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其辉专利>正文

电动座椅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363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座椅骨架,以互相固定的前固定架(9)、后固定架(4)、两侧下滑道(17)构成与车架固定的基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下滑道(17)上设有沿其可滑移的上滑道(13),上滑道上设有三根平行排列的前连杆(8)、中连杆(5)、后连杆(20),并分别支承在与上滑道固定的连杆固定座(10)和固定板(14)中;前连杆与中连杆之间、中连杆与后连杆之间分别设有前电机固定座(12)和后电机固定座(22);前连杆(8)两侧端设有与椅子固定的前紧固钳(7),后连杆(20)两侧端设有与椅子固定的后紧固钳(1),该后紧固钳通过长连杆(15)与中连杆(5)铰接;所述的前电机固定座(12)上设有实现前部升降的前升降机构,后电机固定座(22)上设有实现后部升降的后升降机构;所述的两侧上滑道(13)尾端之间设有驱动上滑道沿下滑道(17)滑移的前、后移动机构。(*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骨架,尤其是电动升降和前后移动的座椅骨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动座椅骨架,以互相固定的前固定架、后固定架、两侧下滑道构成与车架固定的基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下滑道上设有沿其可滑移的上滑道,上滑道上设有三根平行排列的前连杆、中连杆、后连杆,并分别支承在与上滑道固定的连杆固定座和固定板中;前连杆与中连杆之间、中连杆与后连杆之间分别设有前电机固定座和后电机固定座;前连杆两侧端设有与椅子固定的前紧固钳,后连杆两侧端设有与椅子固定的后紧固钳,该后紧固钳通过长连杆与中连杆铰接;所述的前电机固定座上设有实现前部升降的前升降机构,后电机固定座上设有实现后部升降的后升降机构;所述的两侧上滑道尾端之间设有驱动上滑道沿下滑道滑移的前、后移动机构。所述的前连杆、中连杆和中连杆、后连杆分别与前电机固定座和后电机固定座的两端轴孔活动配合连接。所述的前升降机构包括由相关按钮开启的前升降电机,其输出端的变速箱连接在前电机固定座下部,电机输出的钢丝软轴与变速箱内的蜗轮副形成传动关系,蜗轮再与短丝杆传动连接,伸缩拉杆与丝杆啮合作轴向移动,其尾端与连接板铰接,而该连接板又与前连杆固定。所述的后升降机构包括由相关按钮开启的后升降电机,其输出端的变速箱连接在后电机固定座下部,电机输出的钢丝软轴与变速箱内的蜗轮副形成传动关系,蜗轮再与短丝杆传动连接,伸缩拉杆与短丝杆啮合作轴向移动,其尾端与连接板铰接,而该连接板又与中连杆固定。所述的前、后移动机构包括由相关按钮开启的移动电机,其输出两端的变速箱连接在两侧上滑道尾端,电机输出的钢丝软轴与变速箱内的蜗轮副形成传动关系,蜗轮再与长丝杆传动连接,而长丝杆与固定在下滑道内的螺母啮合。所述的上滑道与下滑道的结合滑移面上设有以塑料架定位的钢球和滚柱,以及限位上滑道滑移的限位件。所述的前连杆两侧端通过与其固定的拨板同前紧固钳铰接。所述的后连杆两侧端上的后紧固钳通过固定在后连杆两端的附件I、附件II、附件III的互相铰接后再固定在附件III上,而附件I同时又与长连杆铰接,该长连杆又与固定在中连杆两端的拨板铰接。所述的后紧固钳上设有固定的保险带固定板。所述的前固定架下方设有与车架固定的呈 型的固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连接车架的基准件上设置了实现前部升降的前升降机构、实现后部升降的后升降机构和实现前、后移动的移动机构,并在上述机构上设置了连接椅子的前、后紧固钳,从而通过操纵各功能按钮实现座椅骨架的高、低、前、后、前倾、后仰调节,使身高不等的驾驶员能舒适、安全、快速地调节到最佳坐姿和视觉角度,其安装简单,使用安全可靠,调节灵活方便,是驾驶员的理想座椅。图2为附图说明图1的后视图。图3为图1的A向视图。图4为图1的B向视图。图5为图1的C-C剖视图。图6为图1的D-D剖视图。参见图1-2,电动座椅骨架安装在车架与椅子之间。以互相固定的前固定架9、后固定架4、固定架压块16、两侧下滑道17构成连接车架的基准件,前固定架的下方设有呈 型的固定板31,与车架固定(参见图3)。下滑道上设有可滑移的上滑道13,上滑道上设有三根平行排列的前连杆8、中连杆5、后连杆20。其中前连杆和后连杆通过两端的连杆固定座10固定在上滑道13上,中连杆5通过两端的固定板14固定在上滑道上,并支承在连杆固定座和固定板轴孔中可转动,但其轴向受焊接在连杆固定座和固定板旁的前、中、后连杆上的限位圈11而限位,前、中连杆上同时套装有前电机固定座12,为此,前电机固定座上有2个轴孔,前、中连杆穿插其上活动配合可转动。中、后连杆上同时套装有后电机固定座22,后电机固定座的2个轴孔,分别穿插活动配合可转动的中连杆和后连杆。同时在前连杆8的两侧端设有连接椅子的前紧固钳7,抱箍式的前紧固钳与焊固在前连杆上的拨板34相铰接(参见图4)。后连杆20两侧端设有连接椅子的后紧固钳1,首先,由附件I28焊固在后连杆两侧端,该附件I一方面与长连杆15铰接,而长连杆的另一端与拨板34铰接,而拨板焊固在中连杆5两端。附件I同时与附件II27铰接,附件II的另一端与附件III25铰接,而附件III铆固在抱箍式的后紧固钳1上,同时在后紧固钳的另一端设有螺钉固定的保险带固定板26(参见图4)。实现座椅前部升降的前升降机构设置在前连杆8利中连杆5之间(参见图1、图5)。包括由相关按钮开启的前升降电机6,其输出端由变速箱体2和端盖18组成的变速箱(以下同)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前电机固定座12下部,电机输出的是软轴连接管21内的钢丝软轴37,它与变速箱内的蜗杆35以方榫套接而形成传动关系,与蜗杆啮合的蜗轮36与短丝杆30方榫连接,盒状的伸缩拉杆24与短丝杆啮合作轴向移动,伸缩拉杆的尾端与连接板33铰接,而该连接板又与前连杆8焊固,动力的传递使连接板带动前连杆旋转,从而通过前连杆两侧端的拨板34带动前紧固箍7升降,达到前部升降目的。实现座椅后部升降的后升降机构设置在中连杆5和后连杆20之间(参见图1、图5)。包括由相关按钮开启的后升降电机3,其输出端的变速箱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后电机固定座22下部,电机输出的是软轴连接管21内的钢丝软轴37,它与变速箱内的蜗杆35以方榫套接而形成传动关系,与蜗杆啮合的蜗轮36与短丝杆方榫连接,盒状的伸缩拉杆24与短丝杆啮合作轴向移动,伸缩拉杆的尾端与连接板33连接,而该连接板又与中连杆5焊固,动力的传递使连接板带动中连杆旋转,中连杆的转动通过其两侧端的拨板34经长连杆15带动后连杆两侧端的附件I、附件II、附件III相应转动,最后使前紧固钳7升降,达到后部升降目的。实现座椅前、后移动的前、后移动机构(参见图6)设置在两侧上滑道13尾部。包括由相关按钮开启的移动电机19,其输出两端的变速箱与上滑道尾端固定,电机输出的是软轴连接管21内的钢丝软轴37,它与变速箱内的蜗杆35以方榫连接而形成传动关系,与蜗杆啮合的蜗轮36与长丝杆29方榫连接,而长丝杆通过与其啮合的螺母41,该螺母与下滑道17固定,上滑道随同变速箱轴向滑移。为了使上滑道13滑移轻巧而减少摩擦力(参见图6),在上滑道的底面固定一塑料架40,塑料架底面有凹圆,该凹圆与下滑道内底之间设有滚柱38,在上、下滑道的两侧结合面上设有钢球39,同时在下滑道端内设有阻止上滑道滑移的限位件32。同时,为了使座椅骨架安装后处于平衡状态,在下滑道17前方底部设有垫块23(参见图2)。本技术操纵前部升降、后部升降和座椅前、后移动的相关按钮设置在座椅骨架左侧扶手上,有一转换开关,以导线连接各相关电机,包括上升钮、下降钮、前倾钮、后倾钮、前移动钮、后移动钮等。前部升降和后部升降可单独操作,亦可同时操作,但移动与升降不可同时操作,若需要椅子前倾,操纵前倾钮,将后部抬高,若要椅子后仰,操纵后倾钮,将前部抬高,同样,操纵不同的按钮可获得不同的调节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座椅骨架,以互相固定的前固定架(9)、后固定架(4)、两侧下滑道(17)构成与车架固定的基准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下滑道(17)上设有沿其可滑移的上滑道(13),上滑道上设有三根平行排列的前连杆(8)、中连杆(5)、后连杆(20),并分别支承在与上滑道固定的连杆固定座(10)和固定板(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其辉
申请(专利权)人:薛其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