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水口消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47555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水口消涡装置,其用于消除进水口前立轴漩涡,包括:多根消涡梁,其为横向设置,即所述各根消涡梁垂直于进水口的水流流动方向,所述消涡梁的梁顶在正常运行水位以下并且与正常运行水位有一定的高程差;支撑牛腿,其固定设置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结构面,所述多根消涡梁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牛腿的上部,并且,所述消涡梁在所述支撑牛腿的上部依次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消除进水口的漩涡及其危害,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影响进水口的正常运行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进水口消涡装置,其用于消除进水口前立轴漩涡,包括:多根消涡梁,其为横向设置,即所述各根消涡梁垂直于进水口的水流流动方向,所述消涡梁的梁顶在正常运行水位以下并且与正常运行水位有一定的高程差;支撑牛腿,其固定设置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结构面,所述多根消涡梁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牛腿的上部,并且,所述消涡梁在所述支撑牛腿的上部依次排列。本技术能够有效的消除进水口的漩涡及其危害,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影响进水口的正常运行和检修。【专利说明】 进水口消涡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工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水口消涡装置。
技术介绍
水工建筑物有压式进水口前形成的立轴漩涡,是较常见的有害的水力现象。漩涡对进水口和水力机械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其具体表现为: (I)减小管道(含隧洞)泄流能力,降低输水或发电效率; (2)水流内形成气囊,恶化洞身流态,增大管道或洞身脉动压力; (3)使水力机械效率降低,有学者研究指出,对离心泵而言,当漩涡吸气量为1%(按体积计),离心泵的效率就减小15% ; (4)吸入水面漂浮物,堵塞进水口 ; (5)吸气时使结构产生振动和噪音。 目前,消除有压进水口漩涡的措施主要是:对进水口的结构形式进行优化;改善运行方式;加大淹没深度等。因此在一定库水位条件下,必须降低进水口的底板高程;为了减小进水口流速,在保证泄流能力的情况下,必须增大进水口面积,以上措施都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改善运行方式是尽量在高水位工况下运行,以保证进水口前有一定的淹没深度,此种方式的改变限制了运行条件,对于水电站及输水管道(含隧洞)来说损失很大。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进水口消涡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水口消涡装置,其能有效消除进水口前立轴漩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进水口消涡装置,其用于消除进水口前立轴漩涡,包括:多根消涡梁,其为横向设置,即所述各根消涡梁垂直于进水口的水流流动方向,所述消涡梁的梁顶在正常运行水位以下并且与正常运行水位有一定的高程差;支撑牛腿,其固定设置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结构面,所述多根消涡梁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牛腿的上部,并且,所述消涡梁在所述支撑牛腿的上部依次排列。 优选地,所述消涡梁至所述进水口的上方结构面最远的侧面至所述上方结构面的距离与所述消涡梁的顶面至进水口顶部的高度的比值为1:1?2。 优选地,所述高程差为0.5m?lm。 优选地,所述消涡梁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结构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为2m?3m。 优选地,所述各根消涡梁之间设有一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为0.5m?1.5m。 优选地,所述支撑牛腿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支撑牛腿在所述消涡梁的下方依次排列。 优选地,所述支撑牛腿的下部为一斜面,所述外斜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50°?70。。 优选地,所述消涡梁的梁顶与所述支撑牛腿的顶部具有相同的高程。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结构简单,成本相对低廉; 2)所述消涡装置能有效的消除有压进水口附近的漩涡,并且不影响进水口的正常运行及检修等各种工况。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通过说明书附图以及随后与说明书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技术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或得以更为具体地阐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I 消涡梁 2支撑牛腿 3 拦污栅4清污机 5 进水口 6正常运行水位 7 最低运行水位 Δ H高程差 A 距离 B 高度。 应当了解,说明书附图并不一定按比例地显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并且在说明书附图中用于说明本技术某些原理的图示性特征也会采取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进水口消涡装置,其用于消除有压管道(例如隧洞)进水口前立轴漩涡,其包括多根消涡梁与支撑牛腿。 所述多根消涡梁为两根或者两根以上,其为横向设置,即所述各根消涡梁垂直于进水口的水流流动方向;所述消涡梁的梁顶在正常运行水位以下,所述梁顶与正常运行水位有0.5m?Im的高程差,并且在优选的情况下,所述消涡梁的下表面不低于最低运行水位,所述消涡梁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为长方形柱体或者其他形状的柱体。所述消涡梁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结构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为2m?3m,优选为2.5m。所述各根消涡梁之间设有一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为0.5m?1.5m,优选为lm。所述消涡梁至所述进水口的上方结构面最远的侧面至所述上方结构面的距离与所述消涡梁的顶面至进水口顶部的高度的比值为1:1?2,优选为1:1.7。 所述支撑牛腿,其设置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结构面,所述消涡梁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牛腿的上部,所述支撑牛腿将所述消涡梁固定设置在进水口的上方结构面上,所述多根消涡梁在所述支撑牛腿的上部沿着平行于进水口的水流流动方向的水平方向依次排列。为了更牢靠的固定,所述支撑牛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例如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体情况根据进水口的横向宽度而定),并且在所述消涡梁的下方沿着横向依次排列。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消涡梁的梁顶与所述支撑牛腿的顶部具有相同的高程,即所述消涡梁的梁顶与所述支撑牛腿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支撑牛腿的下部为一斜面,所述斜面与垂直方向夹角为50°?70°优选为6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两根消涡梁I通过支撑牛腿2固定设置在进水口 5的上方结构面上,并且所述消涡梁I沿着垂直于所述进水口 5的水流流动方向(图中所示箭头为进水口的水流流动方向)的横向设置,所述消涡梁I的梁顶与正常运行水位6的高程差ΛΗ为0.6m,所述消涡梁I的下表面高于最低运行水位7。由图中所示,所述消涡梁的梁顶与所述支撑牛腿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即所述消涡梁的梁顶与所述支撑牛腿的顶部具有相同的高程。所述消涡梁至所述进水口的上方结构面最远的侧面至所述上方结构面的距离A与所述消涡梁的顶面至进水口顶部的高度B的比值为1:1.7。本实施例应用了两根长方形柱体的消涡梁,所述支撑牛腿2设置为6个(图中未示出),并且所述支撑牛腿2下方的斜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60°。如图所示,所述消涡梁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结构面之间具有一 2.5m的第一间距,所述各根消涡梁之间设有一 1.0m的第二间距,由此所述消涡梁与所述上方结构面之间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水口消涡装置,其用于消除进水口前立轴漩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消涡装置包括:多根消涡梁,其为横向设置,所述各根消涡梁垂直于进水口的水流流动方向,所述消涡梁的梁顶在正常运行水位以下并且与正常运行水位有一定的高程差;支撑牛腿,其固定设置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结构面,所述多根消涡梁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牛腿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如军陈兴亮朱丹罗畅刘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