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0865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7:36
一种气囊装置,包括:气囊,适于通过其中接收膨胀气体而膨胀;以及大致柱状的充气器,用于给气囊供给膨胀气体。气囊包括气囊本体以及设置在气囊本体内部的加强布。加强布设置成覆盖充气器的外周。加强布通过至少对折片状加强布材形成。用于折叠加强布的折叠线设置作为加强折叠线,其与充气器分隔开。正面部和背面部为加强布中从加强折叠线延伸至加强布两侧的部分。分离部用于分离膨胀气体以允许膨胀气体流出,该分离部布置在从加强折叠线延伸出的正面部和背面部中的主体侧边缘。从加强折叠线延伸出的正面部和背面部的间隔侧边缘与气囊的主体膨胀部间隔开,该间隔侧边缘彼此联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装置,其安装在汽车上,并具有适于从大致柱状充气器接收膨胀气体而膨胀的气囊。
技术介绍
通常,连接有大致柱状充气器的气囊具有气囊本体、以及设置在气囊本体内部的加强布(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气囊本体具有:主体膨胀部,通过在其中接收膨胀气体而膨胀,以使正面壁与背面壁彼此分离;以及管状的连接口部,其与充气器连接,使膨胀气体从充气器流入主体膨胀部。连接口部具有竖向管部和横向管部,该竖向管部与主体膨胀部相连接,以大致垂直于该连接口部,该横向管部与竖向管部相连接,以大致垂直于该竖向管部,以及,通过将充气器插入其中,使横向管部还与充气器连接,该连接口部以L型弯折状安装在汽车上。在连接口部的内周侧设置加强布,以在正面壁和背面壁之间覆盖充气器的外周。该加强布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对折片状加强布材,之后,缝合其预定周缘,以向主体膨胀部引导膨胀气体。[专利文献1]JP2011-201518A([0041]段,图14和图18)然而,在这种常规气囊装置中,气囊的加强布通过下述方式获得:在连接口部的横向管部中与主体膨胀部间隔开的上边缘处,形成折叠线,对折片状加强布材,之后,在竖向管部中与充气器相间隔的前边缘附近设置缝合区。另外,通过竖向管部,从连接口部的横向管部向主体膨胀部提供膨胀气体,来自充气器的膨胀气体沿横向管部的轴向流过以接触竖向管部的前边缘,之后沿竖向管部的轴向流向主体膨胀部。然而,在该常规气囊装置中,加强布的缝合区适于设置在竖向管部中与膨胀气体接触的边缘。因此,加强布的缝合区存在因高温膨胀气体而受到破坏及造成断裂危险,因而引发加强布的耐热性问题。从而,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其中,可以简单地提高设置在气囊连接部内的加强布的耐热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一种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其适用于通过在其中接收膨胀气体而膨胀;以及大致柱状的充气器,其用于给气囊提供膨胀气体。该气囊包括气囊本体、以及设置在气囊本体内部的加强布。该气囊本体包括:主体膨胀部,通过在其中接收膨胀气体而膨胀,以使气囊本体的正面壁与背面壁彼此分离;以及管状连接口部,其与充气器相连接,使得膨胀气体从充气器流入主体膨胀部。连接口部包括:竖向管部,其与主体膨胀部相连接,以大致垂直于主体膨胀部;以及横向管部,其与竖向管部相连接,以大致垂直于竖向管部,以及,通过将充气器插入横向管部中,使横向管部还与充气器相连接,连接口部以L型弯折状态安装在汽车上。加强布设置为在连接口部的内周侧覆盖充气器的外周。该加强布通过至少对折形成片状加强布材而形成。在连接口部的竖向管部中与充气器间隔开的边缘处,大致沿竖向管部的轴向,设置用于折叠加强布材的折叠线,作为加强折叠线。正面部和背面部是加强布中从加强折叠线延伸至加强布两侧的部分,并分别设置在连接口部的正面壁和背面壁的内周侧。分离部用于分离膨胀气体以允许膨胀气体流出,该分离部布置在从加强折叠线延伸而出的正面部和背面部中的主体侧边缘处。从加强折叠线延伸而出的正面部和背面部的间隔侧边缘与主体膨胀部相间隔,该间隔侧边缘彼此联结。根据本实施例的气囊装置,在连接口部的竖向管部中与充气器间隔的边缘处、并大致沿着竖向管部的轴向,形成用于对折加强布材的加强折叠线,从而将加强布设置在连接口部的内部。即,从充气器排出的膨胀气体沿着横向管部的轴向向前流入连接口部内,以及,这种流动为平稳转移,因为即使膨胀气体与加强布接触,这种区域没有缝合段而仅有加强折叠线,因此不会发生缝合段本身的破裂。因此,膨胀气体可通过分离部向主体膨胀部流动,由此提高加强布的耐热性。另一方面,在加强布中,可以减少因高温膨胀气体而导致的损害,这是因为,尽管通过缝合等,从加强折叠线延伸而出的正面部和背面部中与主体膨胀部间隔开的间隔侧边缘彼此联结,在该区域内不会发生如在加强折叠线中的膨胀气体垂直接触,以及,此外,膨胀气体通过分离部从加强折叠线流向主体膨胀部,所以排出压力也很难强烈地施加于此处。此外,加强布具有仅布置在预定位置的加强布材的加强折叠线,并且不用额外使用用于提高其耐热性的部件,由此,加强布获得简单的构造。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气囊装置,可简单地提高设置在气囊连接口部中的加强布的耐热性。(2)在根据构造(1)的气囊装置中,先通过沿大致垂直于加强折叠线的折叠线对折加强布材,以形成双层体,之后,通过在双层体上设置加强折叠线,从而形成加强布。根据以上构造(2),因为加强布由从加强布材获得的双层体构成,即使膨胀气体损害了位于加强布内周侧的加强布材,在加强布外周侧的加强布材可保护气囊本体的正面壁以及背面壁,使其不受到膨胀气体损害,由此进一步提高加强布的耐热性。(3)在根据构造(1)或(2)的气囊装置中,加强布的正面部和背面部具有大致矩形板状,并设置为与加强折叠线一起超出竖向管部、延伸至主体膨胀部。加强布进一步包括:横向管覆盖部,其布置在连接口部的横向管部中;竖向管覆盖部,其布置在连接口部的竖向管部中;延伸部,其布置在加强布的主体膨胀部侧;以及狭缝,其设置在横向管覆盖部与延伸部之间,并从其中与加强折叠线相间隔的端缘处延伸至竖向管覆盖部的附近。通过将正面壁的外周缘以及背面壁的外周缘彼此缝合,形成连接口部。当正面壁的外周缘和背面壁的外周缘彼此缝合时,通过将加强布的正面部和背面部的间隔侧边缘彼此缝合,同时,将狭缝的周缘彼此缝合,以此将加强布设置在连接口部内部。根据以上构造(3),因为,当形成连接口部的正面壁和背面壁的外周缘彼此缝合时,通过将正面部和背面部的间隔侧边缘彼此缝合,同时,将狭缝的周缘彼此缝合,使得由加强布构成的加强布材设置在连接口部的内部,由此可以防止加强布的位置偏差。另外,因为加强布具有预定的狭缝,当充气器插入连接口部的横向管部时,通过狭缝,加强布的横向管覆盖部可移动,以与缝合有延伸部的主体膨胀部分离。因此,可以平稳地进行将充气器连接至连接口部的操作,该操作包括连接装置(例如夹件)的安装操作,以将充气器连接至连接口部。(4)在根据构造(1)至(3)中任意一项的气囊装置中,内管设置在加强布与气囊本体之间,以引导从连接口部的竖向管部流入主体膨胀部的膨胀气体,以这种方式,使得膨胀气体在大致垂直于竖向管部轴向的方向上分支成彼此分开的两股。通过至少对折片状的管布材,形成内管,该内管布置为,在内管的用于将膨胀气体分为两股的流动路径内,在与连接口部相间隔的边缘上,布置用于折叠管布材的折叠线,作为管折叠线,以及,内管中从管折叠线向两侧延伸的部分布置在加强布的外周侧,因此,分别成为设置在气囊本体的正面壁内周侧的正面部、和设置在背面壁内周侧的背面部。根据上述构造(4),即使气囊本体的主体膨胀部设置为通过在前后方向上供给膨胀气体而膨胀,内管允许膨胀气体平稳地流入主体膨胀部,由此使主体膨胀部膨胀。另外,内管自身也设置为在其中要从连接口部的竖向管部接收膨胀气体的区域(即与连接口部相间隔的边缘)不设置缝合段,但是布置有管折叠线,沿该管折叠线折叠用于形成内管的管布材。因此,可以通过仅将管折叠线布置在预定位置这样简单的结构布置,提高内管的耐热性。在根据构造(4)的气囊装置中,内管包括:入口侧部,其设置在连接口部的内部;以及两个管状出口侧部,其从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气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和大致柱状的充气器,所述气囊适于通过在其中接收膨胀气体而膨胀,以及,所述充气器用于给所述气囊供给所述膨胀气体;其中,所述气囊包括气囊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气囊本体内部的加强布,所述气囊本体包括主体膨胀部和管状的连接口部,所述主体膨胀部通过在其中接收所述膨胀气体而膨胀,以使所述气囊本体的正面壁与背面壁彼此分离,以及,所述连接口部与所述充气器相连接,使得所述膨胀气体从所述充气器流入所述主体膨胀部内,所述连接口部包括竖向管部和横向管部,所述竖向管部与所述主体膨胀部相连接,以大致垂直于所述主体膨胀部,以及,所述横向管部与所述竖向管部相连接,以大致垂直于所述竖向管部,通过将所述充气器插入所述横向管部中,所述横向管部还与所述充气器相连接,所述连接口部以L形弯折状态安装在汽车上,以及所述加强布设置为在所述连接口部的内周侧覆盖所述充气器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布通过至少对折片状的加强布材而形成,在所述连接口部的所述竖向管部中与所述充气器分隔开的边缘上,以及,大致沿着所述竖向管部的轴向,设置用于折叠所述加强布材的折叠线,作为加强折叠线;正面部和背面部为所述加强布中从所述加强折叠线延伸至所述加强布两侧的部分,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口部的所述正面壁和所述背面壁的内周侧;分离部,其用于分离所述膨胀气体以允许所述膨胀气体流出,该分离部布置在从所述加强折叠线延伸而出的所述正面部和所述背面部中的主体侧边缘处;以及从所述加强折叠线延伸而出的所述正面部和所述背面部的间隔侧边缘与所述主体膨胀部间隔开,该间隔侧边缘彼此联结。...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25 JP 2013-1989351.一种气囊装置,包括气囊和大致柱状的充气器,所述气囊适于通过在其中接收膨胀气体而膨胀,以及,所述充气器用于给所述气囊供给所述膨胀气体;其中,所述气囊包括气囊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气囊本体内部的加强布,所述气囊本体包括主体膨胀部和管状的连接口部,所述主体膨胀部通过在其中接收所述膨胀气体而膨胀,以使所述气囊本体的正面壁与所述气囊本体的背面壁彼此分离,以及,所述连接口部与所述充气器相连接,使得所述膨胀气体从所述充气器流入所述主体膨胀部内,所述连接口部包括竖向管部和横向管部,所述竖向管部与所述主体膨胀部相连接,以大致垂直于所述主体膨胀部,以及,所述横向管部与所述竖向管部相连接,以大致垂直于所述竖向管部,通过将所述充气器插入所述横向管部中,所述横向管部还与所述充气器相连接,所述连接口部以L形弯折状态安装在汽车上,以及所述加强布设置为在所述连接口部的内周侧覆盖所述充气器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布通过至少对折片状的加强布材而形成,在所述连接口部的所述竖向管部中与所述充气器分隔开的边缘上,以及,大致沿着所述竖向管部的轴向,设置用于折叠所述加强布材的折叠线,作为加强折叠线;正面部和背面部为所述加强布中从所述加强折叠线延伸至所述加强布两侧的部分,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口部的正面壁和所述连接口部的背面壁的内周侧;分离部,其用于分离所述膨胀气体以允许所述膨胀气体流出,该分离部布置在从所述加强折叠线延伸而出的所述正面部和所述背面部中的主体侧边缘处;以及从所述加强折叠线延伸而出的所述正面部和所述背面部的间隔侧边缘与所述主体膨胀部间隔开,该间隔侧边缘彼此联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先沿着大致垂直于所述加强折叠线的折叠线对折所述加强布材,形成双层体,之后,在所述双层体上设置所述加强折叠线,藉此,形成所述加强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所述加强布的所述正面部和所述背面部具有大致矩形板状,以及,其设置为连同所述加强折叠线一起越过所述竖向管部、延伸到所述主体膨胀部;其中,所述加强布进一步包括:横向管覆盖部,其布置在所述连接口部的所述横向管部内;竖向管覆盖部,其布置在所述连接口部的所述竖向管部内;延伸部,其布置在所述加强布的主体膨胀部侧;以及狭缝,其设置在所述横向管覆盖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以及,所述狭缝从所述延伸部中与所述加强折叠线分隔开的端缘延伸至所述竖向管覆盖部的附近,其中,通过将所述连接口部的正面壁的外周缘和所述连接口部的背面壁的外周缘彼此缝合,形成所述连接口部;以及当所述连接口部的正面壁的外周缘和所述连接口部的背面壁的外周缘彼此缝合时,通过将所述加强布的所述正面部和所述背面部的所述间隔侧边缘彼此缝合,同时,将所述狭缝的周缘彼此缝合,将所述加强布设置在所述连接口部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所述加强布的所述正面部和所述背面部具有大致矩形板状,以及,其设置为连同所述加强折叠线一起越过所述竖向管部、延伸到所述主体膨胀部;其中,所述加强布进一步包括:横向管覆盖部,其布置在所述连接口部的所述横向管部内;竖向管覆盖部,其布置在所述连接口部的所述竖向管部内;延伸部,其布置在所述加强布的主体膨胀部侧;以及狭缝,其设置在所述横向管覆盖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以及,所述狭缝从所述延伸部中与所述加强折叠线分隔开的端缘延伸至所述竖向管覆盖部的附近,其中,通过将所述连接口部的正面壁的外周缘和所述连接口部的背面壁的外周缘彼此缝合,形成所述连接口部;以及当所述连接口部的正面壁的外周缘和所述连接口部的背面壁的外周缘彼此缝合时,通过将所述加强布的所述正面部和所述背面部的所述间隔侧边缘彼此缝合,同时,将所述狭缝的周缘彼此缝合,将所述加强布设置在所述连接口部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内管设置在所述加强布与所述气囊本体之间,以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村功士堀田直纪陈内僚介奥原正晃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