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MoS2/Bi2S3-PEG纳米片的多功能诊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纳米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基于MBP纳米片的多功能诊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光声成像的本领,并可以同步实现对肿瘤的热疗-增强放疗治疗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性能评价。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根据卫生部门的统计,每年全国约有200多万新生肿瘤患者,其中近乎半数为新生恶性肿瘤患者。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化疗和放疗。这三种方法均不能有效地抑制癌症的复发,伴随的毒副作用往往使患者机体功能急剧下降,给患者带来了新的身心创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认为,面对如此巨大的肿瘤患者人群,开发高疗效、低毒副作用的新型纳米诊疗剂和诊疗方法,低成本、有效地治疗恶性肿瘤,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发展国民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多功能化生物纳米材料的研发一直是国际生物
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近年来,基于近红外激光的光热消融治疗,即光热治疗技术,在生物医学特别是肿瘤的微、无创治疗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光热转换材料可以吸收并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MoS2/Bi2S3‑PEG纳米片的多功能诊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诊疗剂包括:MoS2纳米片、均匀分散于所述MoS2纳米片上的Bi2S3颗粒、以及连接于所述MoS2纳米片表面的PE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同步实现肿瘤的光声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诊断与热疗-增强放疗治疗的基于MoS2/Bi2S3-PEG纳米片的多功能诊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诊疗剂包括:MoS2纳米片、均匀分散于所述MoS2纳米片上的球形Bi2S3颗粒、以及连接于所述MoS2纳米片表面的PEG,所述Bi2S3颗粒的粒径为10~20nm,所述多功能诊疗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将含有Mo源、S源、Bi源和PEG的水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在200~240℃反应12~18小时后,分离出固体并洗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oS2/Bi2S3-PEG纳米片的多功能诊疗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功能诊疗剂中,所述MoS2纳米片与所述Bi2S3颗粒的质量比为1:(0.5~3);所述PEG的含量为18~22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oS2/Bi2S3-PEG纳米片的多功能诊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MoS2纳米片的尺寸为100~300nm,所述PEG的分子量为200,300或400道尔顿。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MoS2/Bi2S3-PEG纳米片的多功能诊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诊疗剂在蒸馏水中的水合动力学半径为220~240nm,所述多功能诊疗剂在生理盐水中的水合动力学半径为270~290nm。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MoS2/B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革,陈航榕,施剑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