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荣及峰专利>正文

电车用蓄电池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323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车用蓄电池充电装置,包括牵引接触器K↓[Q]、制动接触器K↓[Z]及制动回路,其中在制动回路中并接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由分流电阻R、二极管D2、D3、充电接触器K↓[F]、并接在蓄电池E两端的充电检测器V↓[E]构成,其中R↓[C]的输入端与D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R2的两端,D3的另一端连接在蓄电池的输出端。它不需外加充电设备,利用电车能耗制动的电能直接向蓄电池充电,其结构既简单,使用又安全可靠,节省充电设备投资,充分利用制动电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车用蓄电池充电装置。现有电车使用的斩波调速牵引直流电机在电车制动时,通过制动回路实现能耗制动。该制动回路中,电车制动时,牵引接触器KQ触点是断开的,制动接触器KZ触点是闭合的。电机制动时,电流回路为电机M→接触器KZ触点→电机激磁绕组CM→电阻R2→电阻R1→电机M。其中电流流经电阻R1、R2将消耗能量,同时产生制动转矩。现有电车的能耗制动的电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车用蓄电池充电装置,它不需外加充电设备,利用电车能耗制动的电能直接向蓄电池充电,其结构既简单,使用又安全可靠,节省充电设备投资,充分利用制动电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牵引接触器KQ、制动接触器KZ及制动回路,其中在制动回路中并接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由分流电阻RC、二极管D2、D3、充电接触器KF、并接在蓄电池E两端的充电检测器VE构成,其中RC的输入端与D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R2的两端,D3的另一端连接在蓄电池的输出端。由于本技术在不改变原电车制动回路的基础上,增设一充电电路,不需外加充电设备,所以结构既简单,又节省充电设备的投资,还可充分利用制动电能。因该充电电路中二极管D3可防止蓄电池E反向放电,充电检测器VZ当充电电压超过额定值时,能控制KF触点断开,起到了过电压保护的作用,故确保其使用的安全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该装置是在原制动回路的基础上增设一充电电路,即包括原制动回路中的牵引接触器KQ、制动接触器KZ、电机M、二极管D1、电机激磁绕组CM、电阻R1、R2及电电路中的分流电阻RC、二极管D2、D3、充电接触器KF、蓄电池E和并接其两端的充电检测器VZ等件。其中RC的输入端与D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R2的两端,D3的另一端连接在蓄电池E的输出端。使用时,电车制动,牵引接触器KQ触点断开,制动接触器KZ触点闭合,充电接触器KF触点闭合,电流经电机M→KZ→CM→RC→D2→KF→E→D3→R1→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车用蓄电池充电装置,包括牵引接触器K↓[Q]、制动接触器K↓[Z]及制动回路,其特征是在制动回路中并接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由分流电阻Rc、二极管D2、D3、充电接触器K↓[F]、并接在蓄电池E两端的充电检测器V↓[E]构成,其中Rc的输入端与D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R2的两端,D3的另一端连接在蓄电池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车用蓄电池充电装置,包括牵引接触器KQ、制动接触器KZ及制动回路,其特征是在制动回路中并接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由分流电阻RC、二极管D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及峰傅电明
申请(专利权)人:荣及峰傅电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