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和锦纶混纺或交织面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47857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棉和锦纶混纺或交织面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属于纺织品印染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利用不同活性染料对棉和锦纶纤维上染性能的差异,在80~95℃的条件下,对锦纶和棉的混纺或者交织物进行染色,通过对染料特性的掌握,搭配具有不同基团的染料组合以达到同色或者异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和锦纶混纺或交织面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棉和锦纶混纺或交织面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属于纺织品印染加工

技术介绍
棉面料是纺织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面料,其环保自然,吸湿透气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棉面料有着强力稍差的缺陷。因此常用其与其他纤维进行混纺或者交织,锦纶柔软,强力好,光泽好,棉锦混纺织物可以大幅提高织物的强力,提高织物的耐磨性,同时还可以改善手感。棉锦交织物,利用锦纶的柔软的手感,明亮的光泽来生产高档的面料。同时可以利用棉锦上得色的不同,来生产出“闪色”面料,棉锦交织提花面料利用锦纶和棉之间光泽和颜色的差异,来突出花型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现有棉锦面料的染色工艺有活性酸性二浴法染色,活性一浴两步法染色,直接中性一浴法染色。活性酸性二浴法染色先用活性染料染棉再用酸性染料染锦纶达到不沾色的目的,但是二浴法虽然容易掌握,是需要分步骤染色两次,工艺时间较长,能耗较大。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因为活性染料一定程度上既会对棉上色也会对锦纶上色,容易产生沾色,因此染色效果的重现性较差。直接中性一浴法,对于一些鲜艳明亮的颜色难以实现,而且浅色的匀染性也不好,在补加染料时容易造成色差和色花,而且,直接中性一浴法,直接染料对于棉纤维的牢度也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棉/锦纶混纺或交织面料进行染色工艺中出现沾色、多步染色工序复杂、能耗大。提出一种棉和锦纶混纺或交织面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利用不同活性染料对棉和锦纶纤维上染性能的差异,在80~95℃的条件下,对锦纶和棉的混纺或者交织物进行染色,通过对染料特性的掌握,搭配具有不同基团的染料组合以达到同色或者异彩的效果。技术方案:一种棉和锦纶混纺或交织面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活性染料同时对棉和锦纶混纺或交织面料进行染色,所述的活性染料选自如下的三种染料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种、对锦纶上染能力强于对棉纤维上染能力的染料;第二种、对棉纤维上染能力强于对锦纶上染能力的染料;第三种、对锦纶上染能力与对棉纤维上染能力相同的染料。所述的活性染料是由所述的第一种的染料和第二种的染料复配而成,或者是由第三种的染料所组成,或者是由第一种或第二种的染料中的任意一种与第三种的染料复配而成。所述的对锦纶上染能力强于对棉纤维上染能力的染料选自具有α-溴代丙烯酰胺活性基的染料或者具有磺酸基水溶性基团的乙烯砜活性基染料中。所述的对棉纤维上染能力强于对锦纶上染能力的染料选自如下四类染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类:第一类,架桥型的双一氯均三嗪或双一氟均三嗪或双烟酸均三嗪活性染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类,母体结构中具有甲臜结构或三苯二噁嗪结构,活性基为烟酸均三嗪或一氟均三嗪或乙烯砜或一氯均三嗪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三类,母体为偶氮金属络合结构,活性基为一氯均三嗪或一氟均三嗪或烟酸均三嗪中的一种或几种;第四类,母体含有4个水溶性基团或4个以上-SO3基团,活性基为一氟均三嗪或乙烯砜或一氯均三嗪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对锦纶上染能力与对棉纤维上染能力相同的染料选自母体为单偶氮结构且含有2~3个-SO3基团、活性基为烟酸均三嗪或一氟均三嗪或乙烯砜或一氯均三嗪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染料。所述的染色过程中还需要在染色工作液中加入元明粉10~60g/L,纯碱0~5g/L。所述的染色温度为80~9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染色工艺利用不同活性染料对棉和锦纶纤维上染性能的差异,在80~95℃的条件下,对锦纶和棉的混纺或者交织物进行染色,通过对染料特性的掌握,搭配具有不同基团的染料组合以达到同色或者异彩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例如参考赵涛编著的《染整工艺与原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本专利技术利用棉纤维和锦纶纤维微观结构和反应基团之间的不同,活性染料水溶性基团的多少,分子量的大小,反应基团的适用性,来控制不同染料在不同纤维上的上染和反应,达到同色或者异彩的效果。在对棉纤维和锦纶纤维通过一浴一步法染色时,选用的染料可以是如下的三种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种、对锦纶上染能力强于对棉纤维上染能力的染料;第二种、对棉纤维上染能力强于对锦纶上染能力的染料;第三种、对锦纶上染能力大体上接近于对棉纤维上染能力的染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复配染料是由所述的第一种的染料和第二种的染料复配而成;在这种方式中,第一种染料能够对锦纶进行较好的染色而不对棉纤维染色,并且第二种染料能够对棉纤维进行较好的染色而基本不对锦纶染色,就实现了利用棉锦上得色的不同,来生产出“闪色”面料,棉锦交织提花面料利用锦纶和棉之间光泽和颜色的差异,来突出花型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在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单独采用上述的第三种染料,就可以实现对面料的整体染色,形成均一的色彩。在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第一种与第三种染料进行复配染色;或者采用第二种与第三种染料进行复配染色。更具体地说:第一种染料染料选自具有α-溴代丙烯酰胺活性基的染料或者具有磺酸基水溶性基团的乙烯砜活性基染料中。例如:活性红120、活性蓝19、活性黄39、活性红84。第二种染料选自如下的这四类:第一类,架桥型的双一氯均三嗪或双一氟均三嗪或双烟酸均三嗪活性染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类,母体结构中具有甲臜结构或三苯二噁嗪结构,活性基为烟酸均三嗪或一氟均三嗪或乙烯砜或一氯均三嗪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活性蓝216、活性蓝268);第三类,母体为偶氮金属络合结构,活性基为一氯均三嗪或一氟均三嗪或烟酸均三嗪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活性红271);第四类,母体含有4个水溶性基团或4个以上-SO3基团,活性基为一氟均三嗪或乙烯砜或一氯均三嗪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三种染料选自母体为单偶氮结构且含有2~3个-SO3基团、活性基为烟酸均三嗪或一氟均三嗪或乙烯砜或一氯均三嗪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染料。例如:活性黄167、活性橙122、活性红15、活性黄176。以上的复配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可以避免沾色的主要原因包括有:(1)锦纶纤维相对棉纤维亲水性比较差,所以和疏水性的染料产生氢键和范德华力,一些含有水溶性基团比较少的染料,在锦纶纤维上有较高的上染率,并且活性染料中的活性基团和锦纶纤维上的氨基产生共价键的结合,达到较高的上染率和优异的色牢度。例如活性蓝19,在碱性条件下只有一个亲水性基团,且分子较小,对于锦纶具有很高的上染和固色率。因为锦纶纤维具有皮芯层结构,纤维的表层取向度比较高,分子较大的染料难以通过,同时,分子较大的染料对于棉纤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所以对锦纶沾色比较少而对棉纤维具有较高的上染率,例如活性红271,对于锦纶几乎没有沾色,而在棉纤维上具有较高的上染率。(2)锦纶纤维的反应性基团为氨基,具有ɑ-溴代丙烯酰胺活性基的染料只能和锦纶纤维上的氨基产生共价键的结合,但对于棉纤维上的羟基却难以进行反应,所以这类的染料只能和锦纶反应,在棉纤维上不能固着。例如活性红red84,活性基为ɑ-溴代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和锦纶混纺或交织面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活性染料同时对棉和锦纶混纺或交织面料进行染色,所述的活性染料选自如下的三种染料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种、对锦纶上染能力强于对棉纤维上染能力的染料;第二种、对棉纤维上染能力强于对锦纶上染能力的染料;第三种、对锦纶上染能力与对棉纤维上染能力相同的染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和锦纶交织面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用活性染料同时对棉和锦纶交织面料进行染色,所述的活性染料是活性红120和活性黄167,在染色工艺中,活性红120所占的比例是3wt%,活性黄167所占的比例是0.6wt%;采用的面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陈红霞陆鹏丁可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