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触头材料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7142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8:40
一种稀土触头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将银、镉、稀土材料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200℃~1250℃;(2)铸锭:将熔炼后的液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浇铸成锭;(3)机加工;(4)热挤压:所述热挤压温度为780℃~820℃;(5)预氧化处理:预氧化温度为680℃~750℃,预氧化时间为24小时~28小时,氧压为0.4MPa~0.6MPa;(6)破碎成型;(7)二次热挤压:二次热挤压温度为860℃~890℃,保留时间≥3小时,挤压比≥240:1;(8)线材加工:对线材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650℃,保留时间>1小时,接着对线材进行均质化处理,温度为250℃~380℃,保留时间>1小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的AgCdO触头材料,其抗熔焊性能更优良、接触电阻更低而稳定,温升更低,其抗熔焊性能更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触头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金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稀土触头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制造领域对机电元件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对其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AgCdO触头材料具有优良的抗熔焊性和耐电弧侵蚀性,较稳定的接触电阻、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因此,1950年实际应用以来已成为主导电触头材料,加上材料的生产加工方法的不断改进,在众多的触头材料AgCdO触头材料仍是性能优良的触头材料之一。目前,从小电流(1安培)到大电流(上千安培)领域,AgCdO触头材料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但AgCdO的成份和制造方法的选择,必须与使用条件相适应,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它的特点和材料性能上的优势。为了使AgCdO触头材料获得优良的触头特性,则可根据触头的接触条件或增或减Cd的含量,或添加第二、第三种元素。如用于小电流领域的特殊规格的微型开关使用Cd含量较低的合金,在比通常要低得多的温度下预氧化处理,可获得CdO粒度较为精细的触头材料;在开闭次数少而分断电流大的线路开关及断路器中的触头材料,可增加CdO的含量,并且以较高温度预氧化处理,可获得较粗大的CdO质点材料,可进一步提高分断特性。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型电器的小型化微型化,这对触头材料提出的性能要求也愈来愈高,而原有的工艺制造方法,已不能应对材料愈来愈高的性能要求。因此如何改善材料性能,提高材料性能已是触头材料行业迫切的课题。稀土材料早已引起材料学科的技术革命,但在电触头材料中的应用,还不多见。虽有这方面的报道,但目前仍无实质的大量采用和工业化应用。在电接触中,CdO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在电极阴极的熔池内的存在,可增加熔融物的粘度,以减少材料的飞溅,CdO的分解可导致触头基体材料的热负荷的降低,从而导致稳定电弧并使其基体温度迅速降低,而CdO的分解形成大量的Cd蒸气,产生吹弧效应又达到将电弧熄灭的作用。CdO的分解温度过低导致CdO的过量损失,降低了其使用寿命,为解决AgCdO其电寿命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找到一种可使传统方法制造的AgCdO具有更优良性能的加工工艺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稀土触头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将银、镉、稀土材料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200℃~1250℃;(2)铸锭:将熔炼后的液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浇铸成锭;(3)机加工;(4)热挤压:所述热挤压温度为780℃~820℃;(5)预氧化处理:预氧化温度为680℃~750℃,预氧化时间为24小时~28小时,氧压为0.4MPa~0.6MPa;(6)破碎成型;(7)二次热挤压:二次热挤压温度为860℃~890℃,保留时间≥3小时,挤压比≥240:1;(8)线材加工:对线材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650℃,保留时间>1小时,接着对线材进行均质化处理,温度为250℃~380℃,保留时间>1小时。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稀土材料添加到原料中,经过预氧化处理后,该稀土材料转变为稀土氧化物。由于稀土氧化物弥散性强,并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强的稳定性,因而与时效强化机制不同,在弥散强化中的异质颗粒的作用下,合金可以保持较高的温度,这有利于提高合金的稳定性。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两次热挤压,使成型后的合金块密度高且均匀。第一次热挤压后进行预氧化处理,由于合金内物料分布均匀,使得氧化效果好;同时成分分散均匀,合金内部均一性好,使得预氧化后的二次热挤压能在较高温度下(860℃~890℃)进行,挤出的线材连续不会发生断裂、碎裂等情况,且挤出速度快,达到1米/秒~1.5米/秒,高于目前常规工艺的挤出速度。目前的技术中,一旦挤压温度过高(高于850℃),挤出来的线材非常容易出现碎裂导致不成线型,因此为了保证正常挤出线型,需要选择一个相对较低的挤出温度,但这必然导致挤出速度的的大大降低,增加了企业产生中的时间成本。本专利技术最后还对产品进行均质化处理,使得产品性质更稳定。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稀土材料为混合稀土材料,其稀土重量含量>98%。选择纯度高的混合稀土材料,避免杂质对合金质量的影响。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物料重量百分比如下:镉5%~7%,稀土材料0.1%~0.2%,其余为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制造的AgCdO触头材料,应用在高铁电器系统内,其抗熔焊性能更优良、接触电阻更低而稳定,温升更低,其抗熔焊性能更优良,接触电阻更低而稳定,温升更低(不大于30K)其电寿命可达100万次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将银、镉、稀土材料(稀土纯度98%)按重量比:94.8:5:0.2的比例,取银49.2kg、镉2.5kg、稀土材料0.1kg,放入熔炼炉中熔炼成液态,熔炼温度为1200℃,待金属熔炼成液体后,在氩气保护下将熔炼后的液体浇铸成锭,稍冷却后对铸锭进行机加工,使其符合设备的要求便于下一步热挤压。加着将机加工后的铸锭放入设备中进行热挤压,温度为890℃。将热挤压后的线材进行预氧化处理,预氧化温度为750℃,预氧化时间为24小时,氧压为0.4MPa。预氧化结束后,对材料进行二次热挤压,二次热挤压温度为860℃,保留时间3小时,挤压比为240:1,该温度条件下能够快速的挤出连续的线材。对挤出的线材进行加工,包括退火处理与均质化处理,其中退火温度为650℃,保留时间1小时,均质化处理温度为380℃,保留时间1小时。本实施例中通过两次热挤压,使成型后的合金块密度高且均匀。第一次热挤压后进行预氧化处理,由于合金内物料分布均匀,使得氧化效果好;同时成分分散均匀,合金内部均一性好,使得预氧化后的二次热挤压能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挤出的线材连续不会发生断裂、碎裂等情况,且挤出速度快,达到1米/秒~1.5米/秒,高于目前常规工艺的挤出速度,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成型后的AgCdO触头材料,应用在高铁电器系统内,其抗熔焊性能更优良、接触电阻更低而稳定,温升更低,其抗熔焊性能更优良,接触电阻更低而稳定,温升更低(不大于30K)其电寿命可达100万次以上。实施例二:将银、镉、混合稀土材料(稀土纯度98%)按重量比:92.9:7:0.1的比例,取银46.5kg、镉3.5kg、混合稀土材料0.05kg,放入熔炼炉中熔炼成液态,熔炼温度为1250℃,待金属熔炼成液体后,在氩气保护下将熔炼后的液体浇铸成锭,稍冷却后对铸锭进行机加工,使其符合设备的要求便于下一步热挤压。加着将机加工后的铸锭放入设备中进行热挤压,温度为860℃。将热挤压后的线材进行预氧化处理,预氧化温度680℃,预氧化时间为28小时,氧压为0.6MPa。预氧化结束后,对材料进行二次热挤压,二次热挤压温度为890℃,保留时间3.5小时,挤压比为240:1,该温度条件下能够快速的挤出连续的线材。对挤出的线材进行加工,包括退火处理与均质化处理,其中退火温度为670℃,保留时间1小时,均质化处理温度为250℃,保留时间1小时。本实施例中通过两次热挤压,使成型后的合金块密度高且均匀。第一次热挤压后进行预氧化处理,由于合金内物料分布均匀,使得氧化效果好;同时成分分散均匀,合金内部均一性好,使得预氧化后的二次热挤压能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触头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将银、镉、稀土材料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200℃~1250℃;(2)铸锭:将熔炼后的液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浇铸成锭;(3)机加工;(4)热挤压:所述热挤压温度为860℃~890℃;(5)预氧化处理:预氧化温度为680℃~750℃,预氧化时间为24小时~28小时,氧压为0.4MPa~0.6MPa;(6)破碎成型;(7)二次热挤压:二次热挤压温度为860℃~890℃,保留时间≥3小时,挤压比≥240:1;(8)线材加工:对线材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650℃,保留时间≥1小时,接着对线材进行均质化处理,温度为250℃~380℃,保留时间≥1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触头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熔炼:将银、镉、稀土材料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1200℃~1250℃;(2)铸锭:将熔炼后的液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浇铸成锭;(3)机加工;(4)热挤压:所述热挤压温度为860℃~890℃;(5)预氧化处理:预氧化温度为680℃~750℃,预氧化时间为24小时~28小时,氧压为0.4MPa~0.6MPa;(6)破碎成型;(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珂杨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扬贵金属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