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酯化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2799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8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甜味剂酯化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的釜体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的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的釜体的外侧设有套层,所述的套层上设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所述的釜体内设有中空螺旋状加热管,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底部设有与循环水进口相连的加热管入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顶部设有与循环水出口相连的加热管出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直径为所述的釜体内径的70%~80%,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与搅拌轴相连的搅拌电机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组、第二搅拌叶组和第三搅拌叶组,所述的第一搅拌叶组、第二搅拌叶组和第三搅拌叶组位于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中空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物质和能量交换均匀和及时的甜味剂酯化反应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甜味剂酯化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甲磺胺的制备的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甜味剂酯化反应釜。
技术介绍
糖精钠(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是最古老的甜味剂。糖精于1878年被美国科学家发现,很快就被食品工业界和消费者接受。糖精的甜度为蔗糖的300倍到500倍,它不被人体代谢吸收,在各种食品生产过程中都很稳定。缺点是风味差,有后苦,这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在甲磺胺的制备领域中,邻苯甲酰磺酰亚胺也被称为甜味剂,其以苯酐为原料通过胺化降解、酯化、重氮化、置换氯化、环合、酸析、干燥步骤得到。酯化过程中需要搅拌能够均匀,换热能够及时和充分,因此,提高反应釜的能量和物质的分散能力是甜味剂酯化反应釜设计的要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质和能量交换均匀和及时的甜味剂酯化反应釜。 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甜味剂酯化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的釜体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的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的釜体的外侧设有套层,所述的套层上设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所述的釜体内设有中空螺旋状加热管,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底部设有与循环水进口相连的加热管入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顶部设有与循环水出口相连的加热管出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直径为所述的釜体内径的70%?80%,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与搅拌轴相连的搅拌电机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组、第二搅拌叶组和第三搅拌叶组,所述的第一搅拌叶组、第二搅拌叶组和第三搅拌叶组可以位于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中空部内。 在上述的甜味剂酯化反应釜中,所述的釜体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块扰流板,所述的扰流板的宽度为20?40mmo 在上述的甜味剂酯化反应釜中,所述的扰流板为与水平方向垂直的不锈钢板,所述的扰流板的高度为所述的釜体的内壁的高度的70%?90%。 在上述的甜味剂酯化反应釜中,所述的第一搅拌叶组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第一搅拌叶,所述的第二搅拌叶组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第二搅拌叶,所述的第三搅拌叶组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第三搅拌叶,其中,所述的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垂直,第二搅拌叶组和第三搅拌叶组垂直。 在上述的甜味剂酯化反应釜中,所述的第一搅拌叶组和第二搅拌叶组的直径相同,第三搅拌叶组的直径为第一搅拌叶组的直径的0.7?0.9倍,所述的第一搅拌叶组的直径为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中空部直径的85%?90%。 本技术采用中空螺旋状加热管和套层提高了反应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均匀性和及时性,此外,第一搅拌叶组、第二搅拌叶组和第三搅拌叶组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在此过程中,和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结合,使中空螺旋状加热管得内外形成对流,提高能量和物质的交换程度,提高酯化的转化率和缩短反应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甜味剂酯化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的釜体I内设有搅拌装置2,所述的釜体I上部设有进料口 3,所述的釜体I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4,所述的釜体I的外侧设有套层5,所述的套层5上设有循环水进口 51和循环水出口 52,所述的釜体I内设有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的底部设有与循环水进口 51相连的加热管入口 61,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的顶部设有与循环水出口 52相连的加热管出口 62,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的直径为所述的釜体I内径的70%?80%,所述的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轴21、与搅拌轴21相连的搅拌电机22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搅拌轴21上的第一搅拌叶231组23、第二搅拌叶241组24和第三搅拌叶251组25,所述的第一搅拌叶231组23、第二搅拌叶241组24和第三搅拌叶251组25位于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的中空部内,所述的釜体I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块扰流板11,所述的扰流板11的宽度为20?40mm,优选为30mm,扰流板11的作用在于对在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形成的对流进行扰乱,提高混合的均匀程度,所述的扰流板11为与水平方向垂直的不锈钢板,所述的扰流板11的高度为所述的釜体I的内壁的高度的70%?90%,优选为8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搅拌叶231组23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第一搅拌叶231,所述的第二搅拌叶241组24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第二搅拌叶241,所述的第三搅拌叶251组25包括两片对称设置的第三搅拌叶251,其中,所述的第一搅拌叶231组23和第二搅拌叶241组24垂直,第二搅拌叶241组24和第三搅拌叶251组25垂直,所述的第一搅拌叶231组23和第二搅拌叶241组24的直径相同,第三搅拌叶251组25的直径为第一搅拌叶231组23的直径的0.7?0.9倍,所述的第一搅拌叶231组23的直径为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的中空部直径的85%?90%,优选为87%。在搅拌轴的下半部分还设有轴套26,轴套通过角铁27与釜体I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搅拌叶231组23、第二搅拌叶241组24和第三搅拌叶251组25搅拌在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内外形成对流,该对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通过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缝隙中和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外形成对流,第二部分为通过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的上下两个开口与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的管外流体形成对流。在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的管外的介质还受到扰流板11的作用,提高混合效果。套层5和中空螺旋状加热管6内均通有盐水,在反应阶段为热盐水,在反应结束后为过冷盐水,通过骤冷,降低副反应的产生。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甜味剂酯化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的釜体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的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的釜体的外侧设有套层,所述的套层上设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内设有中空螺旋状加热管,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底部设有与循环水进口相连的加热管入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顶部设有与循环水出口相连的加热管出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直径为所述的釜体内径的70%~80%,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与搅拌轴相连的搅拌电机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组、第二搅拌叶组和第三搅拌叶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甜味剂酯化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的釜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的釜体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的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的釜体的外侧设有套层,所述的套层上设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内设有中空螺旋状加热管,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底部设有与循环水进口相连的加热管入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顶部设有与循环水出口相连的加热管出口,所述的中空螺旋状加热管的直径为所述的釜体内径的70%?80%,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与搅拌轴相连的搅拌电机以及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组、第二搅拌叶组和第三搅拌叶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味剂酯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多块扰流板,所述的扰流板的宽度为20?4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龙李定佳凡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诺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