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其辉专利>正文

直拉式汽车门拉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82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拉式汽车拉手,包括主体、拉手,设在主体和拉手之间的由支座、立杆、连接杠杆、销轴、拐臂、顶块等组成的杠杆式联动解锁机构,以及使拉手联动复位的扭簧。本设计利用杠杆式原理设计的解锁机构使操作时减轻拉力,改变了传统复杂的捏拉把手开门方式,具有结构合理、外形豪华美观、操作方便轻松等优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汽车附件,尤其是轿车门的拉手结构。汽车门的拉手是开启车门的必备附件,拉手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用户使用的方便性和外形美观性,现有技术的轿车门拉手都是传统的捏拉式开启结构,打开车门比较困难,如使用者未掌握捏拉同步的开启方法,往往需经多次捏拉动作才能打开,使用者感到很不方便;在外形造型上亦感觉不美观。本技术的目的皆在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提出一种开启方便、直拉就开启的直拉式汽车门拉手。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直拉式汽车门拉手包括主体和与主体曲面贴合的拉手,拉手端部设有紧配的弹簧扣座,座内设有卡入车门内的弹簧扣,在主体和拉手之间设有与拉手联动的解锁机构和使拉手联动复位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机构为杠杆式结构,包括设在主体内腔的支座,支座在靠近拉手一端有一对立柱,与拉手连体的立杆穿过主体竖立于两立柱之间,由销轴铰接在支座两侧壁之间的连接杠杆呈长环形结构,其一端正中有一拨叉,另一端有一偏离中心的拨头,拨叉穿插入立杆的立杆孔中,拐臂嵌装在支座中并与支座偏离中心一侧铰接,其铰接轴与销轴互相垂直,拐臂在偏离中心的另一边开有拨头槽,连接杠杆的拨头嵌入在拨头槽中,拐臂的悬臂端连接有顶销轴,轴上设有顶推锁块实现解锁的顶块。所述的主体上开有锁孔,支座上设有穿过连接杠杆的锁壳,锁壳与锁孔同心,形成锁芯的安装孔。该直拉式汽车门拉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外形豪华美观、操作方便、轻松等优点,利用杠杆式原理设计的解锁机构使操作时减轻拉力,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改变了传统的捏拉把手开门方式,无论是男女老幼均会操作自如。以下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拉手方案1侧视结构示意图(后门拉手)。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拉手方案2侧视结构示意图(前门拉手)。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直拉式汽车门拉手方案1(参见图1-3)用于后门,包括一由塑料材质注塑成型的主体(1),与主体曲面(12)贴合的同为塑料注塑成型的拉手(9),主体和拉手由杠杆式的联动解锁机构连接后安装在汽车门上,主体端具有连接螺孔(17),拉手另一端部设有紧配的弹簧扣座(10),座内设有卡入车门内的弹簧扣(11),主体和拉手在与汽车门接触面上均设有胶垫(8)。主体和拉手之间设有杠杆式的联动解锁机构,该机构包括设在主体内由压铸成型的支座(2),支座利用主体材质的弹性扣接在主体一端内侧凹槽中,连接螺孔(17)就是设在支座(2)的侧板上,支座在靠近拉手一端有一对垂直向上的立柱(6),与拉手连体的立杆(7)穿过主体竖立于两立柱之间,用销轴(14)铰接在支座两侧壁(13)之间有一呈长环形结构的连接杠杆(5),连接杠杆在正中位置有一拨叉(18),另一端有一偏离中心的拨头(21)。拨叉穿插入立杆的长方形立杆孔(19)中。拐臂(3)嵌装在支座中并与支座偏离中心一侧铰接,其铰接轴与连接杠杆的铰接销轴(14)互相垂直,拐臂在偏离中心的另一边开有拨头槽(20),连接杠杆的单面拨头嵌入在拨头槽中,拐臂呈角尺型,在其悬臂端连接有顶销轴(15),轴上设有顶推锁块(图中未示)实现解锁的顶块(4)。直拉式汽车门拉手方案2(参见图4-6)用于前门,它与方案1的区别仅仅在于主体上开有锁孔(23),支座上设有穿过连接杠杆的锁壳(22),锁壳与锁孔同心,且不影响连接杠杆的转动,作为锁芯的安装孔,本拉手可利用现成的门锁结构和钥匙,安装时不必改动车上的原来位置。另外,拐臂的形状呈弧形,其余结构都与方案1相同。拉手联动复位机构即在连接杠杆与支座的铰接销轴(14)上套装有扭簧(16),扭簧的一端扣压在连接杠杆上,另一端扣压在支座内一小柱上,扭簧的作用力始终使连接杠杆处于抬头状态,使拉手与主体的曲面(12)紧紧贴合。欲想开启汽车门,手扶拉手往外拉,拉手上的立杆带动拨叉克服扭簧作用力使连接杠杆绕销轴转动的同时,使拨头槽中的拨头推动拐臂绕着垂直销轴的铰接轴摆动一个角度,从而带动拐臂上的顶销顶推锁块(图中未示)而实现解锁,汽车门即被开启,这是手拉开启方式,方案2是由钥匙开启,可达同样目的,开门后手一松开,拉手就在扭簧的作用下恢复至原来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直拉式汽车门拉手,包括主体(1)和与主体曲面(12)贴合的拉手(9),拉手端部设有紧配的弹簧扣座(10),座内设有卡入车门内的弹簧扣(11),在主体和拉手之间设有与拉手联动的解锁机构和使拉手联动复位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机构为杠杆式结构,包括设在主体内腔的支座(2),支座在靠近拉手一端有一对立柱(6),与拉手连体的立杆(7)穿过主体竖立于两立柱之间,由销轴(14)铰接在支座两侧壁(13)之间的连接杠杆(5)呈长环形结构,其一端正中有一拨叉(18),另一端有一偏离中心的拨头(21),拨叉穿插入立杆的立杆孔(19)中,拐臂(3)嵌装在支座中并与支座偏离中心一侧铰接,其铰接轴与销轴互相垂直,拐臂在偏离中心的另一边开有拨头槽(20),连接杠杆的拨头(21)嵌入在拨头槽中,拐臂的悬臂端连接有顶销轴(15),轴上设有顶推锁块实现解锁的顶块(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拉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上开有锁孔(23),支座(2)上设有穿过连接杠杆的锁壳(22),锁壳与锁孔同心,形成锁芯的安装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拉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手联动复位机构即在连接杠杆(5)与支座(2)的铰接销轴(14)上套装有扭簧(16),扭簧的一端扣压在连接杠杆上,另一端扣压在支座内一小柱上。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拉式汽车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和拉手(9)在与汽车门接触面上均设有胶垫(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拉式汽车拉手,包括主体、拉手,设在主体和拉手之间的由支座、立杆、连接杠杆、销轴、拐臂、顶块等组成的杠杆式联动解锁机构,以及使拉手联动复位的扭簧。本设计利用杠杆式原理设计的解锁机构使操作时减轻拉力,改变了传统复杂的捏拉把手开门方式,具有结构合理、外形豪华美观、操作方便轻松等优点。文档编号B60N3/02GK2433106SQ0021842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薛其辉 申请人:薛其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拉式汽车门拉手,包括主体(1)和与主体曲面(12)贴合的拉手(9),拉手端部设有紧配的弹簧扣座(10),座内设有卡入车门内的弹簧扣(11),在主体和拉手之间设有与拉手联动的解锁机构和使拉手联动复位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机构为杠杆式结构,包括设在主体内腔的支座(2),支座在靠近拉手一端有一对立柱(6),与拉手连体的立杆(7)穿过主体竖立于两立柱之间,由销轴(14)铰接在支座两侧壁(13)之间的连接杠杆(5)呈长环形结构,其一端正中有一拨叉(18),另一端有一偏离中心的拨头(21),拨叉穿插入立杆的立杆孔(19)中,拐臂(3)嵌装在支座中并与支座偏离中心一侧铰接,其铰接轴与销轴互相垂直,拐臂在偏离中心的另一边开有拨头槽(20),连接杠杆的拨头(21)嵌入在拨头槽中,拐臂的悬臂端连接有顶销轴(15),轴上设有顶推锁块实现解锁的顶块(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其辉
申请(专利权)人:薛其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