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纤维泡沬基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噪音污染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吸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噪音污染对人们生理、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有效的防止噪声污染、减小噪声的危害是保障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措施。吸音材料可以从噪音产生的源头、传播过程和终端受害者防护三方面着手对噪音污染进行治理,是应用对噪音污染最为有效的手段。吸音材料按其吸声特性可以分为多孔吸音材料、共振吸音材料和特殊结构吸音材料,其中多孔材料吸音材料具有重量轻、吸音效果好的特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吸音材料之一,被大量应用于交通工具、演播大厅、剧院等场所。随着吸音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仅具备良好的吸音效果已不能完全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人们对吸音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材料不仅要吸音性能好,而且要求重量轻。因此,近年来超轻质高效吸音材料成为了全球发展的热点之一。 目前轻质高效吸音材料主要为传统的无纺布吸音棉,科研人员在此方面也做了相应的研宄工作并开发了一系列的吸音材料。国内专利CN101471070A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吸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第一步:对纳米纤维泡沫表面进行活化处理;第二步:在温度为32℃~35℃,压强为7.39×106Pa~8.0×106Pa的条件下,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与粘连剂和表面粗糙度改性颗粒的混合物对上一步所得的纳米纤维泡沫进行处理,然后减小压强,使纳米纤维泡沫脱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使粘连剂与表面粗糙度改性颗粒均匀分散至纤维表面;第三步:采用热交联法使粘连剂固化交联,使表面粗糙度改性颗粒结合在纤维表面,获得纳米纤维泡沫基吸音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纤维泡沫基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步:对纳米纤维泡沫表面进行活化处理; 第二步:在温度为32°C?35°C,压强为7.39 X 16Pa?8.0 X 16Pa的条件下,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与粘连剂和表面粗糙度改性颗粒的混合物对上一步所得的纳米纤维泡沫进行处理,然后减小压强,使纳米纤维泡沫脱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使粘连剂与表面粗糙度改性颗粒均匀分散至纤维表面; 第三步:采用热交联法使粘连剂固化交联,使表面粗糙度改性颗粒结合在纤维表面,获得纳米纤维泡沫基吸音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为纳米纤维相互贯穿交错形成的三维网络状体型材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的体积密度为0.1?50mg/cm3,孔径为0.01?10 μ m,比表面积为10?2000m2/g°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基吸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纤维泡沫是整体密度均匀的纳米纤维泡沫材料,或者是密度沿厚度方向均匀变化的纳米纤维泡沫材料或者是密度沿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彬,傅秋霞,葛建龙,斯阳,俞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