震筒3也同时开始吸能,减小剩余撞击动能,提高桥墩的安全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包括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上设有撞击缓冲装置,撞击缓冲装置包括由外至内套设于桥墩上的防撞层和与桥墩滑动配合的护套,所述防撞层与护套之间设有腔体,所述防撞层与护套上下两端设有用于将所述腔体密封的密封端盖,所述腔体内设有浮力装置和多个弹簧减震筒,所述弹簧减震筒内设有沿其轴向滑动配合的活塞,活塞两侧分别设有作用在所述活塞两端与所述弹簧减震筒两端之间的且处于常态的弹簧,所述活塞一端设有连接杆并沿所述弹簧减震筒轴向从弹簧减震筒内向外伸出与防撞层连接,所述弹簧减震筒上的连接杆伸出方向相反的一端与护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墩防撞装置,包括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上设有撞击缓冲装置,撞击缓冲装置包括由外至内套设于桥墩上的防撞层和与桥墩滑动配合的护套,所述防撞层与护套之间设有腔体,所述防撞层与护套上下两端设有用于将所述腔体密封的密封端盖,所述腔体内设有浮力装置和多个弹簧减震筒,所述弹簧减震筒内设有沿其轴向滑动配合的活塞,活塞两侧分别设有作用在所述活塞两端与所述弹簧减震筒两端之间的且处于常态的弹簧,所述活塞一端设有连接杆并沿所述弹簧减震筒轴向从弹簧减震筒内向外伸出与防撞层连接,所述弹簧减震筒上的连接杆伸出方向相反的一端与护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防撞装置,起特征在于:所述桥墩沿其轴向方向设有至少I个撞击缓冲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防撞装置,起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层包括撞击溃缩装置,所述撞击溃缩装置包括由外至内设置的第一防撞层和第二防撞层,所述第一防撞层与第二防撞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义浩郭辰
申请(专利权)人:郭义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