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苯醚、其制造方法、聚苯醚树脂组合物、树脂清漆、预浸料、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印刷布线板技术

技术编号:1126291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改性聚苯醚是以在25℃的二氯甲烷中测定的固有粘度为0.03~0.12dl/g,每一个分子在分子末端平均具有1.5~3个由下述式(1)表示的基团,并且分子量为13000以上的高分子量成分为5质量%以下为特征的改性聚苯醚。在此,在下述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10的烷基,R2表示碳数为1~10的烷撑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改性聚苯醚、其制造方法、聚苯醚树脂组合物、树脂清漆、预浸料、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印刷布线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聚苯醚、其制造方法、聚苯醚树脂组合物、树脂清漆、预浸料、覆金属箔层压板以及印刷布线板。
技术介绍
已知聚苯醚的介电常数及介电损耗因数等介电特性优异,在从MHz段到GHz段的高频段(高频区域)中,介电特性也优异。因此,研究将聚苯醚例如作为高频用成形材料来使用。更具体而言,研究将聚苯醚作为用于构成印刷布线板的基材的基板材料等来使用,其中,该印刷布线板设置在利用高频段的电子设备中。另一方面,在作为基板材料等成形材料来利用时,不仅要求介电特性优异,也要求耐热性及成形性等优异。关于这一点,由于聚苯醚为热塑性,所以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耐热性。因此,考虑使用在聚苯醚中添加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的材料,或者使用使聚苯醚改性所制得的材料等。对此,作为使聚苯醚改性所制得的材料,例如可列举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改性聚苯醚化合物,其在分子结构内具有指定的聚苯醚部分,且在其分子末端具有至少1个以上的对乙烯苯甲基(p-ethenybenzylgroup)或间乙烯苯甲基(m-ethenybenzylgroup)等。而且,作为含有使聚苯醚改性所制得的材料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可列举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其含有聚苯醚与交联固化剂,该聚苯醚在分子结构内具有聚苯醚部分,且在其分子末端具有对乙烯苯甲基或间乙烯苯甲基等,并且数均分子量为1000~7000。而且,一般而言,聚苯醚的分子量比较高,软化点高,因此具有粘度高、流动性低的倾向。若使用此种聚苯醚来形成为了制造多层印刷布线板等而使用的预浸料,并使用所形成的预浸料来制造印刷布线板,则有可能产生成形性的问题,即在制造时,例如在多层成形时会产生空洞等成形缺陷,从而难以制得高可靠性的印刷布线板。因此,为了抑制此类问题的产生,本专利技术人等研究了使用分子量比较低的聚苯醚。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等的研究,当使用此种简单地使分子量降低的聚苯醚时,即使在与热固性树脂等并用的情况下,也存在该树脂组合物的固化不够充分,无法充分提高固化物的耐热性的倾向。而且,专利文献1公开了能够制得一种改性聚苯醚化合物,该改性聚苯醚化合物既维持优异的介电特性,又提高焊料耐热性及成形性。而且,根据专利文献2,公开了能够制得一种聚苯醚树脂组合物,该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即使为了不降低介电特性并制得预浸料制造时的便利性而使用分子量小的聚苯醚,也能够制得耐热性及成形性等高的层压板。并且,要求较之使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固化物的成形性及耐热性。即,要求具有聚苯醚所具有的优异的介电特性,而且进一步提高固化物的成形性及耐热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化物的成形性及耐热性,要求不仅有助于固化反应的反应性优异,而且保存稳定性优异,并且粘度低且流动性优异的改性聚苯醚化合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339328号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4/067634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聚苯醚,其具有聚苯醚所具有的优异的介电特性,并且有助于固化反应的反应性及保存稳定性优异,而且粘度低且流动性优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改性聚苯醚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改性聚苯醚在25℃的二氯甲烷中测定的固有粘度为0.03~0.12dl/g,每一个分子在分子末端具有平均1.5~3个由下述式(1)表示的基团,并且分子量为13000以上的高分子量成分为5质量%以下。此处,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10的烷基,R2表示碳数为1~10的烷撑基。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改性聚苯醚的制造方法是所述改性聚苯醚的制造方法,使在25℃的二氯甲烷中测定的固有粘度为0.03~0.12dl/g、每一个分子在分子末端平均具有1.5~3个酚羟基、并且分子量为13000以上的高分子量成分为5质量%以下的聚苯醚与由下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反应而制得。此处,式(3)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10的烷基,R2表示碳数为1~10的烷撑基,X表示卤素原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包含:所述改性聚苯醚、或通过所述改性聚苯醚的制造方法制得的改性聚苯醚;以及热固型固化剂。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树脂清漆含有所述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和溶媒。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预浸料是使所述聚苯醚树脂组合物含浸在纤维质基材中而制得。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覆金属箔层压板是在所述预浸料上层叠金属箔并进行加热加压成形而制得。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印刷布线板是使用所述预浸料而制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记载而更加明确。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改性聚苯醚在25℃的二氯甲烷中测定的固有粘度为0.03~0.12dl/g,每一个分子在分子末端具有平均1.5~3个由式(1)表示的基团,且分子量为13000以上的高分子量成分为5质量%以下。此种改性聚苯醚具有聚苯醚所具有的优异的介电特性,有助于固化反应的反应性及保存稳定性优异,而且,粘度低且流动性优异。此外,通过使用该改性聚苯醚,可制得具有聚苯醚所具有的优异的介电特性,且固化物的成形性及耐热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这认为基于如下内容。首先认为,该改性聚苯醚能够通过在分子末端具有的由式(1)表示的基团聚合而固化。而且,由于分子末端以外具有聚苯醚,因此,认为能够维持聚苯醚所具有的优异的介电特性。而且,该改性聚苯醚的每一个分子在分子末端具有的由式(1)表示的基团平均为1.5~3个而比较多,因此,认为能够较佳地固化。即认为,是有助于固化反应的反应性优异的改性聚苯醚。因此,认为能制得固化物的耐热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并且,该改性聚苯醚的粘度比较低,因此,认为改性聚苯醚的流动性优异,固化物的成形性优异。而且,该改性聚苯醚不仅平均分子量比较低,而且,分子量为13000以上的高分子量成分的含量少至5质量%以下,分子量分布比较窄。由此认为能够进一步发挥上述各效果。例如有助于固化反应的反应性更为优异,因而认为改性聚苯醚的固化物的耐热性更为优异。而且,认为改性聚苯醚的流动性更为优异,固化物的成形性更为优异。由此认为,通过使用所述改性聚苯醚,能制得具有聚苯醚所具有的优异的介电特性且固化物的成形性及耐热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而且,在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10的烷基。碳数为1~10的烷基只要是碳数为1~10的烷基,则无特别限定,既可为直链状,也可为支链状。具体而言,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及己基等。其中,优选氢原子。而且,在式(1)中,R2表示碳数为1~10的烷撑基(alkylenegroup)。碳数为1~10的亚烷基若为碳数为1~10的烷撑基,则可列举亚甲基、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壬烯基及癸烯基等。其中,优选亚甲基。此外,由式(1)表示的基团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对乙烯苯甲基及间乙烯苯甲基。另外,由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性聚苯醚,其特征在于:在25℃的二氯甲烷中测定的固有粘度为0.03~0.12dl/g,每一个分子在分子末端平均具有1.5~3个由下述式(1)表示的基团,并且分子量为13000以上的高分子量成分为5质量%以下,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10的烷基,R2表示碳数为1~10的烷撑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29 JP 2012-188337;2012.08.29 JP 2012-188331.一种改性聚苯醚,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式(4)所示结构的聚苯醚的分子末端,具有下述式(1)所示的基团,在25℃的二氯甲烷中测定的固有粘度为0.03~0.12dl/g,每一个分子在分子末端平均具有1.5~3个由下述式(1)表示的基团,并且分子量为13000以上的高分子量成分为5质量%以下,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10的烷基,R2表示碳数为1~10的烷撑基,在式(4)中,s为0~20,t为0~20,s与t的合计表示1~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苯醚,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式(1)表示的基团是选自由对乙烯苯甲基和间乙烯苯甲基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3.一种改性聚苯醚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苯醚是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聚苯醚,其中,使在25℃的二氯甲烷中测定的固有粘度为0.03~0.12dl/g、每一个分子在分子末端平均具有1.5~3个酚羟基、并且分子量为13000以上的高分子量成分为5质量%以下的具有下述式(4)所示结构的聚苯醚与由下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反应而制得,式(3)中,R1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10的烷基,R2表示碳数为1~10的烷撑基,X表示卤素原子,在式(4)中,s为0~20,t为0~20,s与t的合计表示1~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聚苯醚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存在下进行反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聚苯醚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井佑季藤原弘明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