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称的自动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7184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称的自动焊装置,包括焊接底座设于滑动装置的一端,第一焊机及第二焊机分别设于焊接底座上,第一焊钳通过导线连接第一焊机上,第二焊钳通过导线连接第二焊机上,第一焊钳通过第一焊钳支架设于焊接底座上的第一焊机前方,第二焊钳通过第二焊钳支架设于焊接底座上的第二焊机前方,第一焊接、第一焊钳及第一焊钳支架与第二焊接、第二焊钳及第二焊钳支架在焊接底座上对称设置,PLC控制器设于焊接底座上,若干传感器分别设于第一焊钳及第二焊钳两侧的第一焊钳支架及第二焊钳支架上,若干传感器分别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焊机及第二焊机的控制端。减少人工焊接作业,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称的自动焊装置,包括焊接底座设于滑动装置的一端,第一焊机及第二焊机分别设于焊接底座上,第一焊钳通过导线连接第一焊机上,第二焊钳通过导线连接第二焊机上,第一焊钳通过第一焊钳支架设于焊接底座上的第一焊机前方,第二焊钳通过第二焊钳支架设于焊接底座上的第二焊机前方,第一焊接、第一焊钳及第一焊钳支架与第二焊接、第二焊钳及第二焊钳支架在焊接底座上对称设置,PLC控制器设于焊接底座上,若干传感器分别设于第一焊钳及第二焊钳两侧的第一焊钳支架及第二焊钳支架上,若干传感器分别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焊机及第二焊机的控制端。减少人工焊接作业,降低成本。【专利说明】一种对称的自动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称的自动焊装置。
技术介绍
今年来,随着数字化、自动化、计算机、机械设计的发展,以及对焊接质量的高度重视,自动焊接已发展成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自动焊接设备在个工业的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正杂迅速扩大,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焊接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是焊接机构制造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低端商用车的车架总成与地板总成拼接的焊接过程中,多是采用人工焊接过程,由于焊接区域面积大,焊点数量多,焊钳喉深尺寸大(750_左右),焊钳结构重等造成了自动化焊接的难度。 因此在车架总成与地板总成拼接自动焊接中存在区域面积大焊点多无法高速自动化焊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称的自动焊装置,旨在解决车架总成与地板总成拼接自动焊接中存在区域面积大焊点多无法高速自动化焊接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称的自动焊装置,所述自动焊装置包括焊接底座、第一焊机、第一焊钳、第二焊机、第二焊钳、第二焊钳支架PLC控制器、若干传感器、滑动装置及第一焊钳支架,所述焊接底座设于所述滑动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一焊机及第二焊机分别设于所述焊接底座上,所述第一焊钳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焊机上,所述第二焊钳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二焊机上,所述第一焊钳通过第一焊钳支架设于所述焊接底座上的第一焊机前方,所述第二焊钳通过第二焊钳支架设于所述焊接底座上的第二焊机前方,所述第一焊接、第一焊钳及第一焊钳支架与所述第二焊接、第二焊钳及第二焊钳支架在焊接底座上对称设置,所述PLC控制器设于所述焊接底座上,若干所述传感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焊钳及第二焊钳两侧的第一焊钳支架及第二焊钳支架上,若干所述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焊机及第二焊机的控制端。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滑轨,两条所述滑轨分别设于滑槽内,所述滑槽设于平行放置的轨道梁上,所述轨道梁上设有支柱,平行的轨道梁之间设有横梁,在轨道梁的一端的横梁连接滚珠丝杠的一端,所述滚珠丝杠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滚珠丝杠中间设置有固定梁。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机采用的是步进电机。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PLC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滤波模块、信号放大模块、控制信号输出端子及电源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端子的输入端,所述电源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滤波模块及信号放大模块。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PLC控制器还包括信号调节模块,所述信号调节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信号调节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若干所述传感器的控制端,所述信号调节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信号调节模块根据微处理器模块接收信号标示传感器的顺序中每个传感器信号的强弱调整传感器发出信号的强弱。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信号放大器,所述信号放大倍数为100。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源模块采用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的输入电源为交直流90-250V,输出电压为直流5V和12V。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柱对称设置在平行的轨道梁的两侧。 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柱为五对。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焊接领域通过伺服控制实现了区域面积大焊点多的高速自动化焊接,提高了焊接质量的一致性、提高了焊接效率,降低了工位生产对专业工种的依赖,减少人工焊接作业,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的输送焊接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送架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架、滑动导轨、输料装置整体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_焊接装置 2-输料装置 3-输送架 4-滑动导轨 5-安装架31-底座 32-支架 33-角形板 34-滚轴 35-滚动轮 51-主横梁 52-第二支脚53-第一支脚54-第三支脚。 图1-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对称的自动焊装置,所述自动焊装置包括焊接底座、第一焊机、第一焊钳、第二焊机、第二焊钳、第二焊钳支架PLC控制器、若干传感器、滑动装置及第一焊钳支架,所述焊接底座设于所述滑动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一焊机及第二焊机分别设于所述焊接底座上,所述第一焊钳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焊机上,所述第二焊钳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二焊机上,所述第一焊钳通过第一焊钳支架设于所述焊接底座上的第一焊机前方,所述第二焊钳通过第二焊钳支架设于所述焊接底座上的第二焊机前方,所述第一焊接、第一焊钳及第一焊钳支架与所述第二焊接、第二焊钳及第二焊钳支架在焊接底座上对称设置,所述PLC控制器设于所述焊接底座上,若干所述传感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焊钳及第二焊钳两侧的第一焊钳支架及第二焊钳支架上,若干所述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焊机及第二焊机的控制端。在焊接领域通过伺服控制实现了区域面积大焊点多的高速自动化焊接,提高了焊接质量的一致性、提高了焊接效率,降低了工位生产对专业工种的依赖,减少人工焊接作业,降低成本。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滑轨,两条所述滑轨分别设于滑槽内,所述滑槽设于平行放置的轨道梁上,所述轨道梁上设有支柱,平行的轨道梁之间设有横梁,在轨道梁的一端的横梁连接滚珠丝杠的一端,所述滚珠丝杠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滚珠丝杠中间设置有固定梁。 所述电机米用的是步进电机。 所述PLC控制器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滤波模块、信号放大模块、控制信号输出端子及电源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端子的输入端,所述电源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滤波模块及信号放大模块。 所述PLC控制器还包括信号调节模块,所述信号调节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所述信号调节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称的自动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焊装置包括焊接底座、第一焊机、第一焊钳、第二焊机、第二焊钳、第二焊钳支架PLC控制器、若干传感器、滑动装置及第一焊钳支架,所述焊接底座设于所述滑动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一焊机及第二焊机分别设于所述焊接底座上,所述第一焊钳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焊机上,所述第二焊钳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二焊机上,所述第一焊钳通过第一焊钳支架设于所述焊接底座上的第一焊机前方,所述第二焊钳通过第二焊钳支架设于所述焊接底座上的第二焊机前方,所述第一焊接、第一焊钳及第一焊钳支架与所述第二焊接、第二焊钳及第二焊钳支架在焊接底座上对称设置,所述PLC控制器设于所述焊接底座上,若干所述传感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焊钳及第二焊钳两侧的第一焊钳支架及第二焊钳支架上,若干所述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焊机及第二焊机的控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刘傲卢春明梁大康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振业焊接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