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涂友本专利>正文

一种制造热交换装置的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5123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造热交换装置的工艺,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该工艺的步骤如下:(1)开孔:按图纸的尺寸要求截取一段两端开口的管道作为热交换装置的壳体;(2)定盘:在管道内焊接两个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热交换管固定盘;(3)穿管:把焊接好热交换管固定盘的管道竖直放置在焊接工作台上,将热交换管穿过热交换管固定盘上的通孔;(4)打磨:调整热交换管的长度并去除热交换管毛刺;(5)焊接:将热交换管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使用激光焊接装置焊接在热交换管固定盘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造热交换装置的工艺可以将管壁厚度为0.4~0.5mm的热交换管焊接到热交换管固定盘上,而且能够防止热交换管在焊接过程中弯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造热交换装置的工艺,涉及机械制造
。该工艺的步骤如下:(1)开孔:按图纸的尺寸要求截取一段两端开口的管道作为热交换装置的壳体;(2)定盘:在管道内焊接两个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热交换管固定盘;(3)穿管:把焊接好热交换管固定盘的管道竖直放置在焊接工作台上,将热交换管穿过热交换管固定盘上的通孔;(4)打磨:调整热交换管的长度并去除热交换管毛刺;(5)焊接:将热交换管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使用激光焊接装置焊接在热交换管固定盘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造热交换装置的工艺可以将管壁厚度为0.4~0.5mm的热交换管焊接到热交换管固定盘上,而且能够防止热交换管在焊接过程中弯折。【专利说明】一种制造热交换装置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热交换装置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以往制造热交换装置的制造工艺所采用的焊接方法,要求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管的厚度要大于0.8mm。如果热交换管的管壁较厚,热交换管的热量传输速度较慢;如果热交换管的管壁太薄,热交换管在焊接过程中很容易就会被焊穿。而且,相同体积的热交换装置,管壁越厚,热交换面积就越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现有的热交换装置制造工艺,只能焊接厚度大于0.8mm的热交换管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造热交换装置的工艺,使用该工艺制造的热交换装置,可以采用管壁厚度为0.4?0.5mm的毛细管作为热交换管,在焊接过程中热交换管不会被焊穿,而且能够防止热交换管在焊接过程中弯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制造热交换装置的工艺的步骤如下:(1)开孔:按图纸的尺寸要求截取一段两端开口的圆管作为热交换装置的壳体,在该壳体其中一端的侧面开出冷水进水口和循环热水进水口,壳体另一端的侧面开出热水出水口和循环热水出水口 ;(2)定盘:在圆盘上开出多个尺寸相同的通孔,制成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管固定盘,热交换管固定盘的直径略小于壳体的内径;在壳体内焊接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这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的大小相同,并设置有数量相同的通孔,热交换管固定盘的边缘焊接在壳体的内壁上,且冷水进水口和循环热水进水口位于其中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的两侧,热水出水口和循环热水出水口位于另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的两侧,焊接过程中确保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互相平行,且热交换管固定盘的中轴线与壳体的中轴线重合,其中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上的每一个通孔均能在另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上找到唯一一个与其位置相对应的通孔,任意两个位置相对的通孔的中心的连线与壳体的中轴线平行;(3)穿管:截取多段两端开口的毛细管作为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管,热交换管的长度大于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之间的距离;把焊接好热交换管固定盘的壳体竖直放置在焊接工作台上,保持热交换管固定盘和壳体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将热交换管穿过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上的通孔,使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分别套在热交换管两端的外侧; (4)打磨:通过打磨把热交换管过长的部分去除,使得热交换管的长度比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之间的距离大0.4?0.6_,并去除热交换管的毛刺,使热交换管表面平整无污渍;(5)焊接:获取位置较高的热交换管固定盘的高度,确定通孔在该热交换管固定盘上的实际位置,然后将热交换管的一端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使用激光焊接装置焊接在该热交换管固定盘上;焊接过程中,激光焊接装置的功率为510?530W,焊接速度为10?20mm/s,离焦量为+0.2mm,惰性气体流量为10?llL/min ;当在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上完全焊接好热交换管后,将热交换器翻转,使热交换器竖直放置在焊接工作台上,保持热交换管固定盘和壳体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垂直,然后重复步骤(5)将热交换管的另一端焊接在另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上。 特别的,所述步骤(2)是用氩弧焊将所述热交换管固定盘的边缘焊接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 特别的,所述热交换管的管壁厚度为0.4?0.5mm。 特别的,所述步骤(I)中,与图纸的尺寸要求相比,所述冷水进水口、循环热水进水口、热水出水口和循环热水出水口之间尺寸误差为正负0.3mm,角度误差为正负0.5°。 特别的,所述步骤(2)中,与图纸的尺寸要求相比,两热交换管固定盘的距离误差为正负0.05mm,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上位置相对的两个通孔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0.03mmo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造热交换装置的工艺在将热交换管焊接到热交换管固定盘上时,采用的是激光焊接的方法,并控制激光焊接装置的功率为510?530W,焊接速度为10?20mm/s,离焦量为+0.2_,惰性气体流量为10?llL/min,所焊接的热交换管的厚度可以减少至0.4 ~ 0.5mm0 由于所焊接的热交换管的管壁很薄,使得热交换管很容易弯曲,因此在步骤(3)中,焊接好热交换管固定盘的壳体是竖直放置在焊接工作台上的,而且保持热交换管固定盘与水平面平行,所以热交换管是竖直地穿过热交换管固定盘上的通孔的,在焊接过程中,热交换管不会因为重力作用而弯曲。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造热交换装置的工艺制造的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交换装置中的热交换管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1-热交换管;2-壳体;3_热交换管固定盘;31_第一组;32_第二种;33_第三组;34_第四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列举的实施例仅代表一种或几种最佳实施方式,不应该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如图1所示,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2、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3和若干根热交换管I ;热交换管固定盘3和热交换管I安装在壳体2内,壳体2的中轴线与热交换管I平行,并垂直于热交换管固定盘3,热交换管I焊接在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3之间,热交换管固定盘3的的边缘焊接在壳体2的内壁上。 如图2所示,热交换管固定盘3呈板状并设置有多个的通孔,这些通孔的直径相同,除了处于热交换管固定盘3边缘处的通孔,每一个通孔的四周都均匀分布有六个通孔,这六个通孔的中心的连线形成一个正六边形,被六个通孔所围绕的通孔的中心与正六边形的中心重合。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造热交换装置的工艺的步骤如下:(I)开孔:按图纸的尺寸要求截取一段两端开口的圆管作为热交换装置的壳体2,在该壳体2其中一端的侧面开出冷水进水口和循环热水进水口,壳体2另一端的侧面开出热水出水口和循环热水出水口。 与图纸的尺寸要求相比,冷水进水口、循环热水进水口、热水出水口和循环热水出水口之间尺寸误差为正负0.3mm,角度误差为正负0.5°。 (2)定盘:在圆盘上开出多个尺寸相同的通孔,制成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管固定盘3,热交换管固定盘3的直径略小于壳体2的内径。 在壳体内用氩弧焊焊接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3,这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3的大小相同,并设置有数量相同的通孔,热交换管固定盘3的边缘焊接在壳体2的内壁上,且冷水进水口和循环热水进水口位于其中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3的两侧,热水出水口和循环热水出水口位于另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3的两侧,焊接过程中确保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3互相平行,且热交换管固定盘3的中轴线与壳体2的中轴线重合,其中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3上的每一个通孔均能在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热交换装置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的步骤如下:(1)开孔:按图纸的尺寸要求截取一段两端开口的圆管作为热交换装置的壳体,在该壳体其中一端的侧面开出冷水进水口和循环热水进水口,壳体另一端的侧面开出热水出水口和循环热水出水口;(2)定盘:在圆盘上开出多个尺寸相同的通孔,制成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管固定盘,热交换管固定盘的直径略小于壳体的内径;在壳体内焊接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这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的大小相同,并设置有数量相同的通孔,热交换管固定盘的边缘焊接在壳体的内壁上,且冷水进水口和循环热水进水口位于其中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的两侧,热水出水口和循环热水出水口位于另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的两侧,焊接过程中确保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互相平行,且热交换管固定盘的中轴线与壳体的中轴线重合,其中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上的每一个通孔均能在另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上找到唯一一个与其位置相对应的通孔,任意两个位置相对的通孔的中心的连线与壳体的中轴线平行;(3)穿管:截取多段两端开口的毛细管作为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管,热交换管的长度大于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之间的距离;把焊接好热交换管固定盘的壳体竖直放置在焊接工作台上,保持热交换管固定盘和壳体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将热交换管穿过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上的通孔,使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分别套在热交换管两端的外侧;(4)打磨:通过打磨把热交换管过长的部分去除,使得热交换管的长度比两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之间的距离大0.4~0.6mm,并去除热交换管的毛刺,使热交换管表面平整无污渍;(5)焊接:获取位置较高的热交换管固定盘的高度,确定通孔在该热交换管固定盘上的实际位置,然后将热交换管的一端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使用激光焊接装置焊接在该热交换管固定盘上;焊接过程中,激光焊接装置的功率为510~530W,焊接速度为10~20mm/s,离焦量为+0.2mm,惰性气体流量为10~11L/min;当在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上完全焊接好热交换管后,将热交换器翻转,使热交换器竖直放置在焊接工作台上,保持热交换管固定盘和壳体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垂直,然后重复步骤(5)将热交换管的另一端焊接在另一个热交换管固定盘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友本
申请(专利权)人:涂友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