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747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具备:动叶片(50);壳体(10),以在该动叶片的外周侧划分形成出间隙的方式覆盖动叶片(50);薄片型密封件(70),具有以从壳体(10)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方式配置于间隙且能够与动叶片(50)接触的密封主体(71)、及沿着该密封主体(71)的朝向高压侧的面配置的高压侧板构件(73);及回旋流抑制部(80),设置在间隙的薄片型密封件(70)的高压侧,阻碍在间隙内沿周向流动的回旋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回转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轮等回转机械。 本申请基于在2012年8月23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2-184444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涡轮等回转机械为了防止工作流体从形成在静止侧与旋转侧之间的间隙泄漏的情况,而使用了迷宫密封件等非接触型的密封机构。 然而,在使用迷宫密封件的情况下,必须构成为避免由于自激振动、热变形时等而翅片前端发生接触,因此难以实现工作流体的泄漏量的进一步减少。 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一种使用了与旋转侧能够接触的所谓薄片型密封件的密封机构。使用了该薄片型密封件的密封机构成为将在旋转轴的轴向上具有规定的宽度尺寸的平板状的薄板沿旋转轴的周向呈多层配置的结构。该薄片型密封件的前端部在停止时在旋转侧成为接触状态。薄片型密封件在旋转时由于动压效果而从旋转侧稍浮起,从而在旋转侧成为非接触状态。该薄片型密封件由于动压效果而前端部从旋转侧浮起,因此在旋转时即使产生旋转侧的自激振动、热变形等,也能够维持密封前端部与旋转侧的间隙。在薄片型密封件的情况下,与迷宫密封件的间隙相比,能够将密封前端部与旋转侧的间隙形成为充分小的间隙。 作为与薄片型密封件类似的密封机构,已知有其端部始终与旋转侧接触的刷型的密封机构。在该刷型的密封机构的情况下,由于始终与旋转侧接触,因此能够减少工作流体的泄漏量。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5-3080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薄片型密封件或刷型密封件等所谓接触型的密封机构在其高压侧和低压侧分别安装有圆环板状的侧板。这些侧板被装配作为在压力作用方向上进行支承的支承板,但是例如在设置于静叶片或喷嘴等产生强的回旋流的构件的下游侧时,可知存在被卷起等损伤的情况。在薄片、刷等的密封主体中,在强的回旋流通过时,该回旋流向轴向转向,因此成为向密封主体的周向载荷,存在密封主体沿周向变形而发生损伤的可能性。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工作流体的泄漏量并能够防止接触型的密封机构的构成构件的损伤的回转机械。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采用以下的结构。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回转机械具备:转子;定子,以在该转子的外周侧划分形成出间隙的方式覆盖所述转子;接触型密封件,具有以从所述定子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间隙且能够与所述转子接触的密封主体、及沿着该密封主体的朝向高压侧的面配置的高压侧板构件;及回旋流抑制部,设置在所述间隙的所述接触型密封件的高压侧,阻碍在所述间隙内沿周向流动的工作流体的回旋流。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回转机械也可以是,上述第一方案的回转机械的所述转子在所述接触型密封件的高压侧的间隙具备突起部,该突起部以使所述回旋流与所述回旋流抑制部接触的方式引导所述回旋流。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回转机械也可以是,上述第二方案的回转机械的所述回旋流抑制部具备配置在所述定子的与所述突起部相对的位置上的蜂窝密封件。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回转机械也可以是,上述第一或第二方案的回转机械的所述回旋流抑制部在所述定子具备使所述回旋流的朝向变化的偏向板。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回转机械也可以是,上述第一至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回转机械的所述回旋流抑制部配置在所述高压侧板构件的附近。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案,回转机械也可以是,上述第一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回转机械的所述回旋流抑制部具备将所述接触型密封件的高压侧的流路面积局部性地扩大的凹部。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案,回转机械也可以是,上述第一至第六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回转机械的所述回旋流抑制部具备将所述接触型密封件的高压侧的流路面积局部性地缩小的凸部。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案,回转机械也可以是,上述第一至第七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回转机械的所述回旋流抑制部具备通过回收所述工作流体的回旋流而使该回旋流的动压下降的膨胀室,该膨胀室将回收了的所述工作流体利用该工作流体的静压向所述接触型密封件的高压侧附近喷射。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上述的回转机械,能够减少工作流体的泄漏量并防止接触型的密封机构的构成构件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上述蒸汽涡轮中的动叶片与壳体之间的间隙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上述蒸汽涡轮的薄片型密封件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上述薄片型密封件的从径向外侧观察到的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的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的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概略结构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的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概略结构图。 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4的图。 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相当于图2的图。 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的概略结构图。 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回转机械的蒸汽涡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蒸汽涡轮I具备壳体10、调整阀20、轴体30、静叶片40、动叶片50、将轴体30支承为能够绕轴旋转的轴承部60。 调整阀20调整向壳体10流入的蒸汽S的量和压力。 轴体30在壳体10的内侧设置成旋转自如。轴体30将其动力向未图示的发电机等机械传递。 静叶片40保持于壳体10。 动叶片50设置于轴体30。 轴承部60将轴体30支承为能够绕轴旋转。 壳体10以将其内部空间气密地封固的方式形成。壳体10具备主体部11、分隔板外圈12。 主体部11划分形成蒸汽S的流路。 分隔板外圈12形成为环状。分隔板外圈12牢固地固定于主体部11的内壁面。 调整阀20在壳体10的主体部11内部安装多个。调整阀20具备调整阀室21、阀芯22、阀座23、蒸汽室24。蒸汽S从各未图示的锅炉向调整阀室21流入。在该调整阀20中,由于阀芯22从阀座23分离而蒸汽流路打开。由此,蒸汽S经由蒸汽室24向壳体10的内部空间流入。 轴体30具备轴主体31和从轴主体31的外周向径向外侧延伸出的多个轮盘32。轴体30将旋转能量向未图示的发电机等机械传递。 轴承部60具备轴颈轴承装置61及推力轴承装置62。轴承部60将插通到壳体10的主体部11内部的轴体30在主体部11的外侧支承为能够旋转。 静叶片40以包围轴体30的周围的方式呈放射状地配置多个。这些配置多个的静叶片40构成环状静叶片组。静叶片40分别保持于前述的分隔板外圈12。即,静叶片40分别从分隔板外圈12向径向内侧延伸出。 静叶片40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部由轮毂护罩41构成。该轮毂护罩41形成为环状。轮毂护罩41将成为同一环状静叶片组的多个静叶片40连结。在轮毂护罩41插通有轴体30。轮毂护罩41在其与轴体30之间隔着径向的间隙地配置。 由多个静叶片40构成的环状静叶片组在壳体10、轴体30的旋转轴的延伸方向(以下,记为轴向)上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机械,具备:转子;定子,以在该转子的外周侧划分形成出间隙的方式覆盖所述转子;接触型密封件,具有以从所述定子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间隙且能够与所述转子接触的密封主体、及沿着该密封主体的朝向高压侧的面配置的高压侧板构件;及回旋流抑制部,设置在所述间隙的所述接触型密封件的高压侧,阻碍在所述间隙内沿周向流动的工作流体的回旋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23 JP 2012-1844441.一种回转机械,具备: 转子; 定子,以在该转子的外周侧划分形成出间隙的方式覆盖所述转子; 接触型密封件,具有以从所述定子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方式配置于所述间隙且能够与所述转子接触的密封主体、及沿着该密封主体的朝向高压侧的面配置的高压侧板构件;及回旋流抑制部,设置在所述间隙的所述接触型密封件的高压侧,阻碍在所述间隙内沿周向流动的工作流体的回旋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机械,其中, 所述转子在所述接触型密封件的高压侧的间隙具备突起部,该突起部以使所述回旋流与所述回旋流抑制部接触的方式引导所述回旋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机械,其中, 所述回旋流抑制部具备配置在所述定子的与所述突起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村祥弘石坂浩一冈部能幸松本和幸大山宏治上原秀和田中良典西本慎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