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儿童座椅支撑枕的转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584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用儿童座椅支撑枕的转向机构,主要由椅背构成有一背靠、一头枕及二侧枕组成,所述背靠于顶缘及两侧缘分别设有一对衔接臂,所述头枕设于所述背靠顶缘,所述各侧枕分设于所述背靠两侧邻近顶缘处,所述头枕及所述各侧枕分别凸设一接部,所述各接部分别设于成对的所述各衔接臂之间,且所述各接部与所述各衔接臂之间分别通过转向构造活接,据以使所述头枕、所述各侧枕配合儿童体型转向调节,提高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儿童座椅支撑枕的转向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头枕与各侧 枕可配合儿童体型分别转向调节,供提高乘坐舒适性的车用儿童座椅支撑枕的转 向机构。
技术介绍
附设于汽车座椅的安全带,主要针对成人体型设计,当儿童乘坐汽车时,由 于儿童体型较小,此等安全带无法对儿童形成有效的三点定位,遂发展出车用儿 童安全座椅,将儿童安全座椅装设于汽车后座供儿童乘坐,可有效地定位儿童的 躯体,藉此提高儿童乘坐汽车的安全性。儿童安全座椅除了必需能够提供适当的保护之外,是否能够正确且稳固地固 定在汽车座椅上,也是必需重视的要点,为了提高儿童安全座椅安装的稳固性及 可靠度,欧美国家纷纷订定了儿童安全座椅在汽车上固定方式的标准,此类标准在美国称为LATCH(Lower Anchors and Tethers for Children),在欧洲称为 ISOFIX(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FIX),主要是要求所有汽车都必须提 供符合规定的扣件和拴带,能够让驾驶人快速、稳固、正确地固定儿童安全座椅, 这两类标准虽有差异,但其共通点主要在于,规范汽车在座位下方两侧,座垫和 椅背交接处,必需固定设有标准规格的环状扣件,符合标准的儿童安全座椅,在 两侧分别设有锁扣,只需要将儿童安全座椅放在汽车座椅上,并利用锁扣与扣件 扣接,即可快速地固定儿童安全座椅,为了避免在剎车、转弯的车行过程中,由 于车体的摇晃震动,造成儿童的不适,儿童安全座椅一般是概呈桶型,利用与椅 背相接形成固定式结构的头枕及侧枕提供多向的包覆、防护,但是随着年龄的成 长,儿童的体型大小往往有着相当的差异,单一固定尺寸的儿童安全座椅往往无 法受因应各种不同体型予以调整,影响儿童乘坐的舒适性及意愿。是故,本案专利技术人遂积极进行研究专利技术,经多方试验后终得创新且可供产业利用的本专利技术。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物品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本案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现有车用儿童座椅支撑枕的转向机构所衍生的各项缺 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 件车用儿童座椅支撑枕的转向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头枕与所述各侧枕分别通过一转向构造活接, 据使所述头枕、所述各侧枕得以配合儿童体型分别转向调节,供提高乘坐舒适的 车用儿童座椅支撑枕的转向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儿童座椅支撑枕的转向机构,通过所 述簧片的弹性夹挚作用,使得所述簧片及所述接部与所述中杆之间,形成相对摩 擦力,进而有效定位所述接部,使其不致任意旋转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儿童座椅支撑枕的转向机构,其头枕 或所述侧枕可据所述中杆为轴心无段式旋摆,以提供所述头枕或所述侧枕扳旋至 所需定位后,即告完成调节作业,使其调节快速且方便,供提高使用方便性。可达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车用儿童座椅支撑枕的转向机构,包括有 一背靠、 一头枕及二侧枕,所述背靠于顶缘及两侧缘分别设有一对衔接臂,成对的所述各 衔接臂彼此轴向相对,所述头枕设于所述背靠顶缘,所述各侧枕分设于所述背靠 两侧邻近顶缘处,所述头枕及所述各侧枕分别凸设一接部,所述各接部分别设于 成对的所述各衔接臂之间,且所述各接部与所述各衔接臂之间分别通过一转向构 造活接,据使所述头枕、所述各侧枕得以配合儿童体型分别转向调节,供提高乘 坐舒适性;所述转向构造主要包含一中杆及一簧片,其中,所述中杆两端分别轴接一搭 接片,所述各搭接片分别与成对的所述各衔接臂搭接,并藉螺栓锁固结合,所述 簧片是具弹性的弧形片体,所述簧片于弧形一端与所述接部固接,所述簧片于弧 形另一端向外弯延形成一锁定部,所述锁定部藉一螺钉锁设于所述接部外缘,且 所述中杆夹设于所述簧片的弧形区段与所述接部之间,据此定位所述接部不致任 意旋转,供定位所述头枕及所述各侧枕与所述背靠之间的相对角度,提高乘坐舒 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大部分解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椅背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头枕与背靠处的转向构造侧向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以定位架通过所述锁扣与汽车座位的扣件相接的第一实施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以定位架通过所述锁扣与汽车座位的扣件相接的第二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用儿童座椅支撑枕的转向机构,主要包括有一背靠l、多个转向构造、 一头枕2以及二侧枕3。所述背靠l,是于顶缘及两侧缘分别设有一对衔接臂11,成对的所述各衔接臂11彼此轴向相对;多个转向构造,主要包含一中杆4、 一簧片5及一螺钉53;一头枕2,是设置于所述背靠l顶缘,所述头枕2凸设一接部21,所述接部 21分别设于成对的所述各衔接臂11之间,且所述各接部21与所述各衔接臂11 之间分别通过一转向构造活接;以及二侧枕3,是分设于所述背靠1两侧邻近顶缘处,所述各侧枕3分别凸设一 接部31,所述各接部31分别设于成对的所述各衔接臂11之间,且所述各接部31 与所述各衔接臂11之间分别通过一转向构造活接。请参阅图6与图7,本专利技术车用儿童座椅较佳实施例,所述座椅7设于所述 定位架8上方,所述背靠1设于所述座椅7上方,以通过所述定位架8定位车用 儿童座椅于汽车座椅处,并据所述座椅7及所述背靠1固定儿童身体,且提高乘 坐舒适性;据使所述定位架8得以通过所述锁扣81与汽车座位的扣件9相接,供 定位车用儿童座椅于汽车座位;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椅背是主要由一背靠1、一头枕2及二侧枕3所组成, 所述背靠1于顶缘及两侧缘分别设有一对衔接臂11,成对的所述各衔接臂11彼此轴向相对,所述头枕2设于所述背靠1顶缘,所述各侧枕3分设于所述背靠1 两侧邻近顶缘处,所述头枕2及所述各侧枕3分别凸设一接部21、 31,所述各接 部21、 31分别设于成对的所述各衔接臂11之间,且所述各接部21、 31与所述各 衔接臂11之间分别通过一转向构造活接,据使所述头枕2、所述各侧枕3得以配 合儿童体型分别转向调节,供提高乘坐舒适性。请配合参阅图5,所述转向构造主要包含一中杆4、 一簧片5及一螺钉53, 其中,所述中杆4为圆形杆体,其两端分别轴接一搭接片41,所述各搭接片41 分别与成对的所述各衔接臂11搭接,并藉螺栓锁固结合背靠1的衔接臂11;所述簧片5是具有弹性的弧形金属片,所述簧片5于弧形的一端延伸进入所 述接部21、 31内部,并弯延形成一固定部51,据使所述簧片5 —端与所述接部 21、 31固接,并藉所述固定部51防止所述簧片5末端脱出所述接部21、 31,所 述簧片5于弧形另一端向外弯延形成一锁定部52,所述锁定部52藉所述螺钉53 锁设于所述接部21、 31外缘,且所述中杆4夹设于所述簧片5的弧形区段与所述 接部21、 31之间,据此,通过所述簧片5的弹性夹挚作用,使得所述簧片5及所 述接部21、 31与所述中杆4之间,形成相对摩擦力,进而有效定位所述接部21、 31,使其不致任意旋转,供定位所述头枕2及所述各侧枕3与所述背靠1之间的 相对角度。欲配合儿童体型调节所述头枕2或所述侧枕3角度时,使用者可直接扳旋所 述头枕2或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儿童座椅支撑枕的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靠,是于顶缘及两侧缘分别设有一对衔接臂,成对的所述各衔接臂彼此轴向相对; 转向构造,包含一中杆、一簧片及一螺钉; 一头枕,是设置于所述背靠顶缘,所述头枕凸设有接部,所述接部分别设于成对的所述各衔接臂之间,且所述各接部与所述各衔接臂之间分别通过一转向构造活接;以及 二侧枕,是分设于所述背靠两侧邻近顶缘处,所述各侧枕分别凸设一接部,所述各接部分别设于成对的所述各衔接臂之间,且所述各接部与所述各衔接臂之间分别通过一转向构造活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崇仪
申请(专利权)人:全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