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及照明器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0378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及照明器具,且发光装置为发光面积大。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含基板、第1电极膜、第2电极膜及有机层的发光装置。基板具有第1主面,具有在与第1主面交叉的第1方向上贯穿基板的贯穿孔,并且包含设在贯穿孔的外围且包括第1部分及第2部分的内侧部、及设在内侧部的外围的外侧部。第1电极膜设在第1主面上,且包含当向第1主面投影时与第1部分重叠的第1端子区域、及当向第1主面投影时与外侧部重叠的第1区域。第2电极膜设在第1主面上,且包含当向第1主面投影时与第2部分重叠的第2端子区域、及设在第1区域与外侧部之间的第2区域。有机层设在第1区域与第2区域之间,包含发光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及照明器具
技术介绍
例如,有将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作为光源的发光装置及照明器具。理想的是发光面积大的发光装置及照明器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313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发光面积大的发光装置及照明器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包含基板、第1电极膜、第2电极膜及有机层的发光装置。所述基板具有第1主面,具有在与所述第1主面交叉的第1方向上贯穿所述基板的贯穿孔,并且包含设在所述贯穿孔的外围且包括第1部分及第2部分的内侧部、及设在所述内侧部的外围的外侧部。所述第1电极膜设在所述第1主面上,且包含当向所述第1主面投影时与所述第1部分重叠的第1端子区域、及当向所述第1主面投影时与所述外侧部重叠的第1区域。所述第2电极膜设在所述第1主面上,且包含当向所述第1主面投影时与所述第2部分重叠的第2端子区域、及当向所述第1主面投影时设在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外侧部之间的第2区域。所述有机层是设在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之间,包含发光层。[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发光面积大的发光装置及照明器具。附图说明图1(a)及图1(b)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a)至图2(c)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a)至图3(c)是表示使用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的照明器具的示意图。符号的说明:20:基板20a:第1部分20b:第2部分20e:外侧部20f:外缘20h:贯穿孔20i:内侧部20p:第1主面24:透明密封构件25:密封体26:绝缘膜27:第1电极膜27e:第1区域27f:外缘27h:孔27i:第1端子区域28:第2电极膜28e:第2区域28f:外缘28h:孔28i:第2端子区域30:有机层31:空穴传输层32:发光层33:电子传输层41:照明器具本体41a:连接部(贯穿构件)42a:第1配线42b:第2配线120:发光装置220:照明器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图式是示意性或概念性的图,各部分的厚度与宽度的关系、部分间的大小的比率等未必一定与现实相同。而且,在表现相同部分时,也有时根据图式使彼此的尺寸或比率不同而进行表示。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及各图中,对于与已有的图式中描述的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且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a)及图1(b)是对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进行例示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a)至图2(c)是对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进行例示的示意性俯视图。图1(a)是图2(a)至图2(c)的A1-A2线截面图。图1(b)是图2(a)至图2(c)的B1-B2线截面图。如图1(a)及图1(b)所示,发光装置120包含基板20、第1电极膜27、第2电极膜28及有机层30。基板20具有第1主面20p。例如,在第1主面20p上设有第1电极膜27。第2电极膜28设在第1电极膜27与基板20之间。有机层30设在第1电极膜27与第2电极膜28之间。在基板20上设有透明密封构件24。在基板20与透明密封构件24之间设有密封体25。作为透明密封构件24,可使用玻璃(glass)基板及透明树脂中的至少任一个。密封体25可使用例如树脂。密封体25连续地设在基板20与透明密封构件24之间的区域的周围。将从基板20朝向有机层30的方向作为Z轴方向。将垂直于Z轴方向的1个方向作为X轴方向。将垂直于Z轴方向且垂直于X轴方向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例如,第1主面20p垂直于Z轴方向。有机层30中设有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31、发光层32及电子传输层33。空穴传输层31设在第2电极膜28上。发光层32设在空穴传输层31上。电子传输层33设在发光层32上。基板20为透光性。基板20例如为透明基板。例如,可使用玻璃基板作为基板20。基板20也可为透明树脂基板。第2电极膜28例如为透光性。第2电极膜28例如为透明电极。第2电极膜28可使用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IZO)或导电性高分子等。例如,第1电极膜27的透光率低于例如第2电极膜28的透光率。第1电极膜27例如为非透光性。第1电极膜27可使用例如银(Ag)膜或铝(Al)膜等。发光装置120中,例如从第1电极膜27经由电子传输层33而向发光层32注入电子。例如,从第2电极膜28经由空穴传输层31而向发光层32注入空穴。发光层32中,所注入的电子与空穴再结合。利用再结合时产生的能量(energy),从发光层32射出光。本说明书中,所谓“透明”表示对于发光层32的发出光具有穿透性。所谓“透明”并不限于透光率为100%的情况。例如,表示波长550nm下的穿透率为大于或等于20%,理想的是大于或等于30%。发光层32发出可见光。所谓“透明”也表示对于遥控器(remote controller)的发送信号、或人体传感器(sensor)的检测对象光等具有穿透性。例如,所谓“透明”也表示对于红外线具有穿透性。所谓“不透明”表示对于发光层32的发出光具有遮光性或反射性。所谓“不透明”并不限于对于发光层32的发出光的穿透率为0%的情况。所谓“不透明”也表示穿透率比“透明”的区域相对较低的情况。例如,表示波长550nm下的穿透率为小于或等于20%,理想的是小于或等于15%。本实施方式中的发光装置120中,设有在Z轴方向贯穿发光装置120的孔。基板20具有贯穿孔20h。贯穿孔20h是在垂直于第1主面20p的方向贯穿基板20。图2(a)中例示出基板20的平面形状(图案(pattern))。基板20包含内侧部20i及外侧部20e。在贯穿孔20h的外围设有内侧部20i。外侧部20e设在内侧部20i的外围。内侧部20i包含第1部分20a及第2部分20b。如图1(a)所示,第1电极膜27包含第1端子区域27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具有第1主面,包含在与所述第1主面交叉的第1方向上贯穿所述基板的贯穿孔,并且包含设在所述贯穿孔的外围且包括第1部分及第2部分的内侧部、及设在所述内侧部的外围的外侧部;第1电极膜,设在所述第1主面上,包含当向所述第1主面投影时与所述第1部分重叠的第1端子区域、及当向所述第1主面投影时与所述外侧部重叠的第1区域;第2电极膜,设在所述第1主面上,包含当向所述第1主面投影时与所述第2部分重叠的第2端子区域、及设在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外侧部之间的第2区域;及有机层,设在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之间,包含发光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25 JP 2013-198926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具有第1主面,包含在与所述第1主面交叉的第1方向上贯穿
所述基板的贯穿孔,并且包含设在所述贯穿孔的外围且包括第1部分及第
2部分的内侧部、及设在所述内侧部的外围的外侧部;
第1电极膜,设在所述第1主面上,包含当向所述第1主面投影时与
所述第1部分重叠的第1端子区域、及当向所述第1主面投影时与所述外
侧部重叠的第1区域;
第2电极膜,设在所述第1主面上,包含当向所述第1主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高志林顺也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