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工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035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勘探工程车。主要解决现有的工程车驾驶室空间狭小、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其特征在于:驾驶室(1)为可容纳前后排座椅(2,3)的加长形状,后排座椅(3)的底部固定有至少2个带倒钩的卡销(4),在底盘(5)上对应卡销(4)的位置上固定有卡座(6),卡座(6)上的卡台下方侧壁上有顶丝孔(7)。该勘探工程车驾驶室内空间使用灵活,既可多乘坐人又可方便地拆下座椅装载仪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率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勘探领域中使用的特种车,尤其是勘探工程车
技术介绍
在石油勘探过程中,常利用勘探工程车装载勘探设备和仪器在野外进行勘探作业,目前的工程车的驾驶室为单排结构,进行野外勘探的技术人员多时只能另外跟随其它车辆,现有的工程车驾驶室空间狭小,其中无法装载精密仪器,使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工程车驾驶室空间狭小、使用效率低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勘探工程车,该勘探工程车驾驶室内空间使用灵活,既可多乘坐人又可方便地拆下座椅装载仪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率高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勘探工程车包括驾驶室及底盘,驾驶室为可容纳前后排座椅的加长形状,后排座椅的底部固定有至少2个带倒钩的卡销,在底盘上对应卡销的位置上固定有卡座,卡座上的卡台下方侧壁上有顶丝孔。上述的后排座椅为箱体状且其盖板与之通过合页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进行野外勘探时,技术人员可坐在后排座椅上随该车一起进入勘探现场,不用另外跟随其它车辆;由于后排座椅拆卸、安装灵活,当随车装载精密仪器时,可将后排座椅方便地拆卸下来,在此空间内装载。驾驶室内空间使用灵活,既可多乘坐人又可方便地拆下后排座椅装载仪器,结构简单、使用效率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驾驶室,2-前排座椅,3-后排座椅,4-卡销,5-底盘,6-卡座,7-顶丝孔,8-盖板,9-合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勘探工程车包括驾驶室1及底盘5,驾驶室1为可容纳前后排座椅(2,3)的加长形状,后排座椅3的底部固定有至少2个带倒钩的卡销4,在底盘5上对应卡销4的位置上固定有卡座6,后排座椅3通过卡销4与卡座6能够很容易地插座在底盘5上,卡座6上的卡台下方侧壁上有顶丝孔7,利用顶丝把卡销4从卡座6内推出,向上提后排座椅3,可容易地拆下后排座椅3。后排座椅3为箱体状且其盖板8与之通过合页9连接,可在后排座椅3内装一些常用工具。进行野外勘探时,技术人员可坐在后排座椅3上随该车一起进入勘探现场,不用另外跟随其它车辆;由于后排座椅3拆卸、安装灵活,当随车装载精密仪器时,可将后排座椅3方便地拆卸下来,在此空间内装载。驾驶室内空间使用灵活,既可多乘坐人又可方便地拆下后排座椅3装载仪器,结构简单、使用效率高。权利要求1.一种勘探工程车,包括驾驶室(1)及底盘(5),其特征在于驾驶室(1)为可容纳前后排座椅(2,3)的加长形状,后排座椅(3)的底部固定有至少2个带倒钩的卡销(4),在底盘(5)上对应卡销(4)的位置上固定有卡座(6),卡座(6)上的卡台下方侧壁上有顶丝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勘探工程车,其特征在于后排座椅(3)为箱体状且其盖板(8)与之通过合页(9)连接。专利摘要一种勘探工程车。主要解决现有的工程车驾驶室空间狭小、使用效率低的问题。其特征在于驾驶室(1)为可容纳前后排座椅(2,3)的加长形状,后排座椅(3)的底部固定有至少2个带倒钩的卡销(4),在底盘(5)上对应卡销(4)的位置上固定有卡座(6),卡座(6)上的卡台下方侧壁上有顶丝孔(7)。该勘探工程车驾驶室内空间使用灵活,既可多乘坐人又可方便地拆下座椅装载仪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率高的特点。文档编号B60N2/24GK2756490SQ20042006398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福君, 周鸿涛, 赵海伦, 张清义 申请人: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勘探工程车,包括驾驶室(1)及底盘(5),其特征在于:驾驶室(1)为可容纳前后排座椅(2,3)的加长形状,后排座椅(3)的底部固定有至少2个带倒钩的卡销(4),在底盘(5)上对应卡销(4)的位置上固定有卡座(6),卡座(6)上的卡台下方侧壁上有顶丝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君周鸿涛赵海伦张清义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