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德超专利>正文

车用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83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安全防护设备,特别是车用安全座椅。技术方案是:组成包括座椅体(1)、导轨(2)、电控锁(3)、弹簧(4),座椅体(1)匹配在导轨上,导轨(2)的尾端铰接在汽车底盘(7)上,电控锁(3)设置在座椅体与底盘之间,座椅体、导轨通过电控锁(3)依次压缩约束在底盘(7)上,底盘与座椅体之间还设有弹簧,也被电控锁压缩约束在底盘上,电控锁(3)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汽车的迎面前方位置。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电控锁自动开启,压缩在底盘上的弹簧释放,将导轨、座椅体弹起,自动向后滑动,并翘起一定角度,防止座椅体上的人员(乘客或司机)因强烈的惯性作用脱离座椅,冲向前方,发生危险。(*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安全防护设备,特别是车用安全座椅。技术背景-目前,汽车的碰撞事故时有发生,部分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主要的原 因是汽车发生激烈的碰撞事故时,车内乘客或司机因强烈的惯性作用而被抛 出驾驶室或撞在方向盘上,导致流血伤亡;虽安全气囊已逐步推广,但因其高 造价,难维护,有效性差等问题得不到广泛的使用。安全气囊是从方向盘上对 坐椅上的人员进行安全防护的,而汽车的座椅本身还没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安全座椅,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对坐椅 上的人员起到安全防护作用,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车用安全座椅组成包括座椅体、导轨、电控锁、 弹簧,座椅体匹配在导轨上,导轨的尾端铰接在汽车底盘上,电控锁设置在座 椅体与底盘之间,座椅体、导轨通过电控锁依次压縮约束在底盘上,底盘与座 椅体之间还设有弹簧,也被电控锁压縮约束在底盘上,电控锁的控制开关设置 在汽车的迎面前方位置。电控锁是公知公用的设备,通过控制开关的来控制锁具的自动开启,本实 用新型中,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设置在汽车的迎面前方位置上的控制开关 动作,控制电控锁自动开启,压縮在底盘上的弹簧释放,将导轨、座椅体弹起, 由于导轨的尾部铰接在底盘上,导轨的首部抬起,翘起一定角度,匹配在导轨 上的座椅体自动向后滑动,并翘起一定角度,防止座椅体上的人员(乘客或司 机)因强烈的惯性作用脱离座椅,冲向前方,发生危险。轨道的尾端与底盘之间的铰轴上设有弹簧,弹簧释放时,推动轨道首端抬 起;在轨道的首端也设有弹簧,顶在座椅体上,该弹簧释放时,推动座椅体向 后移动。上述弹簧推动座椅体带动乘客或司机沿导轨向车后的方向作运动,使 乘客或司机的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较大幅度的降低。电控锁被固定在车辆底盘上,用以束缚弹簧,使其处于蓄发状态,准备随 时启动。为提高安全座椅的稳定性,在导轨的尾部设有支杆,支杆支撑座椅体。本技术是为最大限度的保证乘客或司机的生命安全,防止车辆高速碰 撞时,车内坐椅上的人员因无法克服强烈的惯性作用而被抛出车外或撞向方向 盘等结构而导致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为了安全,考虑到弹簧的塑性变形作用,该系统内的弹簧要定期保养或更 换。另外,为了适应本技术,车辆座椅上的安全带的固定点也需要相应改 变,安全带的固定点设置在座椅体上,在整个座椅向后移动时,安全带始终约 束座椅上的人员,并不受座椅翘起移动的影响。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最大限度的保证乘客或司机的生命 安全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弹簧释放后结构示意图。图中座椅体l,轨道2,电控锁3,弹簧4、 5、 6,底盘7,支杆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实施例中,车用安全座椅组成包括座椅体l、导轨2、电控锁3、弹簧4,座椅体匹配在导轨上,导轨的尾端铰接在汽车底盘上,电控锁设置在座椅体与 底盘之间,座椅体、导轨通过电控锁依次压縮在底盘7上,底盘与座椅体之间 还设有弹簧,也被电控锁压縮在底盘上,电控锁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汽车的迎面前方位置。轨道2的尾端与底盘7之间的铰轴上设有弹簧6,在轨道2的首端也设有弹簧5,顶在座椅体l上。为提高安全座椅的稳定性,在导轨2的尾部设有支杆8,支杆支撑座椅体l。当汽车发生强烈碰撞致使保险杠发生严重变形时,安全座椅上处于锁闭状态的电控锁3打开,此时处于压縮状态的弹簧4和处于巻曲状态的弹簧6释放,使安全座椅翘起一定角度,以防止乘客或司机因强烈的惯性作用脱离座椅,冲向前方,发生危险。同一时刻,处于压縮状态的弹簧5也瞬时释放,推动安全座椅带动乘客或司机沿导轨向车后的方向作运动,使乘客或司机的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较大幅度的降低。弹簧4, 5, 6的作用都是为最大限度的保证乘客或司机的生命安全,防止车辆高速碰撞时,车内前排的乘客或司机因无法克服强烈的惯性作用而被抛出车外或撞向方向盘等结构而导致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电控锁3被固定在车辆底盘上,用以束缚弹簧4、 5、 6,使其处于蓄发状态,准备随时启动。电控锁采用触发式,其开关安装在汽车保险杠内侧,当保险杠发生严重形变时,处于内侧的开关被触发,遂将安全座椅启动,同时也可避免因误操作触发安全座椅而带来不便。权利要求1、 -一种车用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组成包括座椅体O)、导轨(2)、电控 锁(3)、弹簧(4),座椅体(1)匹配在导轨上,导轨(2)的尾端铰接在汽车 底盘(7)上,电控锁(3)设置在座椅体与底盘之间,座椅体、导轨通过电控 锁(3)依次压縮约束在底盘(7)上,底盘与座椅体之间还设有弹簧(4),也被 电控锁压縮约束在底盘上,电控锁(3)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汽车的迎面前方位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车用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轨道(2)的首端也 设有弹簧(5),顶在座椅体(1)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车用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轨道(2)的尾 端与底盘(7)之间的铰轴上设有弹簧(6)。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车用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导轨(2)的尾 部设有支杆(8),支杆(8)支撑座椅体(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安全防护设备,特别是车用安全座椅。技术方案是组成包括座椅体(1)、导轨(2)、电控锁(3)、弹簧(4),座椅体(1)匹配在导轨上,导轨(2)的尾端铰接在汽车底盘(7)上,电控锁(3)设置在座椅体与底盘之间,座椅体、导轨通过电控锁(3)依次压缩约束在底盘(7)上,底盘与座椅体之间还设有弹簧,也被电控锁压缩约束在底盘上,电控锁(3)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汽车的迎面前方位置。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电控锁自动开启,压缩在底盘上的弹簧释放,将导轨、座椅体弹起,自动向后滑动,并翘起一定角度,防止座椅体上的人员(乘客或司机)因强烈的惯性作用脱离座椅,冲向前方,发生危险。文档编号B60N2/427GK201021156SQ20072014397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赵德超 申请人:赵德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组成包括座椅体(1)、导轨(2)、电控锁(3)、弹簧(4),座椅体(1)匹配在导轨上,导轨(2)的尾端铰接在汽车底盘(7)上,电控锁(3)设置在座椅体与底盘之间,座椅体、导轨通过电控锁(3)依次压缩约束在底盘(7)上,底盘与座椅体之间还设有弹簧(4),也被电控锁压缩约束在底盘上,电控锁(3)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汽车的迎面前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超
申请(专利权)人:赵德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