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用重载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861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7:12
铁轨用重载垫板,包括里层和包覆层,所述的包覆层包裹在里层的外表面,所述的里层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所述的包覆层由橡胶制成,所述的里层的硬度大于包覆层的硬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重载垫板承受频繁的重载疲劳载荷时既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又能够保持扣件的节点静刚度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铁轨用重载垫板,包括里层和包覆层,所述的包覆层包裹在里层的外表面,所述的里层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所述的包覆层由橡胶制成,所述的里层的硬度大于包覆层的硬度。本技术的重载垫板承受频繁的重载疲劳载荷时既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又能够保持扣件的节点静刚度的稳定性。【专利说明】铁轨用重载垫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垫板,特别涉及一种铁轨用重载垫板。
技术介绍
重载列车重量高达5000吨、轴重高达30吨、行车密度和运量大,轮轨之间的冲击异常严重,所以对重载扣件特别是弹性垫板的承载能力和耐疲劳性能要求异常严格。目前使用的重载垫板主要由橡胶或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制造而成,橡胶太软承载能力不够,用于重载铁路很容易被压溃,导致扣件失效。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垫板承载能力强,但其压缩永久变形大,长期疲劳载荷作用后,扣件节点静刚度偏离设计值太大,导致整个扣件失效。在承受频繁的重载疲劳载荷时既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又能够保持扣件的节点静刚度的稳定性是重载垫板设计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承受频繁的重载疲劳载荷时既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又能够保持扣件的节点静刚度的稳定性的铁轨用重载垫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里层和包覆层,所述的包覆层包裹在里层的外表面,所述的里层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所述的包覆层由橡胶制成,所述的里层的硬度大于包覆层的硬度。 优选的,所述的里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称分布有凹坑一。 优选的,在所述的包覆层与所述的里层相接触的表面上分布有与所述的凹坑一对应的凸块,所述的凸块将所述的凹坑一填满。 优选的,所述的包覆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分布有凹坑二,所的凹坑二的中心线与所述的凸块的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的凹坑一和凹坑二均为圆台形凹坑,所述的凸块为圆台形凸块。 优选的,所述的里层上表面的凹坑一与对称分布在所述的里层下表面的凹坑一之间具有通孔。 本技术的重载垫板其用垫塑性弹性体制成的里层的硬度大于用橡胶制成的包覆层的硬度,在重载疲劳载荷下,重载垫板的变形位移量主要在包覆层,里层变形位移量小不会发生太大变形,里层用垫塑性弹性体制成其承载能力强承受了绝大部分的载荷。橡胶制成的包覆层其压缩永久变形小,在长期的疲劳载荷下,性能依然得到较好的保持,包覆层的硬度低材质软对扣件的损伤小在疲劳载荷作用后扣件的节点静刚度变化小,即使在承受长期的重载疲劳载荷之后,依然能够保持扣件的节点静刚度不会急剧增加,能够保持扣件的节点静刚度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铁轨用重载垫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里层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包覆层横截面示意图 图4实施例中的铁轨用重载垫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里层,2、包覆层,11、凹坑一,12、通孔,21、凸块,22、凹坑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介绍。 如图1至图4所示,铁轨用重载垫板,包括里层I和包覆层2,包覆层2包裹在里层I的外表面,里层I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包覆层2由橡胶制成,里层I的硬度大于包覆层2的硬度。里层I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称分布有凹坑一 11。包覆层2与里层I相接触的表面上分布有与凹坑一 11对应的凸块21,所述的凸块21将所述的凹坑一 11填满。包覆层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分布有凹坑二 22,所的凹坑二 22的中心线与所述的凸块21的中心线重合。凹坑一 11和凹坑二 22均为圆台形凹坑,凸块21为圆台形凸块。里层I上表面的凹坑一 11与对称分布在所述的里层I下表面的凹坑一 11之间具有通孔12。 其中,垫塑性弹性体制成的里层I的硬度大于由橡胶制成的包覆层2的硬度,在重载疲劳载荷下,重载垫板的变形位移量主要在包覆层2,里层I变形位移量小不会发生太大变形,里层I用垫塑性弹性体制成其承载能力强承受了绝大部分的载荷。橡胶制成的包覆层2其压缩永久变形小,在长期的疲劳载荷下,性能依然得到较好的保持,包覆层2的硬度低材质软对扣件的损伤小在疲劳载荷作用后扣件的节点静刚度变化小,即使在承受长期的重载疲劳载荷之后,依然能够保持扣件的节点静刚度不会急剧增加。在里层I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设置凹坑一 11当所述的重载垫板承受载荷时凹坑一 11把里层I的表面分为了坑面和平面,平面先承受压力变形,平面被逐渐压下当里层I的变形位移量达到坑面的深度时,里层I的整体承受压力其承载能力更强,里层I承载能力的平稳提升,载荷逐渐增大时里层I的承载能力也随之增大,使里层I的变形位移量更小减小其压缩永久变形,在里层I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凹坑一 11之间设置通孔12,当里层I变形时,通孔12会被逐渐填满减小里层I的变形位移量尽一步减小里层I的压缩永久变形。在包覆层2的内表面设置与凹坑一11对应的凸块21增大包覆层2和里层I的接触面积使包覆层2更好的将其承受的载荷传递给承载能力强的里层1,而在包覆层2的外表面设置的凹坑二 22的中心线与凸块21的中心线重合,凸块21填满凹坑一 11,当垫板承载外力时,包覆层2和里层I的结构变形是一致的,使垫板的承载能力更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里层(I)和包覆层(2),所述的包覆层(2)包裹在里层(I)的外表面,所述的里层(I)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所述的包覆层(2)由橡胶制成,所述的里层(I)的硬度大于包覆层(2)的硬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层(I)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称分布有凹坑一(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包覆层(2)与所述的里层(I)相接触的表面上分布有与所述的凹坑一(11)对应的凸块(21),所述的凸块(21)将所述的凹坑一(11)填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覆层(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分布有凹坑二( 22 ),所的凹坑二( 22 )的中心线与所述的凸块(21)的中心线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坑一(11)和凹坑二(22)均为圆台形凹坑,所述的凸块(21)为圆台形凸块。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层(I)上表面的凹坑一(11)与对称分布在所述的里层(I)下表面的凹坑一(11)之间具有通孔(12)。【文档编号】E01B9/68GK204238073SQ201420706929【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4日 【专利技术者】黄安民, 李声耀, 郭正波, 胡启科, 朱志勇, 胡志海 申请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铁轨用重载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里层(1)和包覆层(2),所述的包覆层(2)包裹在里层(1)的外表面,所述的里层(1)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所述的包覆层(2)由橡胶制成,所述的里层(1)的硬度大于包覆层(2)的硬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安民李声耀郭正波胡启科朱志勇胡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